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置,隶四川行省,寻隶云南。明洪武中,罢宣慰司,置建昌卫,隶四川都司,又改建昌路为府,隶四川布政司。府寻废,而改建昌卫为军民指挥使司。二十七年,置行都司是年,克元将月鲁帖木儿贾哈剌,因设行都司于建昌,领卫六。今亦置都司,各卫所隶焉。

  司连接滇蜀,隔阂番戎,为边陲形胜之地。汉武开西南夷,欲通身毒道,北方闭氐、﹂,南方闭、昆明。盖自以西南,道阻险,群蛮纠结,易于抵拒也。其后诸葛武侯定南中,道出越,蛮皆顺命。宋元嘉二十七年,吐谷浑王慕利延为魏所逼,上表求入保越胡氏曰:此即唐时吐蕃与云南窥蜀之路。盖自汉武开昆明之后,后人遂通此路,许之,不至。《梁史》:大同三年,武陵王纪都督益州,先是蜀乱,建宁、越之地,累朝不能有,及纪开越,通建宁,于是贡献踵至。唐武德七年,以韦仁寿为简较南宁州都督,寄治越时仁寿兼领州。贞观二十二年,州都督刘伯英请讨松外诸蛮,以通西洱、天竺之道,敕将军梁建方发巴蜀诸州兵击败之,诸蛮部皆来归附,遂通西洱河,招降其部帅,此即汉所欲通道也《新唐书》:西洱河蛮道,由郎州走三千里,由州千五百里。韦皋尝言,州为西南往来通道,捍蔽数州。贞元四年,收复州,屡破吐番。太和中,李德裕复经营于此,以扼南诏。《志》云:司山川清秀,土田膏腴,盖西南之雄镇也。

  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附郭。汉越郡邛都县地。晋以后因之。后周置越县,西宁州治焉。刘句曰:隋分邛都所置也。大业初,为越郡治。唐亦为州治。太和五年,州徙治台登,县属焉。咸通以后,没于蛮。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卫,领千户所四,长官司三,寻置行都司治焉,编户四里。今亦置建昌卫,有中、前所。

  建昌前卫指挥使司附郭。洪武二十七年增置,编户五里。新《志》云:万历三年,并入建昌卫。

  ○越废县即司治。后周置县,以汉郡为名。自隋以后,皆因之。唐末,没于南诏。南诏改置建昌郡,领建安、永宁二州。元至元十六年,分建昌为二州,在城曰建安,东郭曰永宁,俱属建昌路。明初因之,寻废。《城邑考》:今司城,洪武中筑,石为固,有四门,周四里有奇。

  泸沽废县司北百二十里。汉台登县,属越郡。晋因之。大宁初,李雄将李骧等寇台登,将军司马玖战死,越遂降于成。咸和二年,朱提太守杨术与成将罗恒战于台登,术败死。永和以后,复属于晋。宋仍曰台登县。后周置白沙郡治焉。隋郡废,县属州。唐武德初,属登州。贞观初,改属州。贞元四年,韦皋大破吐蕃于台登北谷,克州。五年,韦皋复遣将曹有道等出台登谷,大破吐蕃青海、蜡城二节度。十三年,吐蕃寇州,刺史曹高仕大破之于台登城下。太和六年,李德裕徙州治台登,以夺蛮险。其后陷于蒙诏,以乌蛮酋守此,后渐强,自号落兰部,或称罗落,以其先为罗落蛮也。元至元初内附,寻叛。九年平之,设千户。十三年,升万户。十五年,改为泸沽县,属礼州。明初因之,县寻废。《志》云:洪武二十四年,景川侯曹震开河道,谓路之险者,莫甚于泸沽县,于是架阁凿崖,更辟新道。即此也。今有泸沽巡司。

  废中县司东四百里。《元志》:县治在住头回甸,越之东境也。所居乌蛮,自别为沙麻部,以酋长所立处为中州。至元十年,内附,仍为中州。二十二年,降为县,隶建昌路。明初因之,后废。又北舍废县,在司东三百里。《志》云:元置,属建昌路。今《元志》不载。或曰,元末所增置也。明初,改为碧舍县,旋废。

  遂久废县在司西南。汉县,属越郡。后汉因之。元初五年,越以卷夷大牛种、封离等反,杀遂久令。盖境内属夷也。晋改属云南郡,后废。章怀太子贤曰:废县在今靡州界。靡州,唐西徼羁縻州也。武德七年,置西豫州。贞观三年,改靡州,后废。○可泉废县,在司西北。汉邛都县地,后周置可泉县,并置宣化郡治焉。隋初郡废,县属州。唐初因之。天宝元年,更名西泸县。刘句曰:县盖萧梁时置,隋移治姜磨戍,唐武德初,移于今治,后废于南诏。

  宝安废州在司东,本越县地。元至元十五年,置宝安州,属建昌路。二十六年,省入建安州。○废里州,在司东三百里。《元志》云:蒙诏时,落兰部小酋阿都之裔居此,因名阿都部,后附于元。至元十年,隶乌蒙路。十八年,设千户。二十三年,升为军民总管府。二十六年,降为州,隶建昌路。明初因之,后废。又废阔州,在司东南四百里,蛮名密纳甸,乌蒙所居,其裔有名科者,因为部号,后讹为阔。元至元初降附。九年,设千户。二十六年,升为州,隶建昌路。明初因之,后废。

  废泸州司西南二十五里。唐为州沙野城之地,蛮名沙城睑,相传即诸葛武侯擒孟获处。误也。北近泸水,亦名热水甸。蛮酋于甸增筑一城,谓之Д笼,属建昌府。元至元十五年,改为泸州。明初因之,后废。今曰泸州堡。○武侯城,在司南三十里泸水东。相传诸葛武侯所筑,所谓五月渡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