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也。张景阳洛禊赋。则洛水之游。傅长虞禊饮文。乃园池之宴。孔子暮春浴乎沂。则水滨禊祓。由来远矣
  (二四)
是日。取黍曲菜汁作羹。以蜜和粉。謂之龍舌。以厌时气
  (二五)
四月有鸟。名获榖。其名自呼。农人候此鸟。则犁杷上岸
 按尔雅云。鸤鸠鴶鞠。郭璞云。今布榖也。江东呼获榖。崔寔正论云。夏扈趍耕锄。即窃脂玄鸟鸣获榖。则其夏扈也
  (二六)
四月八日。诸寺设斋。以五色香水浴佛。共作龙华会
 按高僧传。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二七)
四月十五日。僧尼就禅剎挂搭。谓之结夏。又谓之结制
 按夏乃长养之节。在外行则恐伤草木虫类。故九十日安居。禅苑宗规云。祝融在候。炎帝司方。当法王禁足之辰。是释子护生之日。至七月十五日。应禅寺挂搭僧尼。尽皆散去。谓之解夏。又谓之解制。禅苑宗规云。金风渐渐。玉露瀼瀼。当觉皇解制之辰。是法岁周圆之日。大藏经云。四月十五日坐树下。至七月十五日。僧尼坐草为一岁。禅谈语录谓之法岁
  (二八)
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曝床荐席。及忌盖屋
 按异苑云。新野庾寔。尝以五月曝席。忽见一小儿死在席上。俄而失之。其后寔子遂亡。或始于此。风俗通曰。五月上屋。令人头秃。或问董勋曰。俗五月不上屋。云五月人或上屋。见影魂便去。勋答曰。盖秦始皇自为之禁。夏不得行。汉魏未改。按月令。仲夏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郑玄以为顺阳在上也。今云不得上屋。正与礼反。敬叔云。见小儿死而禁暴席。何以异此乎。俗人月讳。何代无之。但当矫之。归于正耳
  (二九)
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四民并蹋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以菖蒲或镂或屑以泛酒
 按大戴礼曰。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楚辞曰。浴兰汤兮。沐芳华。今谓之浴兰节。又谓之端午。蹋百草。即令人有斗百草之戏也。宗则字文度。常以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见似人处。揽而取之。用灸有验。师旷占曰。岁多病则病草先生。艾是也。今人以艾为虎形。或翦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
  (三0)
是日竞渡。采杂药
 按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舸舟取其轻利。谓之飞凫。一自以为水车。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土人。悉临水而观之。盖越人以舟为车。以楫为马也。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是日竞采杂药。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
  (三一)
以五彩丝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又有条达等组织杂物。以相赠遗。取鸲鹆。教之语
 按孝经援神契曰。仲夏始出。妇人染练。咸有作务。日月星辰鸟兽之状。文绣金镂。贡献所尊。一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名辟兵缯。一名五色丝。一名朱一作百索。名拟甚多。赤青白黑以为四方。黄居中央。名曰襞方。缀于胸前。以示妇人蚕功也。诗云绕臂双条达。是也。或问辟五兵之道。抱朴子曰。以五月五日。作赤灵符着心前。今钗头符是也。此月鸲鹆子。毛羽新成。俗好登巢取养之。必先剪去舌尖。以教其语
  (三二)
夏至节日。食粽
 按周处风土记谓为角黍。人并以新竹为筒稯。栋叶插(头)。五彩系臂。谓为长命缕
  (三三)
是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
 按干宝变化论云。朽稻成虫。朽麦为蛱蝶。此其验乎
  (三四)
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曰贺嘉雨
  (三五)
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饼
 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汤饼。以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则伏日汤饼。自魏已来有之
  (三六)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
 按戴德夏小正云。是日织女东向。盖言星也。春秋斗运枢云。牵牛神名略。石氏星经云。牵牛名天关。佐助期云。织女神名收阴。史记天官书云。是天帝外孙。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此则其事也。旧说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每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月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有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为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云。君还至蜀都。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君平曰。某年某月。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此人到天河时也。牵牛星荆州呼为河鼓。主关梁。织女则主瓜果。尝见道书云。牵牛娶织女。借天帝二万钱下礼。久不还。被驱在营室中。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
  (三七)
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石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