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或在登荣乡或在上元乡或在大云乡或在孝德乡或在唐安乡或在游仙乡其地皆属于金坛不属于丹阳兹特改正)礼真庵以下为金坛县之道庵(就中礼真庵常静庵既是道庵之名而唐安大云登荣孝德三洞上元游仙等乡之僧庵又皆见上文则此为道庵无疑)今将僧庵移入此卷院类之后而道庵仍列下卷道院类之后以归画一】
   本府
    龙华庵
在仁和门里天福山至元二十四年都统张舍宅基建 【圆明虚彻禅师如慧明山住持其弟子普宁普度相继营葺门径迂僻竹树幽茂城巿之山林也】
    庆寿庵
在文昌巷
    大圆庵
在仁和门里
    普应庵
在竹竿巷内大德九年建
    圆觉庵
在皇佑桥南至元二十七年建
    白莲庵
在静宁隅
    妙觉庵
在上闸西
善德庵显扬尼庵并在践教隅
圆通庵法云尼庵并在临津隅
千佛庵常乐庵释迦庵观音庵并在崇德隅
龙王庵净明尼庵并在还仁隅
    广惠庵
在大围桥东巷内 【庵中有土偶名黑哥哥居民失猫祷之多应今俗呼为黑哥哥庵巷亦以此得名焉】
    法华尼庵
在果子巷
    干明尼庵
在布袋巷
   丹徒县
    报亲庵
在崇德乡白兔山宋开府詹文守坟庵景定中詹氏子孙建初名报德归附后毁于火庵僧静庆等重建改今名江山县尹俞希鲁为记 【文曰润之属邑曰丹徒去城东南十五里山曰白兔宋开府詹公文及其子资政公度实葬焉景定中诸孙始创庵舍于墓茔之左而扁曰报德置田地若山七百五十亩有奇以赡其庵之僧徒俾奉祠事至于今七十余年矣皇元崇尚释氏教至元庚寅令民占籍凡土田之隶于僧者咸蠲其租入是庵之业亦与焉越七年当元贞甲申詹氏子孙之贫者辄以其田鬻于人又十有四年庵罹回禄之变华榱巨栋荡为墟莽遗址亩仅三十余僧净庆德法遂共以钱贸其地于詹氏乃营乃度乃建堂宇门庑庖湢整理旧绪绍朴崇广实左右之庆号云翁本四明定海张氏子法其母弟朴其季父广其兄之子也因为祠以奉其祖考而詹氏之祀亦不忍废乃易其名曰云翁报亲庵庆既化去法又罄其衣砵之资铢积寸累月滋岁益垂二十年得田地山园以亩计者四百八十有五内割田地亩五十入因胜寺常住用充净庆忌辰之供余产则庵之僧师弟子甲乙相授具词有司申严约束一日吾友王君彦明来致法之言曰惟詹氏之先以安业畀吾徒使守坟墓而其后昆罔念陵迟隳废靡有孑遗吾惕焉疚怀惟香灯之无续是惧辛勤夙夜以有此屋田租虽微官赋之余粗给(鱼干)粥他日吾嗣崇广将次第以传永久顾创始之惟艰思守成之不易愿记颠末庸示来者余曰噫嘻巨家大室丰敛厚葬自以为与山川相悠远然不一再世而其子孙弗恤视其木思以为薪登其垄思发其藏者盖比比也今浮屠氏视其身犹电露而兹庵也庆作于前法述于后堂构菑获以贻厥嗣而又能亲其亲以及人之亲则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姑述梗概俾继夫后者观之庶几有所儆焉】
    龙华庵
在鹤林门外胜果寺侧
    德云庵
在丹徒乡即宋制置邱崇之守坟庵
    崇教庵
在高平乡
荐福庵报本庵静明庵五圣尼庵宝盖山观音尼庵并在义里乡
报亲庵释迦庵奉圣庵奉祠庵广慧庵弥陀庵圆通尼庵宝相尼庵并在丹徒乡
思敬庵忠孝庵时思庵弥陀庵庆丰庵释迦庵观音尼庵崇庆尼庵上生尼庵并在大慈乡
谭城庵荣显庵并在平昌乡
大圣庵奉圣庵并在长乐乡
    时思庵
在洞仙乡南庄单巷即宋知县张知刚守坟庵嘉熙丁酉建 【按张氏家谱张藏英范阳人事周世宗以武功显官至瀛州团练使赠静江军节度使子裔裔子鉴宋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鉴子士燮尚书屯田员外郎子禧禧子知刚知溧水县徙居丹徒卒因葬于此子谠谠子邦大孙德秀具附焉】 归附后延佑戊午其孙大兴撤而新之 【德秀之子大兴大兴子辅之成之佑之杰孙琥璘瑞瑛玮珏奉祠】 金沙韦升为记 【其略曰张氏之先自太尉奇节闻天下泽被后人支分派衍徙居润之丹徒县南庄单巷者其裔也宋嘉熙丁酉筑庵所居之傍扁曰时思有元延佑戊午其孙撤其旧而新之考室子堂光前焘后其为敬亲一也盖尝求命名之义矣雨露既濡春之时也霜露既降秋之时也孝子之心怵惕凄怆其有不思其亲者乎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所乐所嗜而禘尝之哀慕之在家为庙在坟为庵皆其所也先儒谓今人惟先有死其亲之心故亲之音容志意无复存于念虑闲乌乎如是而望其敬之心不衰难矣哉此时思之名所以立也溧水宰知刚五世孙仁斋处士大兴因斯庵之未备早夜以思戚然而悲悉其力而完美之可谓不俭其亲矣后山思亭记谓贤不肖异思其虑患垂戒览者为之流涕张氏子孙多贤后必无异思余可亡言也自曾高而上忠孝传家世济其美正在后人余不能无劝耳云云】
   丹阳县
    大同庵
在上德乡延佑四年邑人齐山书院山长蒋钧建西天目山沙门明本为记 【文曰南岳石头诘老庞日用事答以日用事无别且语时不是默时行时不是坐时安有无别之理哉盖心神颖悟见越常情一道虚融万缘绝待转归日用政不加排遣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