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昌也。”/
白狼
右大周天授二年,得百姓阴守忠状称:白狼频到守/忠庄边,见小儿及畜生皆不伤,其色如雪者。刺史李/无亏表奏:“谨检《瑞应图》云:‘王者,仁智明悊,即至;动准/法度,则见。’又云:‘周宣王时白狼见,天禾戈(犬戎)服者(15)。’天显陛下/仁智明悊,动[准]法度,四[夷]宾服之征也(16)。又见于阴守忠之庄/边者,阴者,臣道,天告臣子并守忠于陛下也。前件四瑞,诸/州皆见,并是天应陛下开天统殊征号,易服色,延 /圣寿。是以阳鸟叠暎(映),澄海以通辉;瑞鸟摛祥,对景/云而共色;胡戎唱和,议中国之有圣君;遐迩讴谣,嘉大周/之应宝命。”/
歌谣:
神皇圣氏,生于文王之祖也(17)。于武昭王,承天剪商;谁其下/武,圣母神皇;穆S.九族,绥彼四方;遵以礼仪,调以阴阳,三/农五谷,万庚千箱;载兴文教,载构明堂,八窻(窗)四闼,上圆/下方;多士济济,流水洋洋;明堂之兴,百工时揆;庶人子来,皴[鼓]不朦(18),/肃肃在上,无幽不察,无远不相。千龄所种(19),万国攸向;俗被仁/礼,家怀孝让;帝德广运,圣寿遐延,明明在下,于昭干天,本枝百代,福祚万年。惟彼浴(洛)邑(20),/圣母营之;惟彼河水,神皇清之,穆穆帝子,/圣母生之,浩浩海渎,神皇平之;福兮祐兮,在/圣母兮;盛兮昌兮,在神皇兮。/
  圣母皇皇,抚临四方;东西南北,无思不服,秃发狂瞽,侵/我西土;皇赫S.怒,爰整其旅;荒徼之外,各安其所;/穆穆圣君,受天之祐;圣皇为谁,神皇圣母,于万S.年,受天之祜。/永淳之季,皇升王京;如丧其考,人不聊生,裴徐/作舋(釁)(21),淮海波惊;皇皇圣母,定从服横;绥以/大德,威以往(佳)兵;神谋独运,天鉴孔明;危邦再静,乱/俗还平;河图洛书,龟皆(背)龙胸;/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既营大室,爰构明堂,如天之堰,如/地之方;包含五色,吐纳三光,傍洞八牖,中制九房, 百/神荐趾,膺乾之统,得神之经,子来之作,不日而成,不/得有得非名。如天之寿,于万S.龄,黄山海[水,蒲昌]沙场(22); 地/邻蕃服,家接浑乡;昔年寇盗,禾麦调(凋)伤;四人扰扰,/ 百姓遑遑;圣人哀念,赐以惟良;[既抚]既育,或引[或]将(23),昔/靡单袴,今日重裳,春兰秋菊,无绝S.芳。/
  右唐载初元年四月风俗使于百姓间采得/前件歌谣,具件如上讫。/
  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
[题解]
P.2691号,卷末题“沙州都督府图经卷第三。”卷首残缺,仅存敦煌十一祥瑞及一首歌谣,共七十八行,与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第四百零二行至五百一十行内容完全相同,又与S.2593号《沙州图经卷第一》所述卷“第二,第三,第四敦煌县”相符合。
  [校注]
  (1)甘露□□□十五日:P.2005号《沙州都督府图经》作“甘露降,弥漫十五里。”
(2)董行端:P.2005号作“董行靖”,误。
(3)露降于树上:“露”前有夺字,P.2005号作“甘露降于树上”,据补正。
(4)垂流于池:池,P.2005号作“地”。
(5)四□似蓬:P.2005号作“四散似蓬”。
(6)钞之作□□而不热:P.2005号作“炒之作麨,甘而不热”。
(7)有□□严洪爽:P.2005号作“有百姓严洪爽”。
(8)□会昌:P.2005号作“王会昌”。
  (9)见空中一黄龙:“中”后有夺字,P.2005号作“见空中有一黄龙,据补。
  (10)尾南下:P.2005号作“尾垂南下”,据补正。
  (11)正:P.2005号作“止”,据正之。
  (12)北至辰时:北,误。P.2005号作“比至辰时”,据以正之。
  (13)在日四边抱:“抱”后有夺字,P.2005号作“在日四边抱日”。
(14)则河傔夷也。“夷”,前有夺字,P.2005号作“则河傔海夷也”,据补
正。
(15)天禾戈服者:P.2005号作“犬戎服者”,据正之。
(16)动法度:四宾服之征也。P.200S.号作“动准法度,四夷宾服之征也”,据补正。
(17)生于文王之祖也:此处有夺文,P.2005号作 :“生于文王之祖,生于后稷,故诗人所谓生人尊祖也。”罗振玉《沙州志残卷校录札记》(《敦煌石室遗书》)认为“文王”之后又夺“文王”二字。
(18)皴不朦:P.2005号作:“皴鼓不朦”,据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