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范公之神、元太尉忠献董公之神、行省都事蓝公之神、传御史韩公之神、英义侯阚公之神、楚国公李公之神、明大夫汤公之神。案,庙创于晋,省垣坛庙此为最古。冶山者,以本冶城旧地,且近欧冶池而得名也。今则皆称城隍山矣。庙之右,民居鳞萃者,曰王墓山。中有一邱隆起,俗称王墓,不知何代王冢也?山之阳,即藩署之后。郭璞迁城,所指小阜,即此。其东有太岁殿,后有雷坛寺:又东为将军山。一山三名,盖随地异称耳。近多营造庙中司神廨宇,山左右铲凿殆尽,山无完肤矣。
  庙之南为城隍街,折而东通贡院前街。左一径称城隍崎,下亦通督中协署。而又自督中协署东偏曲折,而达于仪门之左,会于鼓楼前。今称房科同,中有都事厅署。《闽都记》谓:即古东康门址,今称藩司公廨内。
  以上郡正北隅。
  郡西南隅,自杨桥直南至鸭门桥,皆曰南后街。其街东经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凡七巷。西口皆达于此,俗有三坊七巷之名。其东有:
  小花巷 即杨桥河沿西巷也,西口达于双抛桥。
  大水流坑、小水流坑 坑一作湾,地近闽山,山水入河之道,故有是名。一巷相通,有横巷,曰牙道巷,宋牙纛营故址也。南通衣锦坊,北通双抛桥,东达后街。
  衣锦坊 旧名通潮巷,以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棣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西通馆驿桥,中通闽山巷。内有委巷,曰北林坊,有王益祥宅。详大营里。
  闽山巷 通衣锦、文儒二坊之横巷。中有巷曰洗银营,今称梯云里,曲而达于文儒坊西口。南有闽山庙,神卓姓,名祐之,宋景祐进士,秀州判官。生平正直,精爽过人,自谓死当为神。及卒,果著灵异,乡人即所居祀之,号应公大夫。有二神焉。端平间返风灭火,殄汀郡之寇,有司以闻,谥封广利侯,寻加威显,赐额“灵应。”明弘治初重建,香火益盛。嘉靖初,里人迎神,金鼓喧沸。巡按御史程昌莅庙,析其屋之半。后修复。宋端平中赐敕二道,藏庙中。又庙两旁祀十八滩神,未详所自。案:今大营里福性境,亦祀卓祐之,未知分自何时?
  文儒坊 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又以明总制张经居此,署尚书里。其西抵金斗门桥河沿。
  柏郎中祠 《闽都记》:祀元省郎中柏帖穆尔,明洪武中侍郎夏元吉创建,今废。
  三官堂 在文儒坊南闽山巷。南有小巷通光禄坊西口,达常丰仓河沿。按郡城三官堂之称有三,大抵皆以寺而得名也。华林坊之三官堂,以乾元寺名;虎婆宫河沿之三官巷,以大中寺名;而此则以闽山保福寺名也。
  光禄坊 旧闽山内有法祥院,宋初建。旧号闽山保福寺,中有光禄吟台,以郡守程师孟得名。详见首卷“闽山”下。巷之西通仓前河沿。有后巷,中通都护庙,祀宋光禄大夫方寘。今为里社,俗谓光禄坊之名本此,非也。其南有巷,达于老佛亭桥,西通仓角头水局巷,东即鸭门桥河沿也。
  井 巷 介文儒、光禄之间,俗称丰井营。巷口有苏公井一,在泔液境内,故名。中有纺绶堂,明孝廉曾异撰故居也,有自题诗云:“小径新开当小园,朋来拜母共清尊。老思爱日心徒远,贼畏伤时舌未扪。岁月未堪金作胜,行藏依旧席为门。肃然负瓮浇粗粝,惭愧灯前一石髡。”
  育婴堂 在光禄坊,乾隆间自通天境巷迁此。
  道南祠 祀宋儒杨龟山。宋宝祐六年建,旧法祥寺址也。明成化元年,督学副使游明重建,增祀罗从彦、李侗、朱子。嘉靖八年,提学金贲淳增祀程灏为正飨,以四先生配。三十一年,提学朱衡增祀程颐,后堂祀三山宋时诸儒。岁久祠祀,四十一年,提学金立敬重修。万历八年,废天下书院,有司改额曰:“三山公馆”。十三年,巡按杨四知题请修复,仍立祀典。十七年,督学耿定力厘正祀典,移二程度阁,位龟山于南面,罗、李、朱配享如故。三十八年,提学熊尚文重修。国朝康熙二十四年敕修。今正堂祀龟山,而以罗从彦、李侗、朱子配,后为立雪堂,祀二程子,而以游酢配。
  米友堂 在光禄坊,国朝处士许友读书处。中有紫藤花庵、岸船斋、樵歇斋、君到轩、见山轩、浮冈、陶舫诸胜。
  朴学斋 亦在光禄坊,国朝林佶读书处,中有志在楼、栖鹤巢。
  自衣锦坊直西为:
  馆驿桥 又名车弩桥,旧为木梁。明成化十七年始甃石。其北河沿,接观音桥,达于浦尾。其南河沿,曰打线营,曰小圆巷,皆接于文儒坊尾金斗桥。
  三山驿 俗名驿里,即元东驿地。宋提刑团结军营故基也。宋时城中为驿五,后尽废。元至正间,以赵资政府为在城驿。元贞元元年移今所。明洪武初,建为三山驿。今为制造火药库。有二巷,其北通太平桥,达善化坊;南通金斗桥河沿。
  董忠献祠 在驿里,祀元参政董文炳。炳略地入闽,秋毫无犯。民德而祀之。今圯。
  林拙斋祠 在驿里,祀宋儒林之奇,以吕祖谦配,本文昭讲学地。黄朴扁其堂曰:“尊拙”。莆田陈宓署其门曰:“拙斋先生书院”。岁久倾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