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则例》,则有随时之变通;《人物》、《艺文》亦备后来之宏富,固有不能不增订者。余于公余之暇,搜罗各条。凡有关榷务者,删繁就简,续于旧志各门之后。孟冬报满,荷蒙皇上天恩留任。正欲力加参考,季冬复荷恩纶,简命巡视长芦,羝有期,率以告竣。计斯乘之成,时日既促,搜访未深,挂漏之愆,自知不免。后之同志者,倘借丘陵以为泰岳,由是博辑而引申之,其足以成余志之未逮者,余窃于斯乘乐观其美备焉。是为叙。

  嘉庆丙寅正月上元后三日襄平李如枚撰

  续纂淮关统志衔名

  初修

  钦命户部郎中督理淮安钞关税务加一级杜琳

  重修

  钦命奉宸苑卿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兼佐领加一级纪录三十八次伊龄阿

  重修

  钦命内务府郎中督理淮宿海等关税务佐领衔调任长芦盐政加六级纪录八次李如枚

  续纂

  钦命督理淮宿海三关税务提督南苑奉宸苑郎中兼佐领加一级纪录十四次元成

  委员

  笔帖式常恩

  笔帖式锺秀

  笔贴式吉暲

  续纂淮关统志凡例

  一、康熙二十五年,榷使杜琳踵明季《关志》撰成《淮关统志》十卷。图考、纶音、令甲为一卷,建置分钞关、常盈仓、税课司、清江厂、官制、职役为一卷,川原为一卷,形胜、淮关八景、关口、淮仓所属州县、徐仓所属州县、淮厂征收、折夫、地方闸坝、津梁、里程为一卷,公署为一卷,部使、杂录志、古迹、寺观为一卷,艺文为四卷。附移文、告示、则例。此杜志之体例也。

  一、乾隆四十三年,榷使伊龄阿修《淮关统志》十四卷。图考一卷,建置一卷,川原一卷,乡镇一卷,关口一卷,令甲一卷,则例一卷,榷使一卷,公署一卷,经费一卷,文告一卷,古迹一卷,人物一卷,艺文一卷。内删杜志第一卷之纶音,而以令甲门移在六卷,易第四卷之形胜名目,分闸坝、津梁、里程,益以津渡为乡镇门,分关口为一门,列文告为一门,列则例为一门,易部使为榷使门,分古迹为一门,益经费门、人物门。此伊志之体例也。

  一、图考,为淮关之形势,不可少也。仍伊志之旧,首列图考。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列入,以遵王制。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旧日勅书,以志淮关有志之缘起。因增列纶音,次图考。

  一、仪注,为榷使到任之始事,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次纶音。

  一、令甲,皆榷使在任之所有事,一到即宜披览,不可后也。因仍移列于前,次仪注。

  一、建置,类记榷政之典要,非日日常行之事。因仍杜志,移次令甲。

  一、则例,为榷政之设施,须在在查核。因移次建置。

  一、经费,纪榷钞之出入,须时时稽算。因移次则例。

  一、关口,悉关部之所辖。因移次经费。

  一、文告,为宣明令甲、建置、则例、经费之用,示谕关口之文,执笔者半属胥吏,非经国大业,且因宜改易,不足以示来兹。杜志附艺文,固非;伊志另列一门,较是。今亦间列一二,次关口。

  一、伊志改杜志部使为榷使名目,仍不雅驯。今易为题名,移次文告。

  一、列图考,但不附卷。

  一、纶音,为榷使受任之始事,不可删也。今仍增复,以遵旧志。谨按:近年勅书微有删节,兹仍列杜志所载勅书,以志缘起,爰为卷一。

  一、仪注,为榷使之典文,不可缺也。因增列仪注,附纶音。

  一、伊志更杜志部使为榷使,今则易为题名,而卷仍第八。

  一、是书意主续纂。其无庸续者,但存伊志,如川原、乡镇、公署、古迹是也;其纂者,如建置、关口、令甲、则例、题名、经费、文告、人物、艺文各门。俱分次伊志后。

  一、是书之成,为期甚迫,且非初创,无事更张,故卷数名目,大概如旧。

  淮关统志图考

  《关志》之有图,其来旧矣。盖以关山川谷,形势有分合之殊,界限有彼此之别。笔诸纪载者,既已务详其实,而求诸迹象者,苟不备指其处,则持筹税务者,何从而得其脉络分明、瞭如指掌乎?淮关,自归并宿、海以来,绣壤错出,几及千里,辨识尤非易易,用是合三关而总为一图,复分三关而各为一图,不厌详审,著明总期,便于参阅考订耳。至大关雄踞通津,制度适得其宜,公署既遭淹没,规模为之顿易。而署后观音庵,向属淮关香火。被水之后,现复鼎新,故亦各附一图,以示来祀焉。

  《后湖图》识此标题为点校者所加。

  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