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双头挂澳:在厅治东十三里。亦名双头跨。可避北风。

  文良港澳:在厅治东二十五里;即龙门港。居民颇多。

  东西卫澳:在厅治东六里。可泊船者,惟东卫澳;西卫,则无澳而兼名之者也。

  锁管港澳:在厅治东十六里。又名墨屿。

  林投澳:在厅治东十九里。

  间子澳:在厅治东十九里。

  文澳:在厅治东北四里。即暗澳。

  奎璧港澳:在厅治东北二十五里。

  蚱脚屿澳:在厅治东北七里。与案山仔相邻。

  尖山仔澳:在厅治东北二十二里。

  红罗罩澳:在厅治北二十里。即红林罩。

  红毛城澳:在厅治北二里、妈宫之后。

  镇海澳:在厅治北六十里。

  港尾澳:在厅治北六十里、镇海之西。南风可泊舟。

  大赤嵌澳:在厅治北六十里。

  小赤嵌澳:在厅治北五十八里。

  城前澳:在厅治北四十里。亦名长岸仔。

  瓦硐港澳:在厅治北五十二里。

  后寮澳:在厅治北二十五里(以上七澳,名为大北山)。

  吉贝澳:在厅治北水程六十五里。此澳附于镇海。

  沙港底澳:在厅治北二十二里(以下四澳,俱在大山屿)。

  西溪澳:在厅治北十九里。

  白猿坑澳:在厅治北二十五里。

  青螺澳:在厅治北二十二里。

  后窟潭澳:在厅治西北三里。一名潭边。

  通梁港澳:在厅治西北五十里。

  横礁澳:在厅治西北水程三十里;西屿之东。

  小门澳:在厅治西北水程三十里。

  小果叶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人烟颇密,小舟多聚泊焉。

  新城澳:在厅治西一里。亦称烟墩脚。

  竹篙湾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五里、西屿之北;南风泊船地。其西北有二处,曰南吼门、大吼门;波涛汹涌,舟楫罕通。

  大果叶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六里。有石伏水,舟不敢犯。俗呼为师公礁。

  牛心湾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即铁线澳。商船来台,多由于此。

  缉马湾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在里;西屿之南。北风可寄泊。

  大池角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八里。

  小池角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六里。

  后湾澳:在厅治西水程十八里。

  内堑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里。

  外堑澳:在厅治西水程二十二里(二堑在西屿之背,悬耸天半;为渡厦之标准)。

  附考

  台地诸山,似皆西向;「皇舆图」皆作南北向,初不解。后有闽人云:『台山发轫于福州鼓山,自闽安镇官塘山、白犬山(与前关同、白畎字异音同)过脉至鸡笼山,故皆南北峙立。往来日本、琉球海舶,率以此山为指南』(「使槎录」)。

  台地诸山,本无正名,皆从番语译出(「赤嵌集」)。

  大海洪波,止分顺逆。凡往异域,顺势而行。惟台与厦,藏岸七百里,号曰横洋;中有黑水沟,色如墨,曰墨洋。惊涛鼎沸,险冠诸海。或言顺流而东,则为弱水;昔有闽船飘至弱水之东,阅十二年始得还中土(「赤嵌集」)。

  由大■〈山上登下〉出洋,海水深碧,或翠色如靛。红水沟色稍赤,黑水沟如墨,更进为浅蓝色;入鹿耳门,色黄白如河水(「赤嵌笔谈」)。

  泛海不见飞鸟,则渐至大洋;近岛屿,则先见白鸟飞翔(「赤嵌集」)。

  海吼,俗呼海叫。小吼如击花羫鼓,点点作撒豆声,乍远乍近、若断若连。临流听之,有成连鼓琴之致。大吼如万马奔腾,钲鼓响震,三峡崩流、万鼎共沸;惟钱塘八月怒潮差可彷佛,触耳骇愕。余常濡足海岸,俯瞰溟渤;而静渌渊渟,曾无波灂,不知声之何从出。然远海云气巳渐兴,而风雨不旋踵至矣。海上人习闻不怪,曰:『是雨征也』。若冬月吼,常不雨;多主风(「稗海纪游」)。

  厦门至澎湖,水程七更;澎湖至鹿耳门,水程五更。志约六十里为一更,亦无所据;按「樵书」二编云:『更也者,一日一夜定为十更,以焚香几枝为度。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行使有迟速,水程难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尾,木片与人行齐至,则更数方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则为「过更」:皆不合更也。舟子各洋皆有秘本,云系明王三保所遗』。余借录,名曰「洋更」(「赤嵌笔谈」)。

  玉山在万山中,其山独高,无远不见。巉岩峭削,白色如银,远望如太白积雪。四面攒峰环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