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天帚。朱无门角以下十五字,赵据《御览》引《荆州图副记》及《天中记》补。孙休以为嘉祥,分武陵,置天门郡。守敬按:《吴志 孙休传》但言永安六年分武陵为天门郡。《初学
记》八引《吴录》及《宋志》载此山,[并作松梁。]事亦略。惟《御览》四十九引盛弘之《荆州记》[作嵩梁。]及一百八十三《荆州图记》为详,而与此文互有详略,郦氏或兼采之。《宋志》谓山在充县,《荆州图记》又谓在临澧县西[原误南。]三百里,盖其时充县已废也。《寰宇记》系于澧阳县,失之。在今永定县南三十里。
澧水又东历层步山,高秀特出。朱山讹作出,脱出字,《笺》曰:宋本作又东历层步山,高秀特出。戴改增。赵亦改出作山,增立字。会贞按:宋本《寰宇记》引盛弘之《荆州记》此山外望如一山,入里乃有二重,因号层山。又引《郡国志》,层步山侧有石,亭立三尺,如人形,号曰层山神。在今石门县东北三里。山下有峭涧,泉流所发,南流注于澧水。会贞按:泉在今石门县东。
又东过作唐县北。会贞按:《经》云过县北,《注》云径县南,不同。岂水道有变迁欤?然《注》不言其改流,又不辨《经》之误,疑《经》北本作南。
作唐县,后汉分孱陵县置。会贞按:孱陵县详《油水》篇,后汉置作唐县,属武陵郡,吴属南郡,晋初为南平郡治,后属。宋、齐、梁因。在今安乡县北。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赵改北作南。会贞按:非也。下称水南流,又东南流,则出西北审矣。《楚辞 九歌》望涔阳兮极浦。《说文》,涔阳渚在郢中,或以此涔水当之。《寰宇记》,涔港在公安县西六十里。今曰后河出澧州西北。南流径涔坪屯,朱坪讹作评。赵云:《方舆纪要》作坪,此是吴屯所也。《吴书 周泰传》,荆州平定,将兵
屯岑是也。会贞按:当在今澧州东北,疑即今之涔河铺。屯堨涔水,溉田数千顷。又东南流注于澧水。会贞按:今后河东南流至澧州东入澧水。
澧水又东,澹水出焉。守敬按:澹水详下。
澧水又南径故郡城东,守敬按:故字上有脱文。《晋志》穆帝时,以义阳流入在南郡者,立义阳郡。《宋志》、《齐志》并称南义阳郡。《隋志》安乡旧置义阳郡,谓此郡也。其地在今安乡县西南,澧水正径其东,则故郡上当有义阳二字。东转径作唐县南。
澧水又东径安南县南,晋太康元年分孱陵立。赵据《晋志》改安南为南安,戴改同。会贞按:《元和志》、《旧唐志》亦作南安,《宋志》、《齐志》、《隋志》、宋本《寰宇记》、《舆地广记》则作安南,与此同。错出已久,未能定为孰是,当两存之。《宋志》晋武帝分江安立,与此微异。《旧唐志》谓刘表改孱陵为此县。《元和志》、《寰宇记》:吴置,盖表立,吴因,后省,晋复立也。晋属南平郡,宋、齐、梁因。在今华容县西。澹水注之。水上承澧水于作唐县,句东径其县北,又东注于澧,谓之澹口。赵云:案澹水,三国时亦曰诞水。《吴书 黄盖传》所谓巴、澧、由、诞者也。由即油水,诞即澹水也。守敬按:《舆地纪胜》,澹水在澧阳县东二十里。《安乡县志》,后河在县东,上承澧水,至县治东南,名兔儿港,又南流入澧江。明弘治中堙塞。《一统志》以为即澹水。王仲宣《赠士孙文始诗》曰:朱无士字。赵增云:《文选》赠答诗有王仲宣《赠士孙文始》一首,李善《注》引《三辅决录 注》曰,士孙孺子,名萌,
字文始。此脱士字。萌即士孙瑞之字,献帝都许,录瑞功,封萌都亭侯。戴增同。悠悠澹澧者也。守敬按:《荆州图》言汉寿县南有澹水,李善以为据。然《沅水注》谓汉寿之澹水入沅,仲宣诗澹、澧连举,当以此水为是也。
澧水又东,与赤沙湖水会,湖水北通江而南注澧,谓之沙口。朱作决口,《笺》曰:克家云,疑作湖口。赵云:按当作沙口,即赤沙湖口也。守敬按:盖即《江水注》生江口水南通澧浦者也。《通鉴》梁大宝二年,侯景将任约追胡僧佑,僧佑 引兵至赤沙亭。《注》引《巴陵志》,洞庭湖西吞赤沙,有赤亭城。《元和志》,赤亭湖在华容县南八十里。宋本《寰宇记》,赤沙湖在华容县南六十里。唐、宋华容即今县治。今华容县东有华容河,北自石首县调弦口分江流曲南流入洞庭,盖即此水也。
澧水又东南注于沅水,曰澧口,盖其枝渎耳。守敬按:《岳阳风土记》云,《水经注》谓澧水会沅然后入湖。澧、沅虽相通,而各自入湖,澧所入处名澧口,沅所入处名鼎江口。不知道元明云,枝渎注于沅,经流则注于洞庭,何范氏读郦《注》之不审耶?枝渎当在今安乡县东南。《离骚》[二〇]曰:沅有芷兮澧有兰」。守敬按:屈平《九歌》文。
又东至长沙下隽县会贞按:县详《江水》篇。西北,东入于江。会贞按:《汉志》澧水东至下隽入沅,此《经》以为入江,与《汉志》异。
澧水流注于洞庭湖,俗谓之曰澧江口也。会贞按:《经》言入江,《注》言注洞庭,以湘水为正
流,谓洞庭为湘水所汇也。说见《湘水》篇及《江水》篇。今澧水自桑植县东流,径永定县、慈利县、石门县,澧州安乡县,至华容县西南,入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