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八卦龙泉。
  南泉亭井 在富文坊,阔丈许,引手可掬。
  鄞江井 在县东金花坊,深三尺许,溉田甚多。
  万户井 在青岩里,井泉甘美,四时不竭。
  方伯井 在登俊坊十字街口,俗呼大井头。

宁 化 县
  翠华山 在县北二里许,邑主山也。四时山色苍翠,故名。
  南山 在县南兴善里,一邑之望山。中耸一峰,旁峰低小如笔架,下有流水环绕如带。
  东山 在县东五里。
  牛头山 在县西北兴善里。
  五灵山 在县南,旧名五家山,有普惠王祠。昔尝产灵芝五茎,闻于朝,勅改今名。
  宝山 在县北四十里。旧传山有五色石,璀灿如宝。
  凤凰山 在县北五十里,崇岗邃岭,蜿蜒起伏,其形如凤。乡人张震读书于此。
  陶峰山 在县北八十里,峦峰峻耸。旧有陶姓者结茅其上。
  牙梳山 在县北招得里,险峻阨塞,为啸聚地。
  龙须山 在县东招得一百二十里,高峰繁阴,草生岩石间如龙须。
  罗平山 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山明水秀。处士罗平隐居于此。
  伍家笔山 在县北招得里,山尖耸如笔,山下居者皆姓伍。
  紫云山 在县北,通邵武界,立隘。
  凌云峰 在泉下里,峰高拂云霄。
  登高岭 在县北门内。
  狐棲岭 在县西龙上上里,其状如屏,相传有白狐栖此。
  金船岭 在县东永丰里。旧传山有金船,其光夜现。
  狮子岭 在县南三十里。岭有石形如狮。
  罗汉岭 在县南新村。
  苦竹岭 在县北永丰里,产苦竹。其岭甚高,四时常有云气。
  神王岭 在县北七十里。上有神王庙,乡人有旱潦疾疫祷此。
  南桥岭 在县北九十里,岭势高拱,跨山如桥。
  赖畬岭 在县西南赖畬铺之西。迤逦二三里,峻处有利济亭,上立隘。
  竹篙岭 在县西南,险峻斗绝,小路通长汀,上建有亭。
  黄柏岭 在县南新村里,上设铺。
  城门障山 在县东北泉上里。山势壁立如障。元末寇乱,乡人避兵于此。
  瑞花岭 在灵隐洞东北十里,旁有僧舍谓之下岩,其地生奇花,则岁多丰,因名。
  龙池岩 在县南四十里。旧经云:“昔有龙蟠于此。”宋运使蒋之奇诗:“苍龙蜕骨去已久,山根一穴如天开。寄言俗客不可入,往往白昼生风雷。”
  西岩 在县东北五十里。登石梯而上,石笋屹立如门,上有石乳涓涓下垂,又有石如龙蟠门上,其中空洞如砥,可坐千人。有数石室,一曰宝陀,状若龙屋,内供大士像;一曰乳穴,爇炬始可入,旁有泉,遇旱祷之,取水出岩即雨,谓之圣水;一曰丹室,有小穴,匍匐而入,其中宽朗,丹灶俨然;一曰方丈,初入颇暗,坐久忽明,又其一如堂奥,寒气逼人,不容久立,旁有龙井,深不可测。
  东岩 在西岩侧,其中亦有数石室,洞旁有石莲数朵,大如车轮。左有石龛藏经;谓之经龛;又有石如壶,高可二丈,寒泉涌出壶口,皆成钟乳;下有芝田数区,上有响石,撞之如钟;西有石柱,峻削如青瑯玕;南有泉潺湲迅急,自石罅流出;又南最高处,有石鹤若奋飞状,亦有丹室。
  弥勒岩 在县招得里。高峻玲珑,窟中多巢鸟雀。
  朝光岩 在温泉侧。玲珑曲折,天光射入,竹筏沿溯,其中难穷。曹学佺有诗。
  连城洞 县东五里。地名黄莲,唐置县封,治于此。
  灵隐洞 在县北五十里。旧号洞源岩,宋僧祖庆结庵于此。重冈叠巘,小涧横绝,岩石奇怪,如窗如龛,如几席,如钟磬,如虎斗鸟翔;又一石拔起,上有洼樽,乳泉滴沥,能愈病,乡人祷雨亦应。
  狂波石 在县东七里赤冈潭中。旧传见二龙蟠石上,忽水涨波涌,故名。
  狮子石 在县北登云乡。
  危石 在县北六十里。一峰突然,四壁斗绝,人迹不到。宋绍兴间,僧祖月结庵其下。
  宝池石 在县北七十里,旧宝池寺侧。
  石龙 在县北灵隐洞下。
  大溪 在县南。溪源有六,正西自赣之石城堑头发源,九十里至县,与大溪合;西南自长汀狐棲岭发源,一百二十里至小吴,与大溪合;又四十里至县西北亦抵石城界,自长坊一百里至李田与大溪合;又二十里至县东北自台田岭发源,一百四十里会大溪;正北自苦竹岭发源六十里,至马家渡会大溪;又三十里至县正东热水窑头发源,一百里至侧潭会大溪;又四十里至县东渡溪上二里许,与上流三派合而为一,东至清流,又东会剑江水,抵福州以入于海。
  龙潭 在县东一里。旧有龙神庙,今废。
  龙门潭 在县南二里,其深莫测。自龙门桥出大溪后,大水涌沙堙塞。
  院子坑潭 县西二里。
  神头潭 在县南五里神头岭下,水极清澈。
  斑竹潭 在县南七里。潭侧多斑竹。
  赤岗潭 在县东北七里。
  蛟湖 在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