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国朝〕
云齐阁在府敬亭山翠云庵前,取唐李白诗“合沓与云

齐”为名。《江南通志》。

游人每宴集于此,把酒凭栏,江城在掌,诗赋不可胜载。顺治间灾,知府龚鲲重建。乾隆戊

午,知府程侯本、知县吴飞九、邑人詹上彩倡募重修。《乾隆府志》

按:“合沓与云齐”句乃谢玄晖《敬亭山》诗,《通志》以为取唐李白诗,误。

南察院府治西南,顺治甲午,宣城知县王同春重建。康熙九年,知府庄泰宏修,

今废。《乾隆府志》

勒诗石古昭亭石坊左有大磐石,姜安节题句,隶书刻其上曰:“足蹑丹梯上,

身居碧落间。天风响松顶,心与白云闲。”苔纹剥蚀,拂拭可读。

退思轩在宅东北,知县李文敏建。

丹梯亭在七贤祠之旁,康熙戊戌毁于蛟。乾隆戊午,邑人詹上彩重建。

理刑厅康熙丁未奉裁。

松筠阁城西南,阁对敬亭。松竹环绕,邑人阮尔询、孙卓、耿世际、詹日怀、袁

保鲁等会文于此,号松筠八子。梓有《松筠阁课艺》。

培风阁在鳌峰关帝庙前,郡丞郑载建。南数十步有月台,即今悠然亭。


待仙洞坐吉山南数里,石埂之阴,宽敞可列坐数十人。古有僧诵经于此,秀水张


敬,邑孝廉梅以燕有诗。

怀谢亭在正心楼后,康熙己卯,太守佟鹦彩建。

晚翠轩在北楼西,郡守张云翰建,后佟赋伟植枇杷成阴,与同人倡和有诗勒石,

旁有池亭,桐柳交荫。大司寇胡苕山题曰“柳风桐月之轩”。

三鉴堂晚翠轩前,郡守佟赋伟修,院有老梅,尝与同人觞梅联句。前又建待高轩

以礼士。

柳幄与怀谢亭接,北向临池,隔岸有高柳数十株,故名。太守佟赋伟葺“深柳轩

”以处宾客,颇幽胜。戊戌夏汜于水。

穿云亭在敬亭山腰,乾隆戊午,知府程侯本、邑人詹上彩建。以上《

乾隆府志》

进水斗门在南门吴家村右,创建莫考,年久湮灭。嘉庆九年,里人捐资复浚得之

,有知县严克任碑示,永禁阻塞。《采访册》

更鼓楼在府治东首。《宣城县志》。按:更鼓楼即谯楼,详《官

署门》。


南陵县

〔周〕
鹊洲按:旧府志作鹊江,今从《通典》改

正。《左传》云:昭公五年,楚败吴于

鹊岸。即此也。《通典》。杜注:庐江舒县有鹊尾渚,一曰繁昌鹊头,三

山鹊尾,统称鹊岸。《乾隆府志》

按:《元和郡县志》有鹊头镇,云在县西一百十里。亦引《春秋》事证之,又云沿河八十里

有鹊尾

洲,吴时屯兵处。今考杜注云在舒县,以此为县西百一十里,固不能逾江至舒也。盖鹊尾

洲有八十里,其为地最广,则江以南亦自有名鹊洲在南陵县者。

颜渊在县南赏溪。《舆地纪胜》



〔汉〕
宣城故城在县东四十里青弋江上,汉置,后汉省。建安

三年,孙策平定宣城以东。二

十年,孙权使蒋钦屯宣城,皆即故城也。晋太康二年,于宛陵县置宣城郡,复置宣城县属焉

。隋初改宛陵县为宣城,而故城遂废。章怀太子曰,宣城故城在今宣州南陵县东。《大清一统志》

青阳城即今南陵县治。梁置南陵县,在今繁昌县界,唐初移今治。《

大清一统

志》。宣州南陵旧治赭圻城,长安四年移理青阳城。《旧唐书·地理志》



当涂废县南陵有汉当涂县故城,在东南。《通典》。在南陵县北

,汉县也。晋成帝时以

流民侨置,属淮南郡。宋、齐以后因之,隋平陈,移置姑熟,而废故县入宣城。

《大清一统志》

按:《续汉书·郡国志》,当涂属九江郡,知汉以前当涂皆在江北,此废县非汉县明矣。考

《元

和郡县志》,汉成帝时,以江北之当涂县流人过江在于湖者,侨立为当涂县,后属宣州,则

知实晋之侨县,不得称汉县也。李贤注《后汉书》亦误以晋侨置县为汉县。

春谷故城在县西一百五十里。《元和郡县志》、《舆地纪胜》。

今繁昌之移风乡。春谷本

汉县,晋武帝改为阳谷,安帝并阳谷入芜湖县,遂废。《繁昌志》又云,在芜湖之陶辛圩。

《乾隆府志》



〔孙吴〕
甘公城按:《舆地纪胜》、《嘉靖府志》作

甘罗城。在南陵县北七里,一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