。’襄子拜受,遂灭智氏,祠三神于百邑,使原过主之。”一升泉,隋《图经》云:“沾岭上有泉,名曰一升泉,水旱无增减。”台壁谷。在县南六十里。出产美枣。
太谷县。东南七十八里。旧四十乡,今十一乡。本汉阳邑县,属太原郡。今县东十五里阳邑故城是也。后汉明帝以冯鲂为阳邑侯。后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复置阳邑县。高齐及周同。隋开皇三年罢郡,属幷州。十八年,改阳邑县为太谷县,因县西太谷为名。唐武德三年,分太谷、祁二县置太州。六年省太州,县复旧。白壁岭,在县北七十五里。蒋谷水,今名象谷水,源出县东南象谷,经县北四十里,北入清源县界。阳邑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咸阳故城,在县西南十里。秦伐赵,筑之。以咸阳兵戍,因名。萝藦亭,俗名“落漠城”,在县西北十九里。太谷山。《山海经》云:“少山有玉,清漳水出焉。”又《晋地理记》云:“少山,即太谷。水出经祁县界。”
清源县。西南三十九里。旧十七乡,今十乡。本汉榆次县地。《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阳乡,魏戊邑。”按:梗阳在今县南百二十步,梗阳故城是也。自汉至晋,皆为榆次县地。后魏省榆次县,地属晋阳。隋开皇十六年于梗阳故城置清源县,属幷州。因县西清源水为名。大业二年省;又为晋阳县。唐武德元年重置。汾水,经县东,去县九里,又东南入文水县界。梗阳故城,春秋晋大夫祁氏邑,在县南百二十步。《左传》曰:“晋杀祁盈,遂灭祁氏,分为七县,以魏戊为梗阳大夫。”是也。隋开皇十六年,于其城内置清源县。鹅城,在县东南二十二里。《晋阳秋》曰:“永嘉元年,洛阳步广里地陷,有鹅二,色苍者飞冲天,白者不能飞;苍色,胡夷之象,刘曜以为已瑞,筑此城以应之。”阎没墓。在县西南三里。《左传》曰:“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寛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魏子问,对曰:‘或赐小人酒,不夕食,馈始至,恐其不足。’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清源水。出县西北平地,东流经县北,又东南入汾水。
寿阳县。东一百五十里。旧十乡,今八乡。本汉榆次县地。晋于此置寿阳县,属乐平郡。卢谌《征难一作艰赋》云:“历寿阳而总辔。”即谓此。晋末省。《后魏风土记》云:“晋末山戎内侵,太原之户来向山东,戎即居之。真君十年迁戎,外徙寿阳之户于大陵城南,置寿阳县,属太原郡。”隋开皇十年,改寿阳县为文水县,又于寿阳县故城置寿阳县,属幷州,即今县是也。大业三年,罢州为太原郡,县仍属焉。唐武德三年,置受州,县改属焉。贞观八年,废受州,县属幷州也。马首故城,在县东南十五里。《左传》曰:“晋分祁氏之田为七县,韩固为马首大夫。”即此地也。洞过水,东自乐平县界流入,在县南五十里,又西南入榆次县界。石姥祠,《郡国志》云:“石形似姥,今有祠焉。”神武故城,后魏神武郡也,在县北四十里。故大陵城,隋《图经》云:“赵武灵王游大陵,梦处女鼓琴而歌。”是此城。燕岭,《隋图经》云:“岭多蛰燕,以名之。”在县西三十里。”方山。在县北四十里。
盂县。东北二百二十里。旧十一乡,今八乡。本晋大夫孟丙之邑。汉旧县,属太原郡。后汉及晋不改。按:此前盂县在今县西南,阳曲县东北八十里故盂县城是也。后魏省,地属石艾县。隋开皇十六年,分石艾县置原仇县,属辽州。因原仇故城为名,即今县也。大业二年,改原仇县为盂县,从汉旧名,属幷州。唐武德三年,割幷州之盂、寿阳二县于此置受州。贞观八年,省受州,盂县复属幷州。原仇山,在县北三十里,出人参、铁铆,县取此山为名。滹沱水,西自代州、五台县界流入,南去县百里。白马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海经》云:“白马之山,其阳多玉石,其阴多铁、赤铜,木马之水出焉。”有白马关,俗传是后魏置。仇由城。即县之外城也,俗名原仇城。韩子曰:“智伯欲伐仇由国,道不通,铸大钟遗之。仇由大悦,除涂将内之,赤章曼支谏,不听,断毂而驰,仇由因亡。”盖其地也。

太平寰宇记卷四十一

河东道二:
汾州 岚州
汾州
汾州。西河郡。今理西河县。《禹贡》雍州之域。其在虞舜至周之代,皆属幷州。春秋时,为晋地。昔金天氏之后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也。又高阳氏之后封为晋国 。六国时,属赵。《赵氏世家》云“秦侵我西河、中阳”是也 。秦并天下,为太原郡之地。两汉至晋,为西河国。汉文帝为代王,都于中都;故介休县东南为中都城是也。后汉为晋阳。魏黄初三年,于汉兹氏县置西河郡。后魏于西河郡兼置汾州,取汾河为名。北齐又改为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隋初亦如之;大业中废州,复为西河郡。义旗初,依旧。领隰城、介休、孝义、平遥四县,后割介休、平遥二县为介休郡。武德元年,以介休郡为介州,西河郡为浩州。三年,改浩州为汾州,仍割幷州之文水来属。贞观元年省介州,以介休、平遥二县来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