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入京师,兵及阙下,矢流王室。室字各本同。张合校本作屋,疑误。至是论功,仵龙、文义各封一千户。广陵王曰:『仵龙、文义,于王有勋,于国无功。』竟不许。时人称帝刚直。彭城王尔朱仲远〔四八〕,世隆之兄也,镇滑台〔四九〕,表用其下都督□瑗绿君亭本瑗上无空格。吴集证云:『按魏书列传有窦瑗裴瑗二人,未知孰是,未敢臆补。』按通鉴径作『表用其下都督为西兖州刺史』,不着姓名,是此上缺文,北宋时已然。为西兖州刺史,先用后表〔五0〕。广陵答曰:『已能近补,何劳远闻?』世隆侍宴,〔帝〕吴管本、汉魏本、吴集证本有帝字,是。今据补。每言『太原王贪天之功,以为己力,罪有吴管本、汉魏本、绿君亭本、真意堂本有作亦。合死。』世隆等愕然。自是已后,不敢复吴管本、汉魏本无复字。入朝。辄专擅国权,凶慝滋甚。坐持吴管本、汉魏本持作符。按通鉴亦作『坐符台省』。台省,吴管本、汉魏本、真意堂本省下有掾字。家总万机。事无大小,先至隆第,然后施行〔五一〕。天子拱己南面,无所干预。

 永熙元年,平阳王入纂大业〔五二〕,始造五层塔一所。平阳王,武穆王少子〔五三〕。诏中书侍郎魏收〔五四〕等为寺碑文。至二(
三)各本皆作二。按孝武帝奔长安,在永熙三年七月,十月京师迁邺,见本书卷一永宁寺条及魏书出帝纪。此文下亦言奔长安及迁邺事,则二字必为三字之误,今正。年二月五日,土木毕工,吴管本、汉魏本、绿君亭本、真意堂本工作功,同。帝率百僚作万僧说郛四僧作人。会〔五五〕。其日,寺门外有石象各本象作像。吴集证本作象。同。无故自动,低头复举,竟日乃止。帝躬来礼拜,怪其诡异。中书舍人卢景宣吴管本、汉魏本卢景宣讹作灵景。曰:『石立社移〔五六〕,上古有此,陛下何怪也?』帝乃还宫。七月中,帝为侍中斛斯椿所使,照旷阁本使作逼。奔于吴集证本无于字。长安。至十月终,而京师迁邺焉〔五七〕。

   注 释

〔一〕 广平王怀,魏书二十二有传,文阙略殊甚,事实全佚,惟卷八世宗纪延昌元年(五一二)正月丙辰『司州牧广平王怀进号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卷九肃宗纪延昌四年(五一五)二月癸未『骠骑大将军广平王怀为司空』,八月己丑『司空广平王怀为太尉,领司徒』,熙平二年(五一七)三月丁亥『太保领司徒广平王怀薨。』近出土元怀墓志云:『魏故侍中太保领司徒公广平王姓元讳怀,字宣义,河南洛阳乘轩里人。显祖文皇帝之孙,高祖孝文皇帝之第四子,世宗宣武皇帝之母弟,皇上之叔父也。……延爱二皇,宠结三世,姿文挺武,苞仁韫哲,……享年不永,春秋卅,熙平二年三月廿六日丁亥薨。追崇使持节、假黄钺都督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侍中、王如故,显以殊礼,备物九锡,谥曰武穆,礼也。』事迹虽略,尚可以补史阙。元怀谥武穆,见于此记及墓志外,又见于魏书十一出帝纪、金石录二十一范阳王碑跋、元怀子元悌与元诲墓志及元灵耀墓志,独魏书孝文五王传作文穆(传云:『文昭皇后生广平文穆王怀。』),其误赵明诚已言之,此不再辨。

〔二〕 魏书一百十二灵征志云:『永安、普泰、永熙中,京师平等寺定光金像每流汗,国有事变,时咸畏异之。』即记此像。又同书云:『大和十九年六月,徐州表言丈八铜象汗流于地。』亦言铜象流汗,与此事相类。

〔三〕 即谓河阴之事,见卷一永宁寺条注。

〔四〕 卷一永宁寺条云:『所将江淮子弟五千人莫不解甲相泣,握手成列。』梁书陈庆之传云:『洛阳陷,庆之马步数千人结阵东反。(尔朱)荣亲自来追,值嵩山水洪溢,军人死散。』

〔五〕 事见卷一永宁寺条。

〔六〕 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五:『魏自敬宗被囚,宫室空近百日,尔朱世隆镇洛阳,商旅流通,盗贼不作。』语即据此。

〔七〕 长广王晔,魏书十九有传。事见永宁寺条。

〔八〕 元晔为南安王桢之孙,景穆帝曾孙,故云本枝疏远。

〔九〕 广陵王恭即前废帝,广陵惠王羽之子,魏书十一有纪。

〔一0〕魏书前废帝纪云:『正光二年,正常侍领给事黄门侍郎。帝以元擅权,遂称疾不起。久之,因托瘖病。』

〔一一〕前书:『王既绝言,垂将一纪,居于龙花寺,无所交通。永安末,有白庄帝者,言王不语,将有异图。民间游声,又云有天子之气。王惧祸,逃匿上洛。寻见追蹑,执送京师,拘禁多日,以无状获免。』

〔一二〕龙华寺在洛阳城南,为广陵王所立,见本书卷三。

〔一三〕魏书七十五尔朱世隆传云:『世隆与兄弟密谋,以元晔疏远,欲推立前废帝。而尔朱度律意在宝炬,乃曰:广陵不言,何以主天下?世隆兄彦伯密相敦喻,乃与度律同往龙花佛寺观之,后知能语,遂行废立。』又尔朱彦伯传云:『前废帝潜默龙花佛寺,彦伯敦喻往来,尤有勤款。』资治通鉴一五五:『关西大行台郎中薛孝通说尔朱天光曰:广陵王,高祖犹子,夙有令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