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 威远县今省

  直隶◇泸州属县三

  纳溪县 江安县 合江县泸州卫附见

  直隶◇雅州属县三

  名山县 荣经县 芦山县

  ◇龙安府属县三

  平武县附郭 江油县 石泉县青川千户所附见

  ◇马湖府属县一 长官司三

  屏山县附郭 平夷 蛮夷 沐川凡不称县者,即长官司。下仿此

  ◇镇雄军民府属长官司四

  怀德 威信 归化 安静

  ◇乌蒙军民府

  ◇乌撒军民府

  ◇东川军民府

  ◇永宁宣抚司属长官司二

  九姓 太平 黎州千户所

  ◇天全六番招讨司

  ◇松潘卫所属小河所及长官、安抚诸司俱附见

  叠溪所所属长官司附见

  ◇酉阳宣抚司

  石耶 平茶 邑梅

  ◇石主宣抚司

  ◇四川行都指挥使司属卫六 所八 长官司五

  建昌卫附郭。又有建昌前卫,亦在郭内

  礼州后所 礼州中所 打冲河中前所 德昌所 昌州威龙 普济

  宁番卫

  冕山桥所

  越卫

  邛部  镇西

  盐井卫

  打冲河中左所  马剌

  会川卫

  迷易

  东据夔门,

  夔门,即夔州府,其东有瞿唐、巫峡之险,与荆楚接界。

  西连番族,

  威、茂、黎、雅诸州以西,皆番族也。

  南阻蛮部,

  永宁、镇雄、乌撒、东川,皆为蛮部。又南即云南境内诸蛮矣。

  北控褒斜。

  褒斜,在陕西汉中府。《史记》:巴蜀四塞,栈道千里,唯褒斜绾毂其口。又蔡泽谓范雎:君相秦,栈道千里,通于蜀汉。《通释》:褒斜道一名石牛道。今由汉中府凤县连云栈西南过金牛峡,亦曰石牛道,至川口凡九百余里。

  其名山,则有峨眉、

  峨眉山,在嘉定州峨眉县西百里,眉州南二百里。张华以为牙门山也。亦曰蛾眉山,以其两山相对,如蛾眉然。自岷山而来,连冈叠嶂,延袤三百余里,至此空起三峰,一为大峨山,一为中峨山,一为小峨山。大峨山岩洞重复,龛谷幽阻,周围千里,莫测远近,登山者自麓而上,及山之半,又历八十四盘,山径如线者六十里,而后至于峰顶。山中有石龛百十二,大洞十二,小洞二十八,若伏羲、女娲、鬼谷诸洞,其最著者也。又有雷洞七十三,时出云雨,俗以为雷神所居。中峨山在峨眉县南二十里,一名覆蓬山,一名绥山。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三山相连,名曰三峨。左思所云抗峨眉之重阻,是也。《唐十道志》:剑南道名山曰峨眉陆深云,山周回千里,高八十里。

  岷山、

  岷山,在成都府茂州西北五百里,地名列鹅村,一名铁豹岭,一名沃焦山。其附曰羊膊,江水所出。《禹贡》: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衡山,见湖广名山。又曰:岷山导江。荀卿曰:江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太史公西瞻蜀之岷山。又《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曰渎山。渎山者,汶山也汶与岷通。《汉书》作山,亦作文山,《河图括地象》:岷山之精,上为井络。古蜀谣云,汶阜之山,江出其腹。杨雄《反离骚》:自岷山投诸江流,以吊屈原。是也。汉元延三年,岷山崩,壅江水,三日不流,今其山直上六十里,岭最高者,遇大雪开泮,俯见成都。郭璞《岷山赞》曰,岷山之精,上络东井,始出一勺,终至淼溟。王羲之曰,岷山夏含霜雪,殆昆仑之伯仲也。《水经注》:岷山即渎山,水曰渎水,又谓之汶阜,即陇山之南首也,故称陇蜀。《唐十道志》:剑南道名山曰岷山。杜光庭曰:岷山连峰接岫,千里不绝,灌县青城山,乃其第一峰。刘句曰:岷山连岭而西,不知纪极。北望陇山,积雪如玉,南望成都,若在井底。陆游曰:尝登岷山,欲穷江源而不可得。盖自蜀境之西,大山广谷,<谷含>岈起复,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也,则江所从来远矣。薛氏曰:蜀西之山皆岷山也。今自岷、洮、松、叠以南,其大山峻岭,班班可考者,皆岷山之随地易名者耳。

  青城、

  青城山,在成都府灌县西南五十里。《名山记》:山当益州之西南,蜀郡今崇庆州之西北。是也。一名青城都,山形如城,北接岷岭,南连峨眉。《唐六典》:为剑南道名山之一《道书》以为第五洞天。一名丈人山晋王弼云:山为五岳之长,因名。《郡志》以丈人、青城分为二山,误,一名赤城山。杜光庭《记》:山高三千六百丈,周匝百五十里,蜀山之望也,山有七十二小洞,应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