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真武殿,宋时望祭海神之所。
  宝觉山 在法石东,距郡城东南十里许。上有海印室。旧有“天风海涛楼”,为宋朱子书,今废。旁有朱子祠。通志载:楼为蒲寿庚建,以望海舶。非是。
  石鸡山 其上最高处,一石如鸡。
  赤城山 在三十六都,距郡城东南十里许,土色纯赤。《闽书》:相传晨昏间有赤马出食人禾,追之则入山中,故又名赤马山。
  桃花山 在三十七都,距郡城东南二十里。山土色似桃花,故名。明蔡文庄公祖葬于此。文庄将卒,遗命附葬其下。
  万岁山 “岁”,府志作“遂”,误。一名法石山。在三十六都,距郡城东南十里许。下有法石寺。五代陈洪进尝筑坛于此,以效嵩呼,后人因名其地为“万岁坡”,石碑尚存。详见《寺观》。后洪进妻及女葬焉。是山产荔极佳,宋蔡襄《荔枝谱》有“法石白”。上有石刻“极目”二大字,又有诗。曰:青霞道士老无齿。松下煎茶手自分。话到夜阑山月落,又归白鹿入深云。盖其处旧有白鹿洞云。又诗曰:源山多意气,松柏高姿凌。曳杖渺云涛,天风吹冷冷。二诗字迹遒古,皆失名氏。《闽书》:宋有碧桃道人隐此,既殁,南外宗正赵必晔作诗怀之。《见清源文献》。中有句曰,“精蓝有西意,遗构空山隅。层巅极目字,绪画清可模”。全诗见方外。
  圣姑山 在三十六都。《闽书》:地产大菇,里人异之,即地建祠,讹为圣姑。〔周道光碧玉球记》:疑灵山为圣姑,非是。按产菇何以建祠?殊属无谓。今人称其地为鹧鸪也。
  回龙山 去石头十里。山势自北山分支,尽于海,有回顾州治之状。
  乌屿 在三十八都,距郡城东二十里许。四面皆水屿,上多居民,中有凤屿盘光桥。详见桥渡。以上左砂之山。
  葵山、吴明山、潘山 三山皆南安山,为郡城之右腋。以上右砂之山。
  一片山 即五峰山。大乌石山 二山亦南安山,为郡城前案之发源。
  紫帽山 在三十三都,距郡城西南五里。常有紫云覆顶,故名。此山自南安一片山、大乌石而来。《海录碎事》:泉案山也,与清源南北相峙。俗呼对山。按此是斜对,不是正对。清源之奇以石,紫帽之秀以峯。万历府志:自南安大乌石山婉蜒而来,巃嵸雄耸为十二峯。〔国朝张云翼记〕紫帽与清源对峙,其秀以峯胜。巃嵸雄耸,尤可观海。庚午之秋,择晴日以往。昧爽,出刺桐城,星疎月澹,江村在烟水中。遥看十二峯,犹螺黛浅画如初妆。然前行者燃炬陂塘间,与晓霞之光上下相接,独以冈阜四合,不即见日,心知阳乌已为羲和鞭出矣。至麓,减从散马于平林丰草之旁,拥肩舆自岭背凌仄磴而上,殊峻险。忽转一径,则诸峯朗豁,暄景满空。小憩梵殿,谓即金粟洞,洞不可见。所传宋宁宗书,亦磨灭莫辨。咏白玉蟾诗,颇忆郑文叔仙术既灵,何不使此方之粟常化精金,乃止以犒寓书羽流耶?傍岩而左,峯且屹屼,舆不可肩,偕游之客,惟李子标赤同陟其巅。是名凌霄,竦然独尊。俯见留麓之从,马寸、人豆,纷纷如蚁,居然两界。仰看苍穹,浑不难捧日月而拂星斗,因谓标赤曰:天听匪远,帝座所在,无不可通,惜君家青莲独未至此一问耳。峯尖旧有塔,亦缘峯名。有龙起其中,塔遂秃。余又曰:神物为霖,长遍天下,宜不恋此岩穴也。降而右,即紫帽峯,峯殊平,因敞幔亭与诸客踞坐。此时云物俱空,惟是日紫峯亦脱帽露顶,若示人以坦易。西北则大乌等山,蜿蜒而来,趋走惟谨,至此皆拱伏东南,则鳀壑鰌穴,明灭于沄洋之间。乾坤一气,万象空濛,又恨不乘长风即破巨浪其中。然天下有道,久晏海波,余无事为宗元干而守土此邦,惟游咏太平山水文章,喜诸客皆如枚叔。客亦曰:观止矣!于是举觞属饮,各赋近体诗数章而去。〔明傅錀诗〕三春欲尽百花飞,郡郭溪桥度晓晖。地绝路难人迹少,山深坐久鸟声稀。〔李源诗〕秀林深处八仙者,闲散春游出郊野。一个山僧两小童,提壶挈榼负衣从。游游直到古元隈,道人熟菜劝山杯。借问金粟路何向?道人遥指山崔嵬。不管崔嵬也要登,杖藜踏上几千层。山头绝顶舒望眼,万壑千邱一块青。行行向去是金粟,关门重闭山寂寞。小童攀过古墙端,直入洞中开锁钥。开洞无人只七仙,诙谐酌酒仙炉前。酒余行出洞门外,海风骤至生云烟。顷刻云烟四山起,晖晖沦沦太虚氟。振衣飞羽上凌霄,头上无天足无地。步云蔼蔼下山来,日出云中山径开。停行转看出花笑,樵歌牧唱自徘徊。尘埃世虑都消逐,赢得当年曾点乐。悠然归去秀林中,鹧鸪已奏暮山曲。〔周廷鑨诗〕元气浩无垠,流峙盈其幅。不拓万古胸,曷畅千里目?兹峯冠层霄,群岑失所族。壁立俯四虚,高深贡遐瞩。天海若交生,苍波吹平陆。烈风摇白日,百灵互奔属。云物避高秋,石林如始沭。窅然万虑空,但觉心魂肃。疲策谢丹邱,息机媿樵牧。彳亍逢山精,洞口拾金粟。天地尚风尘,猿鸟逝安宿。江村动如烟,使我乱心曲。旁有灵应岩,下为普照寺。详见《寺观》。上分二峯,在峯之阴。金粟洞,唐元德真人郑文叔居此。相传客过洛阳,遇羽衣寄书文叔,既归,授书遗粟半升,还家视之,金粟也。有石刻,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