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仍
  入金置渔阳县为蓟州治属中都路元太祖十年
  定其地属大都路明洪武初仍为蓟州以州治渔
  阳县省入复属顺天府



  本朝因之
   平谷县
    汉置平谷县属渔阳郡后汉及三国魏皆因之晋
    省后复置唐为渔阳县金置平峪县元至元二年
    省入渔阳郡十三年复置平谷县明洪武十年省
    平谷县入三河县十三年复置平谷县仍属顺天
    府蓟州
  本朝因之
   遵化州
    汉置俊靡县属右北平郡唐为玉田县地五代唐
    始置遵化县辽重熙中于县置景州清安军保大
    末入于宋赐名滦州郡寻入金废州仍曰遵化县
    属蓟州元因之隶大都路明属顺天府蓟州
  本朝初因之康熙十五年以
陵寝所在
特旨升县为州属顺天府





永平府
 禹贡冀州之域商孤竹国为幽州地春秋为肥子国
  应邵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也 汉书地 理志注 
  平州春秋时山戎肥子二国地 文献 通考 
 战国属燕秦为右北平辽西二郡境汉于辽西郡置
 肥如县后汉及晋因之后魏于肥如县置平州
  辽西郡肥如 汉书地 理志 
  平州治肥如城 魏书地 形志 
 领辽西郡
  汉末公孙度自称平州牧取襄平县为名在今奉
  天府辽阳州魏晋置平州治昌黎在口外旧大寜
  卫界皆非后魏之平州十六国春秋后燕慕容懿
  以令支降魏魏以为平州牧时晋义熙三年魏天
  赐四年盖自是始移平州于今府界又魏书冯文
  通傅子崇镇肥如来降世祖遣李继持节拜崇领
  幽平二州牧封辽西王盖自是肥如始有平州之



  名即今卢龙县也
 又分置北平郡
  平州领郡二辽西郡领县三肥如阳乐海阳北平
  郡领县二朝鲜新昌 魏书地 形志 
 后齐省辽西郡入北平郡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
 置北平郡唐武徳二年复曰平州
  隋为北平郡武徳二年改为平州 旧唐书 地理志 
 天寳初仍曰北平郡干元初复曰平州属河北道
  天寳元年改为北平郡干元元年复为平州 旧唐 书地 
   理 志 
 后唐同光初入于辽置辽兴军节度属南京道
  平州辽兴军太祖天赞二年以定州俘户错置其
  地 辽史地 理志 
  唐末刘仁恭以遗契丹后唐庄宗取之后复入契
  丹契丹改平州为辽兴府以营滦二州隶之号为
  平州路 文献 通考 





 保大三年入于金天辅七年二月建为南京
  天辅七年以燕西地与宋遂以平州为南京 金史 地理 
   志  
 寻入于宋宣和五年建泰寜军
  宣和五年辽将张觉据州来降 宋史地 理志 
  金人闻觉叛遣栋摩将三千骑来讨觉拒之营州
  栋摩不交锋而退觉遂妄以大捷闻朝廷建平州
  为泰寜军拜觉节度使 宋史张 觉传 
 寻仍入金
  宣和五年六月辽人张觉以平州来附十一月金
  取平州 宋史徽 宗纪 
 天会四年复为平州
  天会四年九月复以南京为平州 金史太 宗纪 
 置兴平军节度贞佑三年侨置临潢府
  临潢府贞佑三年四月尝侨置于平州 金史地 理志 
 四年入蒙古元太祖十年改兴平府中统元年升平




 滦路置总管府大徳四年改曰永平路属中书省
  大徳四年以水患改永平路 元史地 理志 
 明洪武初曰平滦府属山东行省明年改隶北平布
 政司四年又改曰永平府永乐十八年直隶京师
本朝因之领州一县五雍正三年以顺天府之玉田丰
 润二县属焉领州一县七
 卢龙县
  商孤竹国春秋为肥子国汉置肥如县属辽西郡
  魏晋因之后魏延和初于此置平州为辽西郡治
  又侨置新昌县为北平郡属北齐废辽西郡并所
  领海阳县入肥如隋开皇六年又省肥如入新昌
  十八年改新昌曰卢龙大业初置北平郡唐武徳
  二年改北平郡为平州领临渝肥如二县其年自
  临渝移治肥如改为卢龙县复开皇旧名辽因之
  保大末入于金为南京寻入宋属泰寜军寻又入
  金天会四年为平州兴平军治元为永平路治明




  为永平府治
本朝因之
 迁安县
  春秋山戎令支国汉置令支县属辽西郡后汉因
  之晋初没于鲜卑为辽西郡治后魏真君八年省
  入阳乐后为卢龙县地五代时入契丹以所俘安
  喜县民置安喜县属平州金大定七年改曰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