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里晋开运三年置名云盖庵皇朝熙宁中赐额寿圣绍兴三十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四十亩山一千三百五十亩

     悟空院
县南四十里唐大中七年置名安海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四十二亩山无

     广化院
县西北三里唐大中二年置名正化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三十三亩山四百三十三亩

     慈光院
县西北二十里旧名龙池唐文德元年置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六十四亩山二百六十亩

     兴圣院
县东二十五里唐咸通十年置常住田八十六亩山七十九亩

     崇胜院
县南五十里唐天成三年置名固海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十六亩山二百亩

     尊胜院
县南四十里唐光启元年置名延恩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亩山五百三十六亩

     禅寂院
县南四十里周广顺二年置名登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十亩山五百三十二亩

     广法院
县西南七十里旧名灵龟皇朝太平兴国七年置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九十七亩山三百四十六亩

     大智院
县东七十里唐咸通十一年置皇朝大中祥符二年赐今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五亩山四百四十三亩

     定明院
县西南六十里唐大中二年置名镇国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七十九亩山六百亩

     龙华院
县西八十里唐咸通六年置名凝光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二十二亩山六百七十亩

     慈觉院
县北二十里晋天福五年置名兴福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五十一亩山一百四十亩

     净业院
县北二十五里梁贞明二年置名塔岩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八十亩山一百二亩

     净隐院
县东北二十里晋天福五年置名名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十七亩山七十九亩

     惠照院
县西北二十里唐咸通十年置名铜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三十五亩山无

     护教院
县西北二十里唐干符二年置名湖山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二百一十二亩山一百九十九亩

     广教院
县东二十里唐咸通十年置名灵迹皇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一亩山四百六十三亩

     告成院
县东半里旧名光教院皇朝开宝七年置大中祥符三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七十亩山无

     净名院
县东北十里梁干化二年置名安宁皇朝治平三年改今额常住田一百亩山无

     广济院
县北二十五里皇朝建隆二年僧师悟造广济桥于大江之侧而院与桥同置大中祥符元年赐今额常住田六十三亩山无

     净惠院
县东北四里周显德四年置皇朝天圣三年赐今额世传孙拾遗合之故宅也常住田一百五十三亩山无

     报国院
县南二十里晋天福二年置皇朝治平二年赐今额

    尼院一
     普济院
县东北四里半旧名永平唐咸通十年置十三年赐今额

  叙遗
   纪异
梨洲县西一百里即四明山之西峰按四明山记云晋时溪边沙上忽生梨实孙兴公及兄孙承公同游至涧侧得梨数枚左右环视莫见其迹意以为仙物也故号梨洲其上山麓有胡桃天蓼按十道四蕃志即刘纲与夫人升仙处
金钟墩县东一十里大溪之闲其墩绝小树木颇茂虽山泉奔突而墩无所损或传昔钱氏载大金钟过此沈焉涨沙成墩金钟今在墩之下历数百年不为水所荡
降渚 【降下之降】 昔有星霣于海滨化为石其形圆而光洁转徙不常故名其地曰降渚今俗呼降 【平声呼之】 阻非也
天篆县西南六十里其山来自镇亭峭壁四合溪流贯其中中有盘石石上隐起字画如篆刻为溪流所渰旱涸时熟视之若成四句而不可辨识为何等语俗传以为天篆
俗志云昔董氏有女未笄刺绣南窗下二燕巢其上其女日与之饭编竹以护其巢女无机心燕无猜意朝往暮返至于哺育其子成羽翼而去明年复来其女爱字之如初凡历三岁而燕去女死又明年二燕复来飞遶户牖闲悲鸣上下经二日不已女之父母告之曰汝非寻女子邪女已死冢在屋之侧俄而二燕去越三日不归翁媪往视女墓则二燕伏死于冢上邑人异之故名其乡曰禽孝

   存古
奉国军节度使钱亿墓在县西北三里

四明志卷第十六
宋元四明六志弟二十八
宋罗浚 等 撰
 慈溪县志卷第一
  叙县
   沿革论
慈溪县秦汉以来地属句章 【古句章城在今县南十五里地名城山】 隋开皇九年并余姚鄞鄮三县入句章唐武德四年析句章置姚州八年废鄞州为鄮县则慈溪实鄮封内地也开元二十六年析鄮县置慈溪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名 【详见叙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