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至化成。其僧必讯客曰。翌日上山与否。盖过上化成。山路弥险。中间往往不可假肩舆矣。直上十里。道中过鸡冠石。次四望石。次泻油石。次香炉峰。山南山北。皆有其形圆耸常出云气。改名以象形。李白诗曰。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长川。即谓在山南者也。孟浩然诗云。桂席数千里。好山都未逢。舣舟寻阳郭。始见香炉峰。

  即此峰也。东林寺正在其下。过香炉峰。至峰顶院。院傍盘石极平广。下视空阔。无复障蔽。张野山记云。峰顶有大石。可坐数百人。盖谓此也。峰下有藏经喦。即会昌所以藏东林之经也。有南唐广道庵基。峰顶之南十里。有香积庵。过香积。下视五老峰。望落星石在水中。如覆杯。直下山二十里。则山南栖贤之涧。东万寿源也。路极险。人罕由之。予熙宁四年九月。与数道人。饭于峰顶。

  由香积路策杖而下。其至栖贤。则日夕矣。峰顶院之前。有辟蛇。行者饮牛池。

  远公始居山多蛇虫。行者不知何许人。尝侍远公。善驱蛇。蛇为之尽去。故号辟蛇行者。常耕于峰顶。有辟蛇行者田,塍龙仿□可辨。今无耕者。说者曰。盖山神云,故至今山。虽高深。樵苏弋猎之人。不闻罹虫蛇之毒。山中人言。山有一虎。亦未尝伤人。深蹊土中。但时有行迹。人谓之游山虎。或为游山之客道。此事恐涉讥嫌。亦谓之巡山虎也。由峰顶五里。至大林。今名宝林寺。梁天监二年。刺史箫纲所造。中废。唐初复兴。故有虞世南撰。复寺记古有平云庵。远法师果园废寺基。辟蛇行者葬牛冢。皆在绝顶。而反平广延袤不知其极。昔谢灵运登绝顶望诸峤诗之。积峡忽复启。平涂俄已闭。峦陇有合沓。往来无踪辙。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正此处也。又白乐天大林寺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且序其诗云。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范阳张持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辨道深道建神照云皋寂然息慈。凡十有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成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天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入。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余与集虚辈叹且曰。

  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今垂二百年。寂而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韩退之题西林寺。故萧郎中旧堂诗云。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哀泪落烟霞。注云。公有女为尼。

  在江州。今好事者榜其诗。于西林韩集中无萧郎中名。或疑是萧颖士非也。颖士困踬不达。正所谓萧郎中存也。凡峰顶大林之景。白公道之备矣。予尝九月游二林。秋暑未可以却扇。明日至大林。流泉成凝冰矣。又尝三月游焉。桃梨飘零。

  牡丹微开。与公所见者略同矣。由宝林一里。至掷笔峰。其峰下临大壑。群峰巀磈不可名状。昔远公制涅槃经疏。于此疏成。故以名其峰。其间一峰名文殊台。

  即昔藏文殊像。遂亡之此山间矣。由掷笔。峰一里。至佛手岩。以石为屋。可容百众。旁有流泉因石为渠。岩上巨石偃若指掌。故名佛手。南唐元宗时。有僧行。因住此岩三十年。制华严别论十卷。诏命不赴。由佛手岩三里。至天池院。

  一名罗汉池。池在山顶。大旱不为之竭。张景诗曰。若以山形此人骨。此池应合是泥洹。人以为的句也。其西有罗汉把针岩。四祖坐禅石。文殊亭。世传代州五台山文殊所居。人之至者往往见兜罗绵云五色圆光。光中或有菩萨及师子诸相。

  此山传有文殊之像。旧矣。近岁自皇佑治平已来。人之所睹不减五台。人之记其所见于此亭者多矣。院南下山一里。有隆禅师塔。名智隆。金州人。南唐保大中。追谥证真禅师。圆智之塔。一名望仙台。又名定心石。凡此者皆可以下视。

  空阔万里。新罗岩在其下二里。岩石之间可庇风雨。亦有幽泉。可给烹濯。昔海东僧居焉。故谓新罗岩。其东二里。有十八贤台。平广可坐十余人。十八贤谓自慧远法师已下十八人者。由天池直下山十五里。同名锦绣谷。旧录云。谷中奇花毕草不可殚述。三四月间。红紫匝地。如被锦绣。故以为名。今山间幽房小槛往往种瑞香。太平观东林寺为盛。其花紫而香烈。非群芳之比。始野生深林草莽中。山人闻其香。寻而得之栽培。数年则大茂。今移贸几遍天下。盖出此山云。

  谷之水其源出于谷中曰。锦绣源水傍有双龙庵。次广福庵。次尊胜庵。次宝宁庵。宝宁之西前有石门。其源出于石门间。东与锦绣谷之水合。西流五十里。入湓水。由双龙至宝宁四庵。相望皆不百步。同在两涧之间。灵运望石门诗曰。高峰隔半天。长崖断千里。鸡鸣青涧中。猿啸白云里。远公记云。西有石门。其前似双阙。壁立千余仞。而瀑布流焉。又山记云。始入林渡双阙。谓则践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