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后裁。今属水师提标中营分防(浯屿外控大、小担屿之险,内可以绝海门、月港之奸。明嘉靖初迁入厦门,前人以为自失其险;然弹丸黑子,屯聚无多,今聚水师提督于厦门以障金门之海口,而别驻守备于浯屿,盖据内外险而兼收其势也)。

  三都距厦门十里许,近板尾寨,海沧距三都十里许,桥梁尾在三都、海沧之交,船只往来必经之所,俱属水师提标防汛。

  排头门南临海,新安北临海,俱界同安,属水师提标前营巡防。

  月港在县西,南接南溪,北通海潮,形如月,故名。明嘉靖间,于县东北置安边馆,后议设县治于月港,增建清海馆,以通判往来巡缉。隆庆五年,滨港为县城,而安边馆仍为守御处。

  濠门在海口镇外。宋绍定三年置巡司。明洪武初设于海沧洋,二十一年移此,后迁县东北之嵩屿。今司裁。

  诏安县

  北山距八尺门半潮水,东临大海,北风湾泊之所。属铜山营弁兵戍守,并辖苏尖、溜澳角汛地。

  铜山水寨在铜山所西门澳。明洪武二十年,置所筑城。三面环海为濠寨,初设于井尾澳,景泰间移西门澳为把总寨,而悬钟受节制焉。北自金石以接浯屿,南自梅岭以达广东,海口要冲。今设参将驻防。铜山旧隶漳浦,后改诏安。

  后澳港在铜山水寨旁,可避风。津中有东门屿、铁钉屿、鸡心屿、南屿。悬钟所在县东南闽海尽处,东北接铜山,而南界潮州。明初筑城置戍以备倭。嘉靖季,为倭陷。隆庆间重修。海中有内屿、外屿、蛤洲、獦洲、敏洲、红洲、卧冈洲、陈洲。城外卸石湾市,渔舟舣附,居民贸易处也。所北有梅岭,为戍守处。嘉靖末,戚继光败贼吴平于此。海防考:贼自粤趋闽,则云盖寺、走马溪乃其始发之地,哨守最切者为铜山、悬钟二水寨。今属铜山营弁兵戍守。

  走马溪内有东澳,为海口藏风之处,距元钟所二十里。娘宫前有水源一处,倭寇取汲于此。胜澳有水源一处,发汛守汛俱扎于此。皆泊东北风船数十只。

  沙洲杏子在铜山东大海中,与菜屿、狂屿、井仔鞍、吧流为五屿。洲门菜屿,南风湾泊必经之所。又狼牙山、溜澳角、畬洲屿,亦湾泊取汲处。俱铜山弁兵巡防。

  南澳镇城在漳、潮二州海岛中,四面阻水,可三百里。潮通柘林,漳通悬钟。山高而隩,地险而腴。澳周围六、七百里,有青澳、后泽澳,夷船多泊此,而青澳尤险。明嘉靖末,海寇许朝光、吴平等据为巢穴,勾倭内讧,罢敝二省。万历间筑城。国朝设总兵驻防,左右营分辖东西,西属诏安,东属广东饶平。其左营汛地为草寮尾、西炮台、云澳(即云盖寺)、青澳、洋林湾,俱属广营界。

  云盖寺可泊西北风船五、六十只。其地有水源,二穴相联,倭寇出没于此。今属南澳镇左营巡防。

  澎屿在闽、粤之交,海面辽阔。有三山,曰中澎、南澎、北澎。中澎有泉,海舶取汲之所。属南澳镇左营巡防。

  福宁府霞浦县

  三沙港在治东北六十里,形势险绝,最为冲要。外列长表、短表、大目、小目等山。水程至松山后墩约五十里,顺风扬帆,瞬息可到。登陆至郡城,不及十里。明倭寇屡由此入。居民于赤峰筑堡,松山、后墩、金字山等处筑城,设炮台守御,为郡门户。国初设福宁镇标千总防守。嘉庆七年,移陆路福安县驻防左营游击于此,改为水师。道光元年,设巡司,移杯溪巡检置。

  东冲口在县南百余里,接连小柘、下浒、罗浮、斗米等汛。外临芙蓉、笔架、马鞍等山,船舶随潮入口。东由莲花屿可至本邑之盐田,西由二蚶可至宁德之金鳌、飞鸾,北由白马门经白石司可至福安,最为要冲。属镇标中营分防。

  松山在治东十里,下有港,风涛险恶。后沙汇为径。海中有屿,横列如屏,曰屏风屿(明嘉靖三十八年,倭突入州境,参将黎鹏举击之于屏风屿,即此)。

  大金,外洋紧要海汛,设烟台瞭望。洋中岛屿有笔架山,山南系罗湖汛,山北界烽火营。

  白匏山在东冲口内,为霞浦、福安、宁德三县交界,内港冲要。

  罗浮在县南五十里,与水澳相连,可避北风。

  浮瀛在官井洋东,有四澳控压海道,一曰斗未,为最冲要。

  浮鹰山,一要地也,距闾峡水程七、八里。宋元间居民甚蕃,明初倭患,江夏侯周德兴奏迁其民于大金,复议置戍,不果。

  福鼎县

  烽火门水寨在县东南九十里。秦屿北界浙江蒲门,南界罗泊。濂澳为最冲。秦屿与烽火山对峙,矗立如门。外临屏风、筋竹、大嵛、小嵛、七星、四泷等山,内有白鹭、南镇、黄崎等汛,与沙埕、三沙相为犄角,甚为冲要。国初设游击,隶闽安镇。雍正二年,改参将驻防。乾隆三十一年,增置巡检司。嘉庆七年,营改隶福宁镇辖。

  峡门与黄崎对峙,为烽火外卫,亦要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