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耿球碑,是袁术所立,师宜官书。’”冯唐宅。唐,此郡人。汉时,皓首为郎,一遇汉文,遂振大誉。十方垒。在县南一里。后汉安帝永初元年,以邓隲、任尚讨羌无功而还,后羌遂侵河内,赵、魏间百姓相惊。北军中侯朱宠将五营兵,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垒六百一十六处。此即其一也。李左车墓。在县西七里。
宁晋县。东南三十五里。旧二十鄊,今五鄊。汉杨氏县,属巨鹿郡。春秋时,晋杨氏邑。《后汉书》云:“渤海王悝反,降为廮陶侯。”晋省。后魏于此置廮遥县,属南巨鹿郡。隋开皇六年,改为廮陶县,复汉名。大业二年,改属赵州。唐天寳元年改为宁晋县。杨骏坟。在县北十里,高一丈。晋太尉,武帝后之父,晋乱无碑,有石志存。廮陶故城。在县南二十九里。
高邑县。西南五十里。旧一十鄊,今五鄊。战国时,赵房子邑之地。《史记》云:“赵敬肃侯救燕,燕与中山公战于房。惠文王四年,城之。”是也。《竹书纪年》作纺子。汉以为鄗县,鄗,呼各切。《汉书•地理志》房子县属常山郡,光武即位,更名高邑。至高齐天保七年,移高邑于其城北五里,今县是也。隋开皇三年改属赵州。恒山。北岳,连亘邑界。赤石冈。《隋图经》云:“高邑县房子城出白土,细滑膏润,可以涂饰,兼用濯锦,可致鲜洁,一名赤石冈。”是也。光武碑。《水经注》云:“汉章帝北巡至高邑,亦光武即位于此。”有石坛。坛有珪头碑,即帝所建。房子故城。在县西南十五里,本汉房子县也。冯唐墓。在县东北二十八里,赵人也。
栢鄊县。南六十一里。旧二十鄊,今四鄊。本春秋晋鄗邑之地。齐国夏伐晋,取鄗。杜注云:“鄗,赵国高邑县也。”《史记》:“赵武灵王二年城之,惠文王以为魏公子无忌邑。”汉于此置鄗,属常山郡。后汉光武即位于鄗之南千秋亭五城陌,因改曰高邑县。齐天保六年,移高邑县于汉房子县东界,今高邑县也。隋开皇十六年,于汉鄗邑县城南十八里置栢鄊县,遥取汉栢鄊之名,属栾州。大业二年,改属赵州。高邑故县城。在县北二十一里,本汉鄗县地也。汉光武庙。一名坛亭,即千秋亭,在县北十四里。光武于此坛登位,亭下有赵万安冡。
临城县。西南一百里。旧十八鄊,今四鄊。本汉赵邑也。《史记》云:“赵敬侯救燕,与中山公战于房子是也。”《魏都赋》云:“绵纩房子。”郦道元《水经注》云:“泜水东出房子,城西出白土,细滑如膏,可用濯锦,色夺霜雪,光彩鲜洁,异于常锦,俗以为美谈,言房子之纩也,抑亦似蜀锦之得濯江矣,岁贡其锦,以充御府。”汉于此置房子县,属常山郡。天宝元年,改为临城县,西南十里古临城为名。泜水。《山海经》云:“敦与山,泜水出其阴,东流注于彭水。”百畅亭。《水经注》云:“泜水东经百畅亭,在今县西。”古临城,在县西南十里,因此以为县名。敦与山。在县南七十里,泜水所出。
赞皇县。西南七十里。三鄊。本汉鄗县之地,属常山郡。隋开皇六年,于此置赞皇县。以县南有赞皇山,因以为名。赞皇山,在县东南二十六里。《穆天子传》曰:“至房子,登赞皇山,山上有庙及碑。毎有灾旱,公私所请焉。”孔子岭。《隋图经》云:“赞皇县孔子岭,有石室寛博,其下石相拒,状若楹柱。时人谓之三梁九柱之室,室内石人象类执卷,故号曰孔子岭。”槐水。《隋图经》云:“槐水出赞皇山,一曰渡水,亦曰济水,去县十里。此自别是一济,即《诗》云“出宿于济”,非四渎也。其水西山半,有玄石孤峙,亭亭若楹垣,故世谓之石茎。东北水流积成泽,泽侧有石,上有牛迹,大小相兼十余,非人工可致。泜水。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韩信斩陈余处。故李左车曰:“陈余军败于鄗下,身死于泜水。”是此也。
昭庆县。东南九十里。旧二十五鄊,今三鄊。本汉广阿县也,属巨鹿郡。后魏孝昌二年,于广阿县置殷州。齐天保二年,又改殷州为赵州;七年,州废县属巨鹿郡,自高邑县移于广阿城,即今县也。隋仁寿元年,改广阿为象城县。西有古象城,因为名。大业末,改为大陆县属赵州。唐武德四年,复改为象城县。天寳十三年又改为昭庆县。尧台。《隋图经》云:“大陆县有尧台,高与县城等。今置楼其上,世谓尧禅位于舜处。”大陆泽。《尔雅》晋有大陆,《吕氏春秋》云:“晋之大陆,赵之巨鹿。”按《隋图经》云:“大陆、大鹿、大阿即一泽而异名也。”《汉书》云:“路温舒取蒲于此泽。”亦《尚书》云:“纳于大麓是此也。”古象城。在县西北三十里。《左氏传》云:“舜弟所封之邑”《汉书•地理志》云:“巨鹿郡有象城县”。任敖墓。一名七里丘,在县西七里。高帝时为御史大夫,封广阿侯。

祁州
祁州。理无极县。本无极县地。唐景福二年二月,于此置祁州从定州节度使,王处存之请也,仍割无极、深泽二县以属焉。
领县二:无极。深泽。
州境: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三十八里七十步。
四至八到:东至东京一千里。西南至西京一千四百里。西南至长安二千二百里。东至深州一百二十里。西至镇州七十里。南至古鼓城县三十五里。北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