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赵删,戴改遏。方四十余里。《元和志》,湄湖泊[三三][《寰宇记》误作湄沟泊。]在长清县西南五里,东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生焉,数州取给。会贞按:在今县西南,已湮。《左传 定九年》,齐侯致禚、媚、杏于卫。杜《注》,三邑皆齐西界。余疑此湄湖即《左传》媚邑地。
济水又东北,至垣苗城西,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又至,赵据胡渭校改径,戴、全同。守敬按:下引《北征记》言,流至洛当,故此变径作至,不必改也。《魏书 显祖纪》,皇兴元年,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拔垣苗戍。《地形志》,太原县有垣苗城。在今长清县西南。故洛当城也。伏滔《北征记》曰:济水又与清河合流至洛当者也。宋武帝西征长安,令垣苗镇此,
朱作桓遵,全、赵改桓为垣,戴改垣苗。故俗又有垣苗城之称。朱作故俗人有垣苗之称,戴、赵桓改垣,增城字,戴并改人为又。赵云:《宋书 垣护之传》,伯父遵,父苗。高祖围广固,遵、苗踰城归降,并以为太尉行参军。二人皆从武帝西征,故城镇遂留其名也。又云:按垣遵、垣苗伯仲,岂可兄镇此城,弟袭其号乎?且一城亦未必二人居守,而城有垣苗之称,则垣遵为误引也。又按《通鉴 宋纪》,孝武大明三年,以义兴太守垣阆为兖州刺史,阆,遵之子也。胡三省《注》曰,垣遵即垣苗也。武帝西征长安,使遵守洛当城。城据河、济之会,人谓之垣苗城。此是全袭郦《注》之误,忘郄晋安帝义熙五年,刘裕伐慕容超,超尚书略阳垣遵及弟京兆太守垣苗踰城来降之文。遵乃苗之兄,不审梅 何以失检乃尔?守敬按:《通鉴》宋泰始三年,《注》引此作令垣苗镇此,则已觉垣遵镇洛当之误矣。河水自四渎口东北流而为清。朱四讹作泗,清讹作蒲,全、赵改。赵云:泗渎口当作四渎口,见《河水注》,蒲是清之误。《河水》篇云,河水东分济,亦曰泲水受河也,然荥口水断,石门不通,始自是出东北流,径九里与清水合,故泲渎也。自河入济,自泲入淮,自淮达江,水径周通,故有四渎之名也。彼文讹泲作沛,此又讹清作蒲也。戴亦改泗为四而改蒲为济。守敬按:戴盖以《河水注》有河水东分济亦曰泲水受河之说。然《注》下引《魏土地记》言:河与清水合,又详言黑白异流,正证明此句,则作清是也。《魏土地记》曰:盟津河别流十里,会贞按:《河水注》作九里,而此作十里,必有一误。与清水合,乱流而东,径洛当城北,黑白异流,泾、渭殊别,而东南流
注也。
又东北过卢县北。
济水东北,与湄沟合,守敬按:《魏书 显祖纪》、《慕容白曜传》,并作麋沟。《地形志》太原县下,作靡沟。《通鉴》宋泰始三年作糜沟。糜与湄通,靡、麋与糜,形声并近。水上承湄湖,北流注济。守敬按:水当在今长清县西。《尔雅》《释水》曰:水草交曰湄。《释丘》曰通谷者微。[三四]犍为舍人守敬按:注《尔雅》者,《经典释文序录》有犍为文学《注》,诸书引作犍为舍人,或作舍人。《文选 注》问称为郭舍人,疑即一人也。曰:水中有草木交合也。朱无中有二字,《笺》曰:水上疑脱中有二字。按《尔雅 疏》,李巡云,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全、赵、戴改增。郭景纯曰:微,水边通谷也。守敬按:今本《尔雅 释丘》,谷者微,郭《注》,通于谷。《经》、《注》,皆有脱漏,当以此《注》订之。《释名》《释水》曰:湄,眉也,临水如眉临目也。
济水又径卢县故城北,朱此九字讹作《经》,全、赵、戴改《注》。济北郡治也。汉和帝永元二年,分泰山泰山郡详《汶水注》。置,会贞按:此《续汉志》济北国下文。前汉县属泰山郡,后汉、魏,济北国治,晋、[晋徙卢子城见上。]宋属济北,后魏属太原郡。《方舆纪要》,城在长清县西南二十五里。又《寰宇记》长清县下,后魏孝昌二年,自山茌故城,移东太原郡于此。后魏尚无长清县,故
《一统志》谓移郡治卢县,然去郦氏被害仅一年,当在成书后,故《注》下文言郡治山茌。盖以济水在北故也。
济水又径升城北[三五]城际水湄,故邸阁也,祝阿人孙升,将家居之,以避时难,因谓之升城焉。守敬按:《魏书 显祖纪》皇兴二年,征南大将军慕容白曜攻升城,戍主房崇吉遁走。《通鉴》宋泰始三年载此事,亦作升城。又《地形志》太原郡太原县治升城。而《十六国春秋》言,慕容隆兵至斗城,此《注》又作什,皆与升形近致误。《方舆纪要》,升城在长清县东北。
济水又东北,与中川水合。朱此十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水东南出山茌县之分水岭。朱讹作县,《笺》曰:宋本作岭。全、赵、戴改。两汉县曰茌,属泰山郡。魏、晋曰山茌,[《魏志 齐王芳纪》,景初元年,山茌言黄龙见。]仍属泰山郡,宋、后魏为太原郡治。[见下。]在今长清县东南三十里,中川水即今长清县之北沙河,出泰安县西北,泰山西麓。溪一源两,分泉流半,解亦谓之分流,交半水,南出太山,入汶。会贞按:此半水即北汶水,详《汶水注》。半水出山茌县,西北流,径东太原郡南。朱东字讹在径字上,戴改。赵据黄本校正。《方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