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诸李数千家于殷州西山方五六十里居之,即五马诸山矣。宋建炎初,和州防御使马扩奔五马山聚兵,得徽宗子信王榛,以总制诸寨。两河忠义,闻风响应。既而金人来攻诸寨,断其汲路,诸寨遂陷。○檀山,在县东北十五里,高百余丈。相传周穆王尝驻此。又粟堆山,在县东南十五里,以山形如委粟而名。

  十八盘岭县西六十里。山势嵯峨,林木郁茂。中有小径,萦纡上下,十有八盘。又黄沙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有黄沙岭口,路通山西,槐水之源出于此。今有黄沙岭巡司。○铁脚岭,在县东南,高险崎岖,艰于登陟,因名。

  ○槐水在县城北。源出黄沙岭,东流经此,折而东北,入元氏县西境。复东南出,而入高邑县界。或谓之度水。○水,在县南,源出赞皇山,《汉志》谓之石济水,今亦曰沙水。东流入临城县界。《邑志》云:《卫风》出宿于,即此水也。误矣。

  ○黄沙岭口县西北黄沙岭下,北去故关百里。正统四年,置戍。嘉靖二十一年,增兵防守。又北二十里,曰白城口,其相近者曰谷家崖口。又北三十里,即元氏县之青草峪口。○十八盘口,在县西十八盘岭下。又县西五十里,有段里口,口外有四相公寨。又西南十里,曰后沟口。县境诸口,俱属故关南路。《里道记》:自后沟口而西,至山西乐平县百十里。自后沟口而北,缘历山径至故关百二十里,至龙泉关五百十里,至倒马关六百八十里。内三关边墙,至后沟口而始竟云。

  宁晋县州东四十里。北至晋州八十里,南至顺德府巨鹿县九十里,东北至祁州束鹿县百二十里。汉为杨氏县,属巨鹿郡。后汉因之。晋省入瘿陶县,属巨鹿国。后魏又析置瘿遥县,亦属巨鹿郡。隋复曰瘿陶,属赵州。唐天宝初,改为宁晋县,仍属赵州。今城周六里,编户十八里。

  ○杨氏废县即今治。《周·职方》冀州,薮曰杨纡。《水经注》:杨纡,即大陆泽。汉置杨氏县治焉。晋废。后魏永安二年,分瘿陶置瘿遥县,治故杨城,仍为巨鹿郡治。隋初郡废。开皇六年,改遥为陶。唐天宝初,又为宁晋县治。建中三年,朱滔与王武俊等叛,滔自深州进逼康日知于赵州,趣宁晋。王武俊亦自恒州进取元氏,东会滔于宁晋。《城邑考》:宁晋县,即古杨氏城。城周十里有奇。

  陶城县西南二十五里。汉置县,属巨鹿郡。颜师古曰:瘿,读若影。后汉为郡治。延熹八年,勃海王悝降,为瘿陶王国于此。初平二年,博陵群贼张牛角等攻瘿陶,不能陷。晋以杨氏县省入,亦为巨鹿国治。后魏分瘿陶县置瘿遥县,仍属巨鹿郡。高齐并入瘿遥县。○大陆城,在县东南十里。隋开皇十六年,析广阿置大陆县,属赵州。大业初,改象城县为大陆,而以故大陆县并入焉,即此城也。今名鱼台村。又县东二十五里,有历城。本汉历乡县,属巨鹿郡。后汉省。魏收《志》云:瘿遥有历城。是也。亦作沥城。《一统志》:城乃小堡,城下薮泽,周回百余里,中有鱼藕菱芡之利。每岁饥、兵荒,州人赖以全活者甚众。金末,王义率众保聚于此。

  ○胡卢河县东南二十里。即《禹贡》之大陆泽。《吕氏春秋》九薮,赵之大陆其一也。郦道元以为即杨纡薮,亦谓之薄洛水。《战国策》赵武灵王曰:吾国东省河薄洛之水,与齐中山同之,而无舟楫之用。是也。亦谓之广阿泽。今泽东西径三十里,其上流即漳水也。自顺德府南和任县达隆平,而东北汇大小群川,以注于县境。而赵州西境及滹沱河以南诸水,亦悉东南流至县境,而汇为大泽。每至夏秋之交,霖潦为患,则漳水、滹沱南北交注,泛滥甚广。东经深、冀二州及阜城、献县以东,至交河县,而合于滹沱。丁度曰:胡卢河,横漳之别名也。在深、冀间,横亘数百里。五代周广顺二年,契丹将高谟翰,以苇筏渡胡卢河,入寇至冀州。周兵屯贝州以拒之,引去。冀北之大川,胡卢河其最矣。《郡志》:明正德十一年,漳河由县南徙。明年,滹沱由县北徙。盖前此皆汇流于胡卢河,至此复分,引而南北出也。

  氵交水在县南,自赵州流经县界。又沙水在县西南,自柏乡县流入县境。《汉志》:氵交水至瘿陶入氵氐。沙河,即出,水下流矣。自州以西,诸水皆合于二水,以注胡卢河。○丰河,在县东,《志》云即漳水故道也。自胡卢河分流东出,入冀州界,为清水河之上源。又碱河,亦在县东,下流合于清水河。

  宁晋渠在县西南。《唐志》:自胡卢河以北,县地常虞旱卤。西南有新渠,上元中邑令程知默所开,引氵交水入城以溉田,径十余里,地用丰润,民食乃甘。

  ○薄洛亭在县南。《后汉志》瘿陶县有薄洛亭,战国时为齐、赵之疆,往往战戍于此。亭盖以薄洛河而名。

  深州府东二百五十里。东北至河间府二百里,南至冀州百三十里,西北至保定府祁州百七十里。

  春秋时晋地。战国属赵。秦属巨鹿郡。汉属信都国。后汉属安平国。晋因之。后魏属长乐郡。北齐属博陵郡。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析置深州治安平,今晋州属县。详见前。大业初,州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