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笺》曰:孙云,汉口当作涧口。赵改溪口,云:溪与汉近。戴改同。水出南山荀公涧,朱无公字,赵、戴增。守敬按:《方舆纪要》谓涧在永宁县东南,非也。下檀山尚在县西,此涧不得在东南明甚。《一统志》言在西南,是矣。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守敬按:《宋书 柳元景传》作苟公谷。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
洛水又东,径檀山南,会贞按:《隋志》,长泉县有檀山。《金志》,长水县有檀山。《明一统志》作天坛山,一名坛屋山,在永宁县西四十五里。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详《宋书 武帝纪》。命参军戴延之朱军讹作将。赵改云,《晋书 职官志》,诸公及开府从公为持节都督,增参军为六人。延之时从宋武帝西入长安,正居此职,作《西征记》也。延之名祚,见《隋书 经籍志》。全、戴改军同。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 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四]竟不达其源也。会贞按:《御览》七百七十引戴延之《西征记》,檀山凡去洛阳,水道五百三十里,由新安、渑池、宜阳、三乐。三乐男女老幼,未尝见舡,既闻晋使溯流,皆相引蚁聚川侧,俯仰顾笑。
洛水又东,库谷水注之。朱此九字讹作《经》,戴改《注》。全、赵同。水自宜阳南山,朱作宜阳止甫,全、赵、戴同。会贞按:下称洛水左右宜阳北山水,知此当作宜阳南山,今订。三川并发,合为
一溪,会贞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东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得鹈鹕水口,水发北鹈鹕涧,赵、戴乙发北作北发。会贞按:发北与出北同,不必乙,说见《浊漳水》篇。水在今永宁县西。东南流,入于洛。
洛水又径仆谷亭北,守敬按:下侯谷水当径此亭,亭自以水得名,而下作侯谷,此作仆谷,侯仆形近,必有一误。左合北水,水出北山,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东南流,注于洛。
洛水又东,侯谷水出南山,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径龙骧城北。守敬按:《永宁县志》,城在今县西南四十里。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守敬按:详《宋书 王镇恶传》。陆径所由,戴改径作行。故城得其名。
洛水又东,左合宜阳北山水。水自北溪,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流注洛。
洛水又东,广由涧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北流径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右得直谷水,水出南山,守敬按:水在今永宁县西南。北径屯城西,守敬按:城在今永宁县西南。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
城西有坞水,朱脱有字,戴、赵增。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会贞按:汉黾池县详《谷水注》。建安中移治此,即《经》之蠡城。《魏志 贾逵传》,逵除渑池令,时县寄治蠡城,是也。魏、晋并属弘农郡。后魏曰南渑池。天平初属金门郡,则郦氏时仍属弘农郡。《寰宇记》称《四夷郡国县道记》,蠡城在福昌县西六十五里。故胡三省以为城在宜阳之西,乃胡渭谓在渑池县西四十里,孙星衍从之,失考甚矣。南对金门坞,会贞按:金门坞在洛水南,详下。水南五里,会贞按:此水谓城西坞水也。旧宜阳县治也。会贞按:宜阳县详后,此旧县治,未识何代之制?洛水右会金门溪水,水南出金门山,孙星衍云:金门山见《山海经》,在今宜阳县西六十里。守敬按:《隋志》宜阳县有金门山。唐改宜阳为福昌。《后汉书 陈俊传 注》,福昌西南有金门水,则山水当在今宜阳境。然《方舆纪要》谓金门山在永宁县西南三十里。《一统志》亦谓金门溪水在永宁南,盖后世度属永宁矣。北径金门坞西,会贞按:《御览》四十二引戴氏《西征记》,宜阳县地名金门坞。在今永宁县东南。北流入于洛。
洛水又东合款水,有二源并发,朱不 水字,赵增,戴改有字作其水二字。两川径引,朱两作而,《笺》曰:宋本作两,赵、戴改。谓之大款水也。守敬按:盖即今大宋川,在永宁县东北二十里,
源出横塘山。合而东南,入于洛。
洛水又东,黍良谷水入焉。朱良作艮,赵据《禹贡锥指》改,戴改同。水南出金门山。朱无水字,赵同,戴增。会贞按:水在今永宁县东南。《开山图》曰:山出多重,固在韩。赵、戴并删出字。会贞按:此条有讹文。《续汉志》宜阳《注》,有金门山,山竹为律管。《通典》,福昌县有金门山,其竹可为律管。《御览》四十二、八百七十一引《物理论》,宜阳金门山,竹为律管。《寰宇记》陕县下,金门山有竹,可为律管。《事类赋注》二十四引梅[字疑误。]子曰,宜阳金门山,竹为管律。是故书雅记,载金门山,皆指竹为律管言。[《御览》四十二引阮籍《宜阳记》,金山之竹,堪为笙管。《寰宇记》河南郡下,引《九州岛要记》,金门之竹,可以为笙管。乃律管之变文。]此多从两夕,与竹从两个形近。重与管,固与可,在与为,韩与律亦形近。其言竹可为律管无疑。窃意当作山出竹,可为律管。赵、戴反以出字为衍而删之。试问山多重固在韩,究作何解乎?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