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至乌溪镇,东南有支津与青弋江之经湾者会,又西北流分为二派,一西流

有黄池河南,自黄池镇通青弋江来会,又西稍北流经太平府南境而西至东梁山之南麓,其前

分一派西北流于府东南又分为二,一西流一北流,会高淳县塘沟河西,流经府城南折而西南

流,会前西流之派,又西南于东梁山东南麓复会,西入大江。《水道提纲》

按:西河即西溪,东河即东溪,惟云水阳江在宣城东南分二支,一北经府城东北流,一北流

合于府北山则稍误。

泾水,一名徽水,一名藤溪,一名赏溪。自徽州府绩溪县流入府境旌德

县界为徽水。又北流入泾县界为泾水。亦名藤溪。又北流合舒溪经县城西为赏溪。又北流汇

为青弋江。南江又东合注经水。《水经注》。徽岭山在泾县东南二百五十

里,泾水所出也。《元和郡县志》。按:旌德县建在唐永泰初,元和时其地尚属

泾县。赏溪,一名泾溪,发源甚远,一源出石埭舒女泉,经震山桃花潭、冠盖落星潭

至枫坑,一源出绩溪,经旌德三溪至岩潭,合流东北而下,又东五十里入南陵界,由芜湖入

大江。泾之溪

涧实繁,而赏溪为最著。自昔县治跨溪东西,山川之秀萃焉,中间溪流东徙,距古溪五里,

而溪之广十倍昔时矣。《泾川志》。按:诸志皆以为泾有二源,其实出太平者为

舒溪,始入南江。南江既湮,乃入泾,非泾之

正源也。观此志亦可见泾水并合变迁之渐,盖麻川入舒溪,舒溪入泾而泾水之流益大。宋以

前水道则不然也,今据《元和志》以出旌德者为正源,于《水经注》泾水入南江之道益合。

泾源出徽岭山北,流入旌德县界,受清潭水,又径县南折至县东北,与东溪合,又北

径石

壁山北,又西十里与抱麟溪合,又北径龙首山北流入泾县界,名曰泾水,亦谓之藤溪。西径

桐岭南,又西北受枫溪汇为星潭下三门滩,又北至岩潭与舒溪合,又北经县治西,是为赏溪

。又东北受幕溪诸水,又东北径柏山,又北过赤滩镇受琴溪水,又北汇为青弋江,入南陵、

宣城二县界。《方舆纪要》《大清一统志》同。徽水源出绩溪徽岭之阴

,北流受清潭水,至旌德县南印匣石径淳源桥东门外,转东北与霞溪、东

溪、凫溪、汤村溪、弋溪、丰溪、枫

村溪诸水合,又北汇于钥匙潭,径柳山藁趋于石壁山,西流十里会抱麟溪、陶环溪,是为三

溪。又北五里入泾界,受浙溪水,又北至龙首山受榔坑水,径兰石汇于星潭下三门滩、马

鞍峡、狮子崖,径举山东受榔桥河水,径梓坑又北东受南香水,又北径平园历高滩承流稠岭

二水注之,又西北径许家缺出河口会石埭太平水。按:泾县旧志自此以上皆名之

为徽水。又东北受鸭儿港水,得上坊渡转湖山而东是为赏溪。沦市河受南圃水东流径

县南城,又

北过县城西,其西为新河,南受湖山水,北受水西坑水,白云潭潴焉。夹桃园而北过下坊,

又北径幕山,幕溪入焉,决纪村又北径柏山左受红子港水,又北下赤滩琴溪注之,又北下凉

潭径阆山,又北径马头矶,又北下芦塘出县界,又北汇青弋江。《泾县郑志》

《旌德县志》徽水亦名淳溪。

按:《郑志》以石埭、太平水为泾正源,非是。今止录其自旌德来者,仍以徽水为正源,遵

《一统志》,并据《水经注》、《元和志》、《泾川志》、《方舆纪要》之说也。又《郑志



云太平水未会旌德水,以前有岩潭,岩潭而上有冷水涧,自西而东,是涧为唐、宋前大溪经

趋故道,今柏林坑山趾尚有舟人篙纤痕,则此日上坊村背即昔日大溪奔流处,沧桑变幻,而

居民比屋,田塍相错矣。按南江故道本当在舒溪、泾水未合以前,求之郑所云,正是南江遗

迹,郑直未知之耳。不然,唐、宋以前地志岂别有所为大溪哉?郑为泾县人,其叙水道颇详

析,而不据今以通古,往往如此。

又《嘉靖府志》云藤溪源出徽岭,南入旌德界,北流沼石壁,过三溪至泾县界窄溪,陟三门

滩至悬石潴为一潭,深不可测,潭上石壁峭拔,数十丈嵌岩可爱,循流至黄岘山,由石门汇

太平水入大溪,是徽水又名藤溪。《一统志》以徽水为藤溪,即以此书为据了。

《明史·地理志》:旌德县东有徽水,自绩溪县流入即藤溪。又泾西有赏溪,亦曰泾溪,其

上流即舒溪,又东南有藤溪来合焉,亦同。

舒溪,古名延溪,又名旋溪,又名涎溪,又名陵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