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归义即易县,唐时更名,易京城在其南。若军都县,今昌平州二十里有军都山,太行之第八陉,汉立县于山南,居庸关在焉。其地古有水名易荆。安可以荆京音同,而遂以为伯珪所保之地乎?道元已着易京城于《易水》篇,此重录之,盖爱博之过也。会贞按:《北齐书 斛律羡》附其父《金传》,言为幽州刺史,导高梁水北合易京,东会于潞。易京即《注》所指之水。盖易京、 余互受通称, 余、沽河合为潞河也。疑此本作易京,两荆字皆后人所改。不然,郦氏明载易京于《易水》篇,若荆与京异,郦氏何至误疑为瓒之所保。易荆水又东左合虎眼泉,水出平川,会贞按:《魏书 常景传》,遣别将破杜洛周于虎眼泉。《方舆纪要》谓虎眼泉在昌平州西八里旧城下,似误,当在州之西南。东南流入易荆水,又东南与孤山之水合。水发川左,导源孤山,东南流入易荆水,谓之塔界水。守敬按:水在今昌平州西。又东径蓟城,会贞按:蓟县详《 水注》。又东径昌平县故城南,朱昌平讹作平昌。赵改云:应作昌平,《汉书 地理志》,上谷郡有昌平县。后魏废入军都县。《魏书 地形志》,幽州燕郡军都县有昌平城。孝昌中陷于杜洛周,天平中置东燕州,领平昌郡,复立昌平县,隶焉。道元卒于孝昌二年,天平复置郡县之事,所不及知也。守敬按:此故城非《汉志》昌平之故城,《汉志》之故城,在居庸关外,见《 水注》。此故城是《晋志》之昌平所移徙也。魏太和中,复置昌平于 侧,此县遂并入军都。故《地形志》,军都有昌平城,即《魏土地记》所谓蓟城东北
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也。至天平中复置昌平于军都,亦因其地旧有昌平故城在迩也。互详《 水》篇。又谓之昌平水。《魏土地记》曰:蓟城东北一百四十里有昌平城,城西有昌平河。又东北注 余水。戴改北作流。
余水又东南流,左合芹城水。朱合讹作右,《笺》曰:谢云,宋本作芹城水注之。赵改右合,谓注之二字,耳伯所谬增。戴改同。守敬按:《大典》本、明抄本并与朱同,足征原是左合芹城水,只改一字,便还旧观矣。水出北山,守敬按:水出今昌平州东北四十里。南径芹城,守敬按:《寰宇记》引《隋图经》云,昌平县有芹城。在今昌平州东三十里。又东南流朱《笺》曰:又,古本作水。戴删。注 余水。守敬按:水自今昌平州东北,南流入沙河。
余水又东南流,径安乐县故城西,朱无县字,全、戴同,赵增。守敬按:前汉县属渔阳郡,后汉因,汉末省。《魏志 明帝纪》,景初二年,复置安乐县,仍属渔阳郡。晋属燕国,后魏省,在今顺义县北。更始使谒者韩鸿北徇,承制拜吴汉为安乐令,守敬按:见《后汉书 吴汉传》。即此城也。
又北屈,东南至狐奴县,会贞按:县见《沽水注》。西南,入于沽河。朱无南字,全、赵、戴同。会贞按:此《注》 余水于狐奴县西南入沽,又《沽水经》南过狐奴县北,西南与 余水合。《注》云,沽水
南径狐奴城西,又南, 余水注之。则 余水入沽在狐奴西南,不在狐奴西,此《经》文西下脱南字,今增。
昔彭宠使狐奴令王梁,南助光武起兵,会贞按:见《后汉书》宠本传。自是县矣。 余水于县西南,东入沽河。故《地理志》曰: 余水自军都县东,至潞,南入沽,会贞按:《汉志》潞作路。是也。
 沽河
沽河从塞外来。会贞按:《汉志》渔阳,沽水出塞外。
沽河会贞按:明抄本作水,《大典》本作河。出御夷镇会贞按:镇详下,又见《鲍邱水》篇。西北九十里,丹花岭下。会贞按:沽河,即今之白河,上源曰独石水,出独石口边外。东南流,大谷水注之。水发镇北大谷溪,西南流,径独石北界。石孤生,不因阿而自峙。朱阿讹作河,赵同,全、戴改。会贞按:《宣镇志》,独石在开平城南,一石屹起平地上,可构屋数楹。在今赤城县北,独石城南一里。又南,九源水注之。朱源讹作泉,赵、戴改。水导北川,左右翼注,八川共成一水,朱八讹作入,全、赵、戴改。故有九源之称。其水南流至独石,注大谷水。大谷
水又南,[二]径独石西,又南径御夷镇城西。魏太和中置,以捍北狄也。又东南,尖谷水注之。水源出镇城东北尖溪,西南流,径镇城东,西南流,注大谷水,乱流南注沽水。
又南出峡,夹岸有二城,朱脱夹字,赵校,戴增。世谓之独固门,以其藉险凭固,易为依据。朱作居,《笺》曰:宋本作依据,疑作依据。赵改据云:按古据、据通用,据字为近。戴改据同。岩壁升耸,朱岩讹作兼,赵同,戴改。疎通若门,故得是名也。
沽水又南,左合干溪水,引北川西南,径一故亭东,又西南注沽水。
沽水又西南,径赤城东。赵建武年,并州刺史王霸,为燕所败,退保此城。守敬按:有两赤城,一见《河水经》,一见此《注》。而此赤城在后魏为尤着。道武帝登国二年,幸广宁,遂如赤城。三年,燕将慕容麟击擒贺讷于赤城,既而道武幸东赤城。明元帝神瑞二年,如赤城。泰常八年,筑长城于长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皆此赤城。亦称东赤城者,对彼赤城言也。胡三省于慕容麟擒贺讷之赤城,全氏于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