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洪武五年,汤信国经略海上。以澎湖岛民叛服难信,议徙近郭。二十一年,尽徙屿民,废巡司而墟其地。继而不逞者潜聚其中,倭奴往来停泊取水,亦必经此。嘉、隆以后,海寇曾一本等屡啸聚为寇(「赤嵌笔谈」)。

  澎湖,一名彭蠡湖(「樵书」二编)。

  明嘉靖四十二年,都督俞大猷留偏师驻防澎湖;寻罢,仍设巡检司。后并裁。至万历二十年后,增设澎湖游兵。三十五年,设冲锋游兵以备倭。天启二年,红毛据澎湖。四年,巡抚南居益遣总兵俞咨皋擒其渠帅,献俘于朝(「漳州府志」。按万历末,红毛据台湾,筑城;至是,复筑城淤澎湖,皆求互市也)。

  山川

  台湾府

  台郡负山面海,台山自福省五虎门蜿蜒渡海,东至大洋中二山,曰关潼、白畎;是台湾诸山之龙起处也(「使槎录」云:『此为郡治祖山』)。隐伏波涛,穿海渡洋,至台之鸡笼山,始结一脑;磅礡缭绕千余里,或山谷、或平地,诸山屹峙,不可纪极。大约台山背东溟、面西海,而郡邑居其中。木冈山为郡之少祖(台地祖山,自福州渡海从北而来,而郡治又近南,故以木冈山为少祖),在府治东北,长一百三十余里。巍峨特耸,其顶每有云雾,天气清则见。山南三十余里,为台湾县治。自木冈山南至沙马矶头山,在府治西南四百六十里;其西尽大海,其东北为凤山县治。自木冈山北至玉案山,其西北三十里为诸罗县治。自玉案山北至大武郡山,其西北四十里为彰化县治。自大武郡山北至鸡笼鼻头山,在府治东北六百三十里;其北尽大海,其西南三百五十里为淡水厅治。大海环绕台郡,为闽省外障,其山皆向内地。北路之后垄港,与兴化南日对峙;后垄而上有竹堑,与海坛对峙;竹堑而上有南嵌社,与福州闽安镇关潼对峙;自南嵌至上淡水,与北茭相望;淡水至鸡笼城,与沙埕烽火门相望。南路凤山县之弥陀港、万丹港、岐后港、东港、茄藤港,则与漳州之古螺、铜山、悬钟等处相望,随顺风时驾驶,针路皆以卯酉为方向,不用斜转;惟鹿耳门居府治之西北、澎湖又居鹿耳门之西北,与泉州府同安县之厦门东南斜对,针路以巽干为方向。

  澎湖凭山环海,有五十屿。巨细相间,坡陇相望,回环五十五澳。澎湖诸岛皆平冈无峰峦,舟行稍远,辄伏而不见;渐近时,登鹢首高处凭眺,恍惚天际微云一抹。

  台湾县

  木冈山:在县治东北三十三里。苍翠蜿蜒,耸峙云端;为邑少祖山。

  卓猴山:在县治东北三十里。

  番子湖大山:在县治东北五十三里。拔地而起,与木冈山相联属。

  柳林山:在县治东北五十五里。列阜如屏,延亘绵邈。

  大乌山:在县治东北□□里。与番仔湖大山相联属。

  南子仙山:在县治东七十里。

  目猫徽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

  东方木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内多旷土;以近生番,禁止开垦。

  旗尾山:在县治东六十五里。与凤山县接界。

  银锭山:在县治东六十里(二山以形似名)。

  罗汉门山:在县治东六十里。四山环绕,有内门、外门。

  小乌山:在县治东五十五里。

  分水山:在县治东五十里。

  土楼山:即大坪山。在县治东四十里。

  角带围山:在县治东南二十六里。过此则冈山,属凤山县。

  猴洞山:在县治东南三十五里。

  香洋山:在县治东南四十三里。■〈三咅〉嵝络绎,若拥平畴。

  猪母耳山:在县治东南五十八里。低小若邱陵然。

  湖内山:在县治东南六十里。山势与猪母耳若远若近、若合若离。

  虎头山:在县治东三十五里。

  嵌顶山:在县治东七里。

  魁斗山:在县治南□里。三峰陡起,状若三台环拱郡学;形家谓文明之兆。

  大崎越岭:在县治东六十二里。

  内门岭:在县治东六十里。

  雁门关岭:在县治东五十里。

  七鲲身:在县治西南十里。一鲲身与安平镇接壤,自七鲲身至此,山势相联如贯珠,不疏、不密。虽在海中,泉甘胜于他处,多居民。距里许,为二鲲身;有居民。再里许,为三鲲身。又里许,为四鲲身。又里许,为五鲲身。又里许,为六鲲身。又里许,为七鲲身。自打鼓山下起,七峰宛若堆阜;风涛鼓荡,不崩不蚀。多生荆棘,望之郁然苍翠。外为大海、内为大港,采捕之人多居之。「赤嵌笔谈」云:『康熙辛丑,我师与贼战于鲲身,正值炎歊,随地掘尺余皆甘泉』。

  鹿耳门:在县治西,水程三十里。水中浮沙突起若隐若现,形如鹿耳,镇鎻水口。港道窄隘,行船者以竹插标志之,名为「荡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