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毗耶离城:即吠舍釐国,又称毗舍离。菴罗园,《西域记》卷七吠舍厘国有菴没罗女故宅,“佛姨母等诸芯刍尼于此证入涅槃。”“其南不远有精舍,前建窣堵波,是菴没罗女园,持以施佛。”又作菴罗园。
(35)迦毗耶罗国:《西域汜》作劫比罗伐窣堵国。卷七曰:“城南行五十余里,至故城,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六万岁时迦罗迦村驮佛本生城也。”无忧树,城东南三十余里有箭泉,“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无忧树,梵文翻曰阿输迦,佛生于此树下。
(36)三道宝阶塔:《法显传》、《水经注》卷一皆载三道宝阶塔在僧伽施国,《法显传》曰:佛从忉利天为母说法处,“佛从忉利天上东向下。下时,化作三道宝阶:佛在中道七宝阶上行;梵天王亦化作白银阶,在右边执白拂而侍;天帝释化作紫金阶,在左边执七宝盖而侍。”后阿育王于此处建塔立寺,僧伽施国,即《西域记》卷四之劫比他国。
(37)有寺有僧:原卷为“有寺僧有”,“僧”字后倒钩符号,应作“有寺有僧”。
(38)王所住:“住”。后夺一“城”字。
(39)是龙树菩萨使夜叉神造:使,罗录作“便”,误。龙树,又译作龙猛、龙胜。《西域记》卷十桥(待造)萨罗国:“国西南三百余里跋罗末罗耆釐山,……岌然特起,峰岩峭险,既无崖谷,宛如金石。引正王为龙猛菩萨凿此山中,建立伽蓝,去山十数里,凿开孔道,当其天下,仰凿疏石。其中则长廊步檐,崇台重阁,阁有五层,层有四院,并建精舍,各铸金像,量等沸身,妙穷工思,自余庄严,唯饰金宝。……遂以营建,功毕有余。于是五层之中,各铸四大金像,余尚盈积,充诸帑藏。招集千僧,居中礼诵。”
(40)僧独:“独”,“徒”之误。
(41)月夜旷叩路:罗录作“月夜□□路”,《大藏经》同。
(42)谁为向林飞:“林”,《大藏经》同,罗录作“牀”,误。原卷亦怍“林"。
(43)形,“刑”之误。
(44)大寔,即大食。
(45)阇兰达罗:《西域记》作阇烂达罗;《慈恩传》作阇烂达那、阇兰达;《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阇阑陀。
(46)迦叶弥罗国:《西域记》作迦湿弥罗国。
(47)《西域传》卷四:阇烂达罗“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二千余人,大小二乘,专门习学。”
(48)又一月程过雪山:罗录夺“程”字,今据缩微胶卷补正。
(49)苏跋那具怛罗:即苏伐刺孥瞿咀(待造)罗。
(50)土番,即吐蕃。
(51)吒国,即社吒国。
(52)多摩三磨那寺:在北天竺秣菟罗国,《西域记》四卷秣菟罗国:“城东行五六里,至一山伽蓝,踈崖为室,因谷为门,尊者邬波氇(待查)多之所建也。其中则有如来指爪窣堵波。伽蓝北岩间有石室,高二十余尺,广三十余尺。……尊者近护说法,化导夫妻俱证罗汉果者,……石室东南二十四五里,至大涸池,傍有窣堵波。……池北不远大林中,有过去四佛经行遗迹,其侧有舍利子,没特伽罗子等千二百五十大罗汉习定之处。并建窣堵波,以记遗迹。如来在世,屡游此国,说法之所并有封树。”
(53)那揭罗驮那:按地望应在秣菟罗国多摩三磨寺附近。
(54)至迦罗国此迦弥罗亦是北天数:此处有脱文。迦罗国、迦弥罗,即《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羯湿弥罗国;本卷前作迦叶弥罗国。亦是北天数,罗录遗天字作“亦是北数”;杨建新《古西行记选注》(下作杨录)作“亦是北数(天)”,并误。《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旧曰罽宾,讹也。北印度境。”今据原卷缩微胶卷补正之。
(55)《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周七千余里,四境负山,山势峭峻,虽有门径,而复隘狭,自古邻敌无能攻伐。”
(56)贫多富少:罗录作“贫多富小”误。
(57)悉被毛毯:罗录、《大藏经》作“悉枝毛毯”;杨录作“悉枝(被)毛毯”。原卷作“悉被毛毯”据以正之。
(58)《西域传》卷三迦湿弥罗国;“宜稼墙,多花果,出龙种马及郁金香、火珠、药草。气序寒劲,多雪少风。服毛褐,衣白墨氎。”《新唐书·西域传》:“个失蜜,或曰迦湿弥罗。北距勃律五百里,环地四千里,山回缭之,它国无能攻伐。……地宜稼,多雪不风。出火珠,郁金,龙种马。俗毛褐。”
(59)《西域记》卷三迦湿弥罗国有龙池传说,玄奘至此时,都西北有池,周百余里。《慈恩传》:“其国先是龙池。佛涅架后第五十年,阿难弟子未田底迦阿罗汉教化龙王舍池立五百伽蓝,召诸贤圣于中住止,受龙供养。”
(60)布施自由不王也;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