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清杨令琢纂修。令琢江西宁都州人,拔贡,乾隆间任荥河知县。荥河自明嘉靖间,宋纲创修县志之后,周有光复修于万历戊戌,清康熙十二年,知县李长庚又修县志八卷,皆草草急就,纪载不详。此志令琢官荥河时,继康熙《李志》重修,纪载较前志翔实;其书体例、分地舆、政事、人物、艺文为四纲,凡二十一门。荥河为古汾阴地,自汉武帝祀后土于兹,灵坛宝鼎,发祥集庆;唐宋以来,祀典炜煌;迄明清每逢庆典,遣官告祭。按此志前有汤陵图、后土祠图,书中纪载,于汤商、汉武故事居多。《坛庙篇》载:“汤庙在县北十里,隋始祀汤于汾阴;然未有庙,庙则宋初所建;庙肖商汤像,以伊尹、仲虺配。后土祠在县北十里,其地即昔所谓睢上;汉文帝时,方士新垣平言:周鼎在泗水中,而汾阴有金鼎气,意鼎出乎,欲治庙而未定。武帝元狩二年,遂立后土庙于汾阴睢上;元鼎元年汾民巫锦,得鼎于祠旁,遂改汾阴为宝鼎县。”《识余篇》载:“鼎高一丈二尺,受十二石,杂金银铜锡为之;四面蛟龙,两耳能鸣,三足马蹄,刻山云奇怪之象,纪云图未然之状。其文曰:寿考天地,百行臻侍,山伏其灵,海伏其异。此铭在底。”又《古迹篇》载:“秋风楼在后土祠傍,有汉武《秋风辞》刻于石,以贮其中。”汉武得鼎之事,见载史籍,而此志所纪得鼎之人,及鼎之形状,未引注见诸于何书,抑或采访相传。然其所记鼎形状铭文颇陋,而使后人不可无疑其伪造也。

  万泉县志八卷清康熙四十七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瞿亮邦纂修。亮邦常熟县人,贡生,康熙四十四年任万泉知县,四十七年升任中书科中书去。万泉志,始修于明万历十三年知县符嘉训,续修于顺治十七年知县郑章。此志亮邦仕万泉时奉檄重修,延邑人范韩度、贾尔著、张星煜等分纂,亮邦总集成编。其志例,自星野迄艺文,凡三十五门;绪次尚合体例。万泉本汾阴县地,后魏时赫连勃侵入;郡人薛通率宗族千余家,于西距汾阴城八十里筑城自固,因名薛通城。唐武德二年,割稷山、安邑、猗氏、汾阴、龙门五县村庄,于薛通故城置万泉县,自唐以来,属隶于蒲州。

  长治县志八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于公允纂修。公允字公胤,湖广省善化县人,副贡生,顺治十八年任长治知县。长治县志,据本志公允自序言:“新野马君与儒绅李裕州,缀辑未竣厥事,巨野张君(名主敬)于万历戊子续纂成帙。马君名化龙;李裕州者,邑举人李尚实也。”此志公允继万历县志重修,纂成于康熙六年;未之梓而去,越六年,知县姜愃始为刊行。其书凡八类,卷前公允自序外,又有卫周祚、吕和钟、万代尚所撰三序。其书拾摭颇繁,尤详于藩邸幕佐之事,体裁尚为雅正。长治本潞州上党县地,明嘉靖七年改潞州为潞安府,十年增置长治县。

  长子县志六卷清康熙四十四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徐飏廷修,徐介纂。飏廷字起庵,江南武进县人,贡生,康熙四十二年任长子县知县。介字翔念,武进人,飏廷之族弟。长子之名见称于《尚书》。相传为尧长子伯明封国,伯明即丹朱,帝尧九男,朱其长也,今于经籍无可考,而本志古迹,有丹朱城。周初长子地为辛甲封国,战代其地隶赵,赵据邯郸以长子为障,雄于天下,经传百家,多道其地。长子县志,于明正德间王希贤修《长子志》二卷为最早;其后知县崔尔进,又为《续志》。清顺治间知县王毓恂又修之,清康熙二十七年,知县郭守邦重修;越十八载飏廷宰是邑,嘱其族弟介,依《郭志》按类增之,又删前志之蔓词复语,郭清体要。其书体例,悉依前志,凡六类,目五十有七。其编缀排比之法,为清康熙时方志体例之佳者也。

  襄垣县志八卷清乾隆四十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李廷芳纂修。廷芳字彤华,号鹤亭,四川长寿县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原署江苏松江府川沙同知,实授赣榆县知县;乾隆四十四年,调任襄垣知县。按本志沿革:“襄垣秦汉时为上党县,相传邑城为赵襄子所筑;后魏时于此置郡,故名襄垣,唐贞观后降为县。”襄垣志书,据本志所载旧序,有嘉靖壬戌县人郝良臣序,为有志乘之始;其后有清康熙四十年,知县袁良再修序。此志继《袁志》重修,定体例,分舆地、星野、疆域、沿革、建置、职官、学校、礼乐、风俗、古迹、赋税、恩赐、选举、人物、列女、艺文十六门。据其凡例所议,驳旧志之短,辞正义严,颇明志例。但其书所定体裁,而仍俗习。查此志有光绪六年重刻本,乾隆原本今存不多。

  平顺县志十卷清康熙三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存卷一至四、卷六至七、卷九至十)

  清杜之昂修,路跻垣、申昌先纂。之昂字坦如,河南扶沟县人,康熙丁酉科举人,癸丑拣选平顺知县。跻垣字云衢,平顺县人,贡生。昌先字耀祖,平顺人,贡生。平顺旧名青羊里,明嘉靖时始置县;清乾隆二十九年并入潞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间,经兵燹散佚。此志为继万历县志重纂,其书体例,分舆图、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