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经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译。乃迎师。赴道场寺为译主。与吴郡内吏孟顗右卫将军褚叔度沙门法业等。诠定文旨。会通华梵。妙得经意。及先后译出观佛三昧海等经论。九十五部一百十有七卷。并行于世。以元嘉六年归寂于建邺。春秋七十一。贤有释迦舍利三粒。自随因葬北岭。仍建塔焉。

  释慧睿法师慧睿冀州人也。少出家。执节清峻。博学游方。游历诸国。至南天竺界。音译诂训。殊方异义。无不洞晓。还憩庐山。入远师净社。常适京师。止乌衣寺。

  讲说皆思彻言表。宋彭城王义康请入第受戒。睿曰。礼闻来学。义康大惭。乃入寺虔礼以奉戒法。后以貂。裘奉睿。睿不服。常坐之。王密令左右买以三十万钱。睿曰。虽非所服。大王所施。聊为从用耳。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以经中诸字并众音证于睿。着十四音训。叙条例。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以宋元嘉十六年己卯顺寂。春秋八十五。时称晋有四圣。生肇融睿其一也。

  释昙顺法师昙顺黄龙人也。幼而出家。亲承罗什之训。旧疑宿滞多所通达。议论精博。

  讲释群经。演赞大乘。了悟玄微。色空无着。什公尝叹曰。昙顺实奇器矣。入庐山。从远师同修西方净社。志道不群。利济为本。宁蛮校尉刘遵考。于江林立寺。请师经始。远师遣从之。元嘉二年己丑岁终。春秋七十九。

  释昙恒法师昙恒河东人。童孺出家。年十三讲大乘经论。深明至理。及具戒。内外典籍皆悉备通。德行孤清。岁寒无改。栖神幽境。群鹿驯扰。诚无我心。物情自伏。

  愿修西方。同归净社。晋义熙十四年戊午岁终。春秋七十一。

  释道昺法师道昺姓陈。颍川人。幼出家。为远公弟子。深达经律。涉猎外书。特深庄老。德行孤峻。慧悟夙深。所披文不复再览。讲述经典。其理直明。晋义熙十四年戊子。豫章太守王虞入山拜谒。嘉其风度。请为山主。绍大师之躅。众以道源法嗣皆宗仰而羽翼焉。元嘉十二年乙亥终。春秋七十一。

  释道敬法师道敬琅琊王氏。从祖凝之刺江州。太元十六年。入山出家。为远公弟子。博览儒书。兼明至典。年十七。通大乘经论。所诵日过万言。才学幽深。时贤敬伏。每叹戒律终身难全。愿净六根。但禀一戒。师亦听之。冰霜莹然。德望尤着。远公归寂入若耶山。永初元年庚申终。春秋五十一。

  释昙诜法师昙诜广陵人。幼而出家。为远公弟子。颇通外学。别识山中鸟兽毛色俊钝之性。洞晓草木枝干善恶甘苦之味。尤能讲说。风神超朗。气岸凝远。审于传写。

  持本不移。注维摩经。着穷通论莲社录。建寺后五十五年。以元嘉十七年庚辰最后终。春秋七十九。



庐山记卷第四古人留题篇第六
  庐山古今人留题多矣。清言丽句既落人口。山翁野老相传不绝。虽深岩穷谷人迹罕至。人之相去复数百岁。因其词想其风。有若履舄并游。而几案亲相与言焉。夫文章之可传也。如此其可忽诸。故晋宋诸贤山中诗。往往有可见者。本朝张晦之羁游庐山甚久。水石佳处诗多中的。自有庐山集。承平以来人尚风雅。朝廷之士登高临远。亦有风人骚客之兴。凡所遗篇什皆一时间。人岁月旦近。不患无传也。今录唐已前人诗。着于篇相。贵耳而贱目以擅去取也。

  游庐山慧远崇岩吐清气。幽岫栖神迹。希声奏群籁。响出山溜滴。有客独冥游。迳然忘所适。挥手抚云门。灵关安足辟。流心叩玄听。感至理弗隔。孰是腾九霄。不夺冲天翮。妙同趣自拘(未见全文)。

  奉和刘遗民理神固超绝。涉□罕不群。孰至消烟外。晓然与物分。冥冥玄谷里。响集自可闻。文峰无旷秀。交岭有通云。悟深婉冲思。在要开冥欣。中岩拥微兴。岫想幽闻。弱明反归鉴。暴怀传灵薰。永陶津玄匠。落照俟虚斤。

  奉和王乔之超游罕神遇。妙善自玄同。彻彼虚明域。暧然尘有封。众阜平廖廓。一岫独凌空。霄景凭岩落。清气与时雍。有标造神极。有客越其峰。长河濯茂楚。险雨列秋松。危步临绝冥。灵壑映万重。风泉调远气。遥响多喈嗈。遐丽既悠然。余盼觌九江。事属天人界。常闻清吹空。

  奉和张野觌岭混太象。望崖莫由检。器远蕴其天。超步不阶渐。朅来越重垠。一举拔尘染。辽朗中大盼。迥豁遐瞻慊。乘此樗莹心。可以忘遗玷。旷风被幽宅。妖涂故死减。

  入彭蠡湖口作谢灵运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乘月听哀貁。邑露馥芳荪。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攀崖照石镜。牵叶入松门。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灵物吝珍怪。异人秘精魂。金膏灭明光。水碧辍流温。徒作千里曲。弦绝念弥敦。

  望石门同前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波逐空开。霞石触峰起。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登石门最高顶同前晨策寻绝壁。夕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