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郦氏盖承京说书之。两《汉》、《晋志》并作傅。汉县属楚国,后汉属彭城国,魏、晋因,宋废。《地形志》,吕县有偪阳城。在今峄县西南五十里。《地理志》曰:故偪阳国也。守敬按:《左氏经》、《传》作偪阳。《释文》,偪音福。《谷梁》,钱坫谓偪、傅声近通用。梁
玉绳谓偪、福声同通假。《后汉书 陶谦传》,楚宣王灭宋,改偪阳曰傅阳。非也。《春秋左传 襄公十年》,夏四月戊午,会于柤。晋荀偃、士 请伐偪阳而封宋向戍焉。荀罃曰: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固请,丙寅,围之,弗克。孟氏之臣秦堇父,辇重如役。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鄹朱《笺》曰:克家云,《左传》作聊。赵改聊。守敬按:《论语》作鄹,与此同。惠栋云,聚字,古或省文作取,《说文》,聊,鲁下邑,孔子乡。人纥抉之以出门者。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孟献子曰:《诗》所谓有力如虎者也。守敬按:《邶风 简兮》篇文。主人县布,堇父登之,及堞而绝之,坠,守敬按:《左传》作队,《校勘记》,《石经》作坠。按碑上字,后加。则又县之。苏而复上者三。主人辞焉,乃退,带其断以徇于军三日。诸侯之师,久于偪阳,请归。智伯怒曰:七日不克,尔乎取之,以谢罪也。守敬按:《传》但言必尔乎取之,杜《注》言当取女以谢不克之罪,此兼采之。荀偃、士 攻之,亲受矢石,遂灭之,以偪阳子归,献于武宫,谓之夷俘,偪阳,妘姓也。会贞按:孔《疏》依《郑语》及《世本》,皆云偪阳,妘姓,是祝融之孙,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以上皆《左传》文。汉以为县。汉武帝元朔三年,封齐孝王子刘就为侯国。守敬按:《史》、《汉表》,就封在博阳。《汉表 注》济南,而济南无博阳县
《索隐》谓《志》在汝南,又去齐远。故全祖望从道元以为傅阳,而谓博阳误。窃以孝王子封在济南为合。《方舆纪要》,泰山之卢,战国时号博阳,因在博关南也。项羽封田安济北王,都博阳,即此。泰山与济南接境。王莽更之曰辅阳也。朱无曰字,戴、赵增。《郡国志》曰:偪阳有柤水,守敬按:志作傅阳,此盖牵于京说,变作偪阳。柤水又东南,朱讹作而南,赵而改西,戴改又东。守敬按:柤水非西南流,戴改是也。乱于沂而注于 ,会贞按:《沂水》篇见前,此谓绝沂水,又绝 水,右水、左水,而注左水东之故渎也。 水。谓之柤口,城得其名矣。会贞按:《通鉴》梁大通二年,魏泰山太守羊侃南归至渣口。胡《注》引《水经注》云云。《方舆纪要》,渣口戍在峄县东南,渣、柤同,并音侧加反,盖即今之泇口。依此《注》则在今 阳县西。证以《齐书 张冲传》,冲遣军主桑系祖由渣口攻拔虏建陵、厚丘等城。是渣口在建陵、厚丘之南,与此合,非今泇口也。[《地形志》, 阳郡有渣县,当即柤口城。]东南至朐县入游,注海也。会贞按:游水见《淮水》篇,朐县亦见彼篇。柤水注 入游,是柤、 合流,柤水即 水也。故彼篇谓游水历朐县与 合。今峄县西南,至邳州西南之运河,盖柤水故道,东南至 阳县,西南已湮。又东至海州南,盖即今 河之道,水旧于此入游,今 河自沂水县北,东南流经莒州,又西南经兰山县、郯城县、 阳县,又东至海州东南入海。
  巨洋水
巨洋水守敬按:《汉志》引《邶诗》,河水洋洋,卢文弨谓即《新台》之河水弥弥也。《玉篇》,●,亡尔切,亦
弥字。《集韵》,弥或作●,然则此洋字当作●。出朱虚县泰山北,过其县西。
泰山即东小泰山也。会贞按:《史记 封禅书》、《汉书 郊祀志》称东泰山,《地理志》朱虚下同。《说文》亦同。《续汉志 注》引《郑志》有小泰山。师古引臣瓒曰,东泰山在朱虚界中,有小泰山,是则此山本名东泰山,又号小泰山,以别于泰山。此《经》及《汶水》篇则谓之泰山。[《地形志》盘阳有太山祠,太、泰同,即此山。]而郭璞《中山经 注》又合东、小言之,为东小太山,郦所据也。互详《汶水》篇。巨洋水即《国语》所谓具水矣,守敬按:《楚语》,昔齐驺马繻以胡公入于贝水。天圣本及朱公序本并作贝。《史记 索隐》引宋忠亦作贝。董增龄以此《注》作具水为正。《通鉴》晋义熙五年,《注》亦作具水。袁宏谓之巨 ,朱 讹作昧,戴、赵同。守敬按:《后汉纪》,建武五年,耿弇追击张步至巨昧水上。巨、巨同,作昧与此同误。《通鉴 注》作 ,[一〇]音莫葛翻,是也。今订。《春秋 隐元年》,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公羊》、《谷梁》作 ,《释文》 音蔑,故此水又谓之巨蔑。王韶之以为巨●,赵据《通鉴 注》校改●作蔑。戴改同。守敬按:《宋书 武帝纪》,义熙五年,讨慕容超。超使公孙五楼据巨蔑水,则蔑字是。然考《吕氏春秋》,齐令章子与韩、魏攻荆,荆使唐薎将兵应之。《荀子》作蔑、则蔑、薎一也,●乃薎之异文,郦氏所见王韶之《晋安帝纪》,当本作●。《通鉴 注》盖依《宋书》改之,不得以为据也。亦或曰朐弥,皆一水也,而广其目焉。赵云:按朐弥之弥,亦作渳。《元史 王盘传》,李 素重盘,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