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东其里新安惟新下乡在县南其里感化麟福

  户口
天禧主户七千七百八十七口万五千四百七十九客主四百四十八口五百二十五未经界户万一千一百六十经界九千一百六十干道主户八千五十客户三百四十一

  田亩
田园旧十万四千五百三十八亩三十三步经界为二十九万六千亩有奇今为三十万九千五百六十六亩三角三十一步塘九十五处场百一十七处

  租赋
夏税紬三百六十四匹三丈三尺六寸四分绢四千五十三匹三丈二尺五寸七分布八百九十八匹一尺五寸三分绵三万二千六百五十七两四钱杂钱千五百七十一贯四百九十文军衫布四百一十九匹三丈八尺小麦八百三十三石一斗七升一合秋税糙米万六千九百七十七石一升九合六龠盐钱七百三贯二百五十四文七分和买紬千六百一十三匹绢四千九百一十三匹

  酒税
酒以绍兴十三年所收为额计七千四百九十三贯六百三十文商税熙宁十年收一千四百三十六贯七百二十九文今以绍兴九年所收为额计二千六百五十九贯二百八十文

  城社
城周五里其坊七曰崇贤崇仁归德连城敦里清宁临河社在县西学在县东绍兴二十五年知县滕??乔增建学为一堂二位四斋合三十余闲白州试艺给官田五顷放生池在县北源通龙陂可数亩

  官廨
县听在城东南隅旧有秋风堂后改为景苏堂刻苏公像并三十六诗主簿听在县听西尉听在东常平仓在东北酒税务在城东南隅坊场六处河渡无

  驿亭
良安驿在城东南隅翠眉亭在城西一里元丰中苏公为县行平冈上见双岭如眉势作亭对之名翠眉且以志故乡峨眉之思亭焚于宣和中绍兴六年知县贾诩复新之

  桥道
徽溪桥在县西徽岭下临溪桥在县南三十里路道东通昌化西通旌德南通歙县北通宁国界

  山阜
大鄣山在县东六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百五十里祥符经云即三天子鄣山按郭璞云三天子鄣山在新安歙县东今谓之王山浙江出其边此几是乎旧出银铅唐天宝四年尝采八年罢今无复有 【三天子鄣山鄣或作都故顾野王以为今永康缙云山或又以为庐山而婺源灵岩三洞亦以为当之唯此山有鄣名而卢潘亦以为丹阳郡旧名鄣郡者由此 盖自秦鄣汉丹阳郡都尉皆治歙今此山与吴地分界又去故鄣亦不远然鄣郡有平去二声此山直作去声】
石金山在东北三十里高六百仞周三十里出众山之上相传为甘露大士道场每夕常显光相大率如五台庐岳所见然不知所始宣和二年旱僧元立披榛莽昼夜勤苦祷雨于此所见多异由是寖闻元立乃作室于山之左胁力田种药奉香火焉
巃嵷山在东北二十九里周二十五里其山四合中有官道趋宁国县亦与宁国分界立栅于此今人谓之丛山
大獒山在县北六十里高四百仞周百里旧说以为上排层汉前压澄潭蹲形矫首如獒猛犬焉
郎山在东北十五里高二百三十仞周三里亦谓之郎(山栗)山下有郎溪驿路在焉两傍有石道长数百步直下数百尺名翡翠岩不生草木有类石洞云
借溪山在东北八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百四十里西连巃嵷山有水流入县界
凛山在西北三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十五里
古塘山在西北五十三里高三十五仞周十五里西至黄石坑与旌德分界
蒿山在西北五十三里高四十五仞周十五里东至黄石坑与旌德分界
植山在县北四十里高五百五十仞周八十里有水西北流十三里入黄石坑
石照山在县东五里有石高二丈光可以鉴泉味尤甘旁有石照院
徽岭在西北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三十里旧名大尖山其上为官道走旌德道也凌晓常行云气中 【王荆公为江东提刑时有度麾岭诗用此旌麾字又有诗云晓度藤溪霜落后夜过翚岭月明中则又用此翚雉字然太平广记载绩溪有大徽村又宣和中改州为徽说者以为取此岭为名则徽字近是】
佛论岭在西北四十里高四百五十仞周四十里祥符经云昔尝有高僧讲论于此故名

  水源
临溪水源出县北三十里又名乳溪西南流七十八里合扬之水方舆记云临溪石在县北三里溪岸上其方二丈其平如砥溪水甚宜浣纱数里妇人悉来浣纱去家既远遂绩其旁以守之春时多丽服群绩于此虽不浣纱者亦会绩焉县名亦兼取此义
徽溪水出徽岭水分为二其东北流者入旌德界此水入县经修仁乡诘曲四十里南入常溪合扬之水入歙县界
登水出借溪山南流九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溉田二顷
常水出黄(上薛下木)山南流五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溉田一顷三十三亩
苍龙洞在县北十五里山峻拔回顾如立壁中有怪石瀑水如帘其下为龙池遇旱祷之有应亦有石可鉴慈云院在其侧

  祠庙
忠显庙有二一在县侧一在东七里越国公故城宅井在焉梓山庙在东南一里方舆记云初于山下置良安县旧有方白石忽化为双白乌飞向山遂于山下乌栖处立庙邑人敬之行立种殖皆不敢背又有将军庙吴山太婆庙茆司徒庙归善庙溪口庙郎(山栗)庙并在县东

  僧寺
太平兴国禅院在良安乡新合里旧名华严院太平兴国五年二月敕改
光相院在良安乡宁泰里旧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