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河南置南深泽县,属涿郡,此城是也。后汉废深泽县,而南深泽如故。后魏改为深泽县。北齐废。,隋复置县于滹沱河北,即汉故深泽县治,而南深泽遂废。唐武德初,群贼魏刁儿作乱,据深泽,掠冀、定间,称魏帝。窦建德击灭之。

  ○滋河县西十八里。其源出山西蔚州之枚回岭,流经真定府境内,自无极县流入界。又县西二十五里,有神渚水,滹沱河、滋河之水冲啮所成,方广四百步,其深无际。又东北入祁州界,会于沙河。

  ○苦水村县东南十五里。相传光武尝经此,饮水而苦,因名。○西河店,亦在县东南,道出束鹿县。

  束鹿县州南百二十里。东至深州二十五里,西至晋州七十里,东南至深州衡水县百里。汉[A11U]县地,属巨鹿郡。[A11U],颜师古曰:读若鹞。后汉曰鸟阝县。晋属赵国。后魏仍属巨鹿郡。北齐改曰安国县。隋开皇六年,改曰安定。十八年,改曰鹿城,属冀州。唐初,属廉州。贞观元年,改属深州。至德二年,又改为束鹿县。胡氏曰:天宝十五载,明皇以安禄山叛,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饶阳之鹿城曰束鹿,以压之。是也。建中三年,李维岳以成德军叛,诏诸镇兵进讨。幽州帅朱滔拔束鹿,围深州。既而维岳引兵围束鹿,复为滔所败。宋初属真定府。淳化中,仍属深州。金因之。元初省。寻复置,属祁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A11U]县城在县东北二十里。汉县治此。光武初,击破铜马贼于枭阝。是也。后魏仍为枭阝县,移于今县治。唐先天二年,分饶阳鹿城县地,置陆泽县,治古枭阝城,又徙深州治焉。朱滔拔束鹿,进围深州,即此城也。五代周移深州治下博县。宋雍熙四年,废陆泽县入束鹿、深州。《志》云:州东北五里有陆泽城。误。

  安定城县西七里。汉县,属巨鹿郡。宣帝封燕剌王子贤为侯邑。后汉省。《通志》云:在今冀州西南。恐误。又西梁城,在县南六十里,亦汉县,属信都国。宣帝封广川戴王子辟兵为侯邑。后汉省。

  贳城在县西南。汉贳县,属巨鹿郡。贳,师古曰:式制反。高帝封越将合传胡害为贳侯,邑于此。后汉初,光武自堂阳击贳,降之。耿纯率其宗族宾客迎谒于贳。是也。县寻废。堂阳,见县。

  晏城废县在县西。隋开皇十六年,分鹿城置晏城县。大业初废,隋末复置。唐武德五年,将军桑显和击刘黑闼于晏城,破之,即此。县寻废。

  ○束鹿岩在县北,外隘内广,可容千人。一名三丘古洞。

  黄丘在县南。《地形志》:枭阝县有黄丘。晋永和七年,后赵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冉闵遣将孙威拒琨于黄丘,琨败却。或以为即此丘也。又县有青丘、牛丘、驰丘、灵丘,与黄丘共为五丘。

  ○滹沱河县南三十里。自晋州流经县境,又东历安平县,入深州界。《通典》县有衡漳水。今名衡水,一名苦水。自赵郡宁晋县流入境,盖即胡卢河之北溢者。

  鸦儿河县南十里。亦自晋州流入境,复合于滹沱,又分流而东南出入深州界,《志》以为滹沱支流也。旧时春冬则涸,今淤。《志》云:鸦儿河旧自县南双丘社东北达博野县,合于滋河,九河之一也。

  安州府东七十里。东南至河间府百二十里,西南至祁州百二十里,东北至顺天府涿州百四十里。

  春秋时晋地。战国属赵。秦上谷郡地。汉为涿郡地。后汉因之。晋为高阳国地。后魏为高阳郡地。隋属瀛州。唐因之。五代亦属瀛州。宋淳化三年,置顺安军治唐兴寨。金天会七年,升为安州,后又置高阳军治葛城县,寻又移治渥城县。元初因之州还治葛城县。至元二年废。未几,复置安州,属保定路。明洪武七年,以州治葛城县省入,又降州为县。十四年,复为州编户二十二里,领县二。今仍曰安州。

  州控临幽蓟,川泽回环。宋时为制御契丹之要地,边臣何承矩等规画详矣端拱二年,何承矩为沧州节度使,上言:臣自幼征行关南,熟知北边道路川原之势,若于顺安寨西开易河蒲口,导水东注于海,东西三百余里,南北百七十里,资其陂泽,筑堤潴水为屯田,可以遏敌骑之奔轶。俟期岁间,关南诸泊,悉皆壅固,即播为稻田。其缘边州军临塘水者,止留城守军士,不烦发兵广戍,收地利以实边,设险固以防塞,御边之要策也。其顺安军以西,抵西山百里许,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守。从之。于是雄、莫、霸州,平戎、破虏、顺安等军,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水田稻熟,公私获利,而莞蒲蜃蛤之饶,民皆赖之。咸平三年,承矩知雄州,又言近者建设陂塘,绵亘沧海。昨契丹犯边,高阳一路,东负海,西抵顺安,士庶安居,即屯田之利也。今顺安西至西山,地虽数军、路才百里,纵有丘陵冈阜,亦多川渎泉源,因而广之,制为塘埭,自可息边患矣。《宋会要》:自何承矩议开置屯田,筑堤储水,为阻固,其后益增广之。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葫卢、永济等河,皆汇于塘水。天圣以后,领于沿边屯司。或曰:以无用之塘,废可耕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