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国志》云:“龙头城有程公祠,即晋贤士程子华与孔子相逢,倾盖接毂,与语孔子,以束帛赂之死,葬于此而冢存。”晋里克墓。在县界五里。骊姬冢。在县界。晋献公夫人谗公,杀太子申生者。
太平县。北四十五里。旧十五乡,今五乡。本汉临汾县地,属河东郡。自汉迄魏皆同。后魏太武帝于今县东北二十七里太平故关城置泰平县,属平阳郡。周改为太平县,因关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晋州;十年,来属。隋理在今县东北三十里,太平故城是也。唐武德元年,移于今理东北二十七里太平关城。贞观七年移于今理。汾水。北自临汾县界来,在县东二十九里。太平故关城。后魏太平县地,在县北二十七里。隋开皇七年,自此移太平县于今理北三十里太平故城;大业三年,于此置太平关;隋末废。武德元年,又自太平故城移县理此;贞观七年,移于敬堡,今理是也。白波垒。在县东南一十二里。后汉末,灵帝中平六年,黄巾余贼郭大等,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于此筑垒。子竒垒。在县东三十里。《十六国春秋》曰:“后秦王姚兴遣弟安北将军义阳公平,字子竒,与征虏将军狄伯支等步骑四万伐魏,攻平阳,陷之,遂据柴壁。魏军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败,将麾下三十骑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将四万人皆为魏所擒。”今按:此垒西临汾水,垒侧尚有柴村,子竒投汾即此处也。赵盾祠。在县西南一十八里。李牧祠。在县东北一十三里。晋公孙杵臼墓并程婴墓。并在县南二十一里赵盾茔中 。唐城。尧年十六封唐侯于此。
翼城县。东北一百里。旧十八乡,今六乡。本汉绛县地,属河东郡。自汉至魏不改。后魏明帝置北绛县于曲沃县东,属北绛郡。周、齐不改。隋开皇三年,罢郡,改属晋州;十六年,改为翼城县,属绛州,因县东古翼城为名也。义宁元年,于此置翼城郡,县属焉。唐武德元年,废郡置浍州;四年,废浍州,县属绛州。浍高山。一名祥高,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其山出铁。又《郡国志》云:“晋平公与齐景公至浍上,有犬狸身狐尾,随平公之车。”即此城也。骊姬冢在其下。浍水。在县南二十里。羊角山。在县东三十里。乌岭山。在县东七十五里。山南、北有长岭,岭上东、西有通道,即《穆天子传》云“钘蹬”,即此也。故翼城。在县东南十五里。晋故绛都也。《左传》曰:“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诗谱》曰:“穆侯迁都于绛,曾孙孝侯改绛为翼,翼为晋之旧都。”后献公又北广其城方二里,又命之为绛。故唐城。在县西二十里。《都城记》:“唐国,帝尧之裔子所封也。”引《春秋》:“夏后孔甲时,有刘累者,以豢龙之术事孔甲,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及龙一雌死,醢之以食夏后,既而更使求之,不得,惧而迁于鲁县。夏后盖别封刘累之孙。至成王之时,唐人作乱,成王灭之,而封其弟太叔虞,更迁唐人子孙于杜,谓之杜伯,即范会所言“在周为唐杜氏”,然则唐是叔虞初封之处。至唐叔子爕北徙晋水之阳,因改曰“晋”。古荧庭城。在县东南八十五里。《春秋》襄公二十三年:“齐侯伐晋,取朝歌,为二队,入孟门,登太行,张武军于荧庭。”杜预注云:“张武军,谓筑垒壁。荧庭,晋地,然形似□ 。”此城盖齐侯所筑也。郦善长《水经注》云:“紫谷水东出白马川,西径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干河合,即教水之支川也。”按:此城与紫谷相当,是古荧庭也。晋厉公墓。在县东南一十六里。高一丈六尺,葬在翼城东门之后。杜预注云:“不以君礼葬。”按:绛县晋文墓高一十丈,厉公不以礼葬,故小墓耳。障壁城。后魏北绛郡及北绛县也。
稷山县。西四十九里。旧十六乡,今六乡。本汉闻喜县地,属河东郡。自汉迄晋不改。后魏孝文帝于今县东南三十里,置高凉县,属高凉郡。周文帝移高凉县于玉壁,属郡不改。其玉壁在县西南一十二里。隋开皇三年,罢郡以县属绛州;十八年,改为稷山,以县南稷山为名。唐末,属河中府。后唐同光二年,割隶绛州。稷山。在县南五十里。《左传》曰:“晋侯理兵于稷,以略狄土。”杜预注: “今河东闻喜县西有稷山。”即此地也。汾水。东自正平县界流入,在县南五十里。玉壁故城。在县西南一十二里。后魏大统四年,东道行台王思政表筑玉壁城,因而自镇之 ;八年,高欢寇玉壁,思政有谋略,攻竟不克。即谓此。稷祠。在县南五十里稷山上。清原城。《冀州图》云:“在县西北二十里,晋文公搜作三军之所。”羲和墓。在县东北十七里。尧时,羲氏、和氏掌天地之官。
绛县。东南八十里。旧十乡,今四乡。本汉闻喜县地,自汉迄晋同。后魏孝文帝置南绛县,其地属焉,因县北绛山为名,属正平郡。孝庄帝改属南绛郡,县理车箱城,今县南十里车箱城是也。恭帝去“南”字,直为绛县。开皇三年,罢郡,改属绛州。武德元年,自车箱城移于浍州;四年,废浍州,属绛州。教山。今名効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山海经》云:“教山。其山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备穷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出铁铆,穴五所。绛水。一名沸泉水。出绛山东谷,县流奔壑一十丈许 ,青崖若点黛素,湍如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