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 县
  宋
  安抚司抵当库在安泰桥北之东,旧利涉门下。元丰七年建,属常平,后浸废。
  常平库在旧威武库东偏,附于军资库。
  居养院安济坊在馆前街发政坊内。元符元年置。以处民之贫之不能自存者,月以丐者赡米之半给之。
  元
  义冢二所一在东门外旧同庆寺基,一在南门外吉祥寺废地,泰定四年置。
  明
  养济院在法海寺前,洪武间设。以处老弱、废疾及孤独不能自存者,月有米,岁有衣,疾则给药,死则斥官地葬之。正德六年,巡按御史贺泰令有司外建宫厅,内四周为屋。十三年,巡按御史周宛鸟又建养济院一于东门外易俗里官窑厂,为屋三十七间,以处恶疾。
  城东丛冢在东门外易俗里金鸡山。弘治间,知府蒋氵荧因旧有漏泽园,遂易其名。
  城南丛冢在南门外嘉崇里吉祥洋上。二丛冢俱元之义冢址也。成化十七年,知府唐珣因更辟之,揭以今名。
  侯官县
  元
  养济院五所在乌石、文儒坊、北禅三合社坛,俱府城西南隅。
  义冢三所一在文林坑,宋时建。一在湖边兴福庵后,泰定四年建。俱草市都。一在一都高安山。
  明
  养济院在右三坊文儒坊内,即元之故址。洪武间重建,后改西关外。
  城西丛冢在府城西门外草市都云林坑,即元义冢址也。洪武间,创于贵安山,正统末,镇守尚书薛希琏以其逼临官道,乃徙于灌洋坑。成化间,知府唐王旬复建今所,辟而大之。
  旧怀安县
  元
  惠民药局在总管府仪门之西,隆道侯庙之东。
  明
  养济院在右二坊太平桥边,洪武间置。
  城北丛冢在府城北门外太平里,旧闽山院废地也。县旧有义冢,在太平山。宋绍兴间,郡令芙蓉寺僧营男左、女右各四六,广二丈二尺,深二丈,以待不能葬者。乾道六年,监簿黄启宗又为三坟于其东。永乐中,圯于洪水。成化十七年,知府唐珣更建今所。
  古田县
  元
  惠民药局在县治北。
  明
  养济院旧在县治北之后林,洪武八年置。弘治初,知县屠容改创于十二都彭泽。
  义 冢在县治西北伏龙冈。初在县治北二里许,宋县令吕晋夫建。后县令刘元亮移今所。
  闽清县
  宋
  常平库在县治。
  明
  养济院在县西屋山下。
  义 冢在县治东南。成化十八年,知县王氵堂立。
  长乐县
  宋
  常平库在县厅侧。
  明
  养济院在县西隅。
  义 冢在郑山,距县十五里。
  漏泽园在县西南隅。弘治十三年,因旱灾,部檄郡县建置。知县王涣得官地一所,名曰回回墓,广二亩,仍买其旁民人黄珣园三亩五分足之。墙并基高七尺,周围八十六丈。邑人刘则和为记。
  连江县
  宋
  常平库在县东。
  元
  义冢二所一在观音塔边,一在兑锋庙边。
  明
  惠民药局在宣化桥南左偏。成化十九年,知县凌玉玑改建。
  义冢三所一在清河观首塔西,一在钦平上里北禅寺侧,俱县西。一在县南新安里西泉山。
  罗源县
  元
  义冢三所一在圣水寺,一在回明山,一在铁障山。
  明
  义冢三所俱安金里。一在铁障山下,宋元符二年,北溪张尉创。一在莲花峰下圣水寺侧,宋宝庆间环溪陈显伯创。一在四明下山元双石桥,少师董棆三世孙垓创建。
  永福县
  宋
  常平库在县治东。
  明
  养济院在县治西,元时建于县五里,洪武十四年移置今所。
  义 冢在县东五里。宋时建,元及明皆因之。
  福清县
  宋
  常平库在县厅西街上。
  元
  养济院在州西隅北溪,旧在北门,大德四年,知州母逢辰移今所。
  明
  养济院在县西隅后,洪武间建。成化十九年,知县庞王从重建。
  义 冢在县北隅弥陀寺后山。宋宪使李迪舍立。
    盐 法
  国初鹾政,差御史分巡督课,设运使、分司、提举、吏目、大使等官,按数征课,分地拨销。顺治三年,题准福建正盐引目,府属南路二百引,每引课银二两五钱八分一厘零。永福港五十五引,每引课银二两一钱七分三厘二毫零。又南路六澳,每澳征课银六十七两七钱二分一厘。顺治十八年,撤巡按,归巡抚衙门管理。其福州府属之闽县、长乐、连江三县,有征收六港澳课。永福县认销南路引额。康熙十六年,题准每正引加课五分。十七年,题准东南二路每引加斤银三分。二十三年,奉文按丁派引。三十一年,复准复设盐差运司,刊由单呈该御史报部,又复准海、牛二场,依山附海,一田两赋,田地被海潮冲没,其盐折与本色盐斤,免其征收。又题准增闽县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