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外,余类则仅寥寥数行而已。

  交河县志七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墙鼎修,黄伉纂。鼎字魏安,重庆府长寿县籍,垫江县人,康熙十年任交河知县。伉元城县人,交河县教谕。交河自明万历十三年知县马中良创修县志,迄墙鼎始为重修,匡正《马志》缺误,又增数十年之事物。其书体例简约,分为地理、建置、赋役、官师、人物、艺文、杂志七门。地理志记交河为汉中水地,金大定间始立县,沿革短浅,故实无多。按此志记载,不过存一邑梗概而已,文辞俗陋,率无可观。考其书原本久稀,道光间有补刻本,今传本亦不多见矣。

  宁津县志稿八卷清康熙十三年刊本(中华书局图书馆藏,现藏上海辞书出版社)

  清程裕昌纂修。裕昌福清县人,康熙初宁津知县。是编裕昌为奉文修志,遂取万历间邑人王良贵所纂县志,稍加润色,草率成书。其自序谓:“不敢遽称为志,而姑以为稿也。”但观本书除书衣页外,书口及卷之第一行题名,则多无“稿”字也。其书记载,悉从王良贵原本略之。惟增职官、选举二门,增辑颇少缺漏。按其沿革有云:“及靖难兵起,县境更为墟矣。”似仍沿明志笔法也。其沿革又云:“唐天宝中置县,金天会中改今名。”既言改今名,而不知唐天宝中置何县焉;书中多如此空虚敷衍之语。

  景州志六卷明隆庆六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刻本存卷四至六,胶卷全)

  明罗许修,徐大佑纂。许河南永宁县籍,江西庐陵县人,由举人荐为涞水县儒学训导;升丰润知县,调泗水,有政声,升大名府通判,隆庆五年擢景州知州。大佑浙江黄岩县人,贡生,任景州训导。按景州即今景县,故名广川,因县境有长川所经,即漳水焉。汉文帝时封周亚夫侯国于此,亚夫墓在州西三里。汉董仲舒墓亦在州境之董家里。又州城内西北隅有开福寺,有古塔雄伟庄严,建于北魏永平间。州境多古迹也。按景州为汉蓨县;元初移东光之景州治来此,以蓨县为附郭;明时属河间府,领吴桥、东光、故城、安县。州志此书最为古本,惜已不全。考其体例,凡六卷,六纲,十二门。今刊本仅见此残本,而流传之胶卷则为全帙刊本,全书不知下落焉。

  吴桥县志十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任先觉纂修。先觉山西宁武县人,康熙九年任吴桥知县。按本志沿革谓:“吴桥为汉将陵县地,属平原郡。金又分将陵置吴桥县,隶景州;元属河间路,明清从州属河间府。”明万历三年邑人李懿始纂辑县志,其书久佚。是编先觉延邑人杨萃等分门编纂,自为总集成书。其定志类凡十,曰舆地、曰宫室、曰食货、曰官师、曰选举、曰人物、曰艺文、曰武备、曰王言、曰终志,子目共五十有一,邑之史实,梗概已具。观其志例,仍沿明修志旧习,为老生常谈,别无创议。然综核全书,犹为志书中之整赡有法者也,此志后印本,书后附知县鹿廷瑄《吴桥县志续补》六页,所补自康熙十二年至十九年之事,初印原本则无之。

  盐山县志十二卷清康熙十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朱鸾鷟修,钱国寿纂。鸾鷟字翔千,泰兴人,贡生,康熙五年知盐山县知县。国寿字子彭,大兴人,举人,康熙七年任盐山县教谕。盐山置县始于隋,历隶沧州。据旧序,县志创于嘉靖癸巳知县时尚儒,隆庆壬申知县李萼续修。是编创修于康熙庚戌,翌年成书。其书编例,有目无纲,目次先后,错乱失当;于人物分目,尤为琐碎。观其全书纪载,则事多而文省,无附会之词,尚为核实,体例则非上乘也。

  真定府志三十三卷明嘉靖二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明唐臣修,雷礼纂。臣南直隶天长县人,嘉靖二十六年任真定知府。礼丰城县人,以吏部考功司郎中谪大名府通判。真定战国为赵地,《史记》载:赵分晋国,北有信都、真定、常山。汉武帝时置真定国,北朝以后为恒州,五代时即为府,宋改为真定府,明时为府,领州五、县二十七,附郭曰真定县。是编为今存府志最古之本,其书体例,首列图经一,次表四,志九,传十五。详其编撰之法,于体裁则无所发明,而摭采悉有所据。书中援古叙今,谛究兴坏之端,殊犹有未尽。搜故实,掇逸遗,尽择精萃,而于琐事,则宁漏缺,故不免有遗而不详之感也。

  平山县续录志存五卷明嘉靖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二至三。天一阁藏,存卷四至六)

  明李从今修,仇天民纂。从今内乡县人,举人,嘉靖二十九年任平山知县。天民事迹未详。平山置县,始于唐中叶,明时为真定府属邑。邑志创于何时未可考,此书既称续录,则前当有志矣。是编今仅见存残本。余惟观其二三两卷,为地理官师二门,地理述及水利物产,颇重于经济,官师记及杂识,体例殊不免于滥。未窥全豹,全书体例无从获知。按康熙《平山县志·凡例》对于前志云:“有地理而无建置,有人物而无选举,未免缺略。而混学校于地理尤为失体。”是议此志体裁当非上乘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