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今有久山镇巡司。

  ○海县东北六十里。滨海有利国、富国、永利、丰民、宁海、永阜等场,皆煮盐之所也。《志》云:利国场在县东九十里。富国场,在县东六十里。永利场,在县东北七十里。丰民场,在县东七十五里。

  流河在县东南三十里。其水自大清河分流,东北入海。

  蒲台县州南三十里。东南至青州府高苑县四十里。汉湿沃县地。隋开皇十六年,置蒲台县,属棣州。唐武德八年,改属淄州。贞观十七年,还属棣州。五代周属滨州。宋省。金复置。元初,属滨棣路,寻属淄莱路。明初,属般阳府,寻改今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十九里。

  ○湿沃城在县东南。汉县,属千乘郡,后汉省。曹魏复置,属乐陵国。晋及后魏因之。后齐省。《地理风俗记》:千乘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湿沃城。即此。

  ○大河故渎在县西南七十里,旧时大河经此入海。

  大清河在县北一里。自州境东北流经此,又东北入利津县界。

  海县东百四十里。海畔有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俗呼关口淀。旧为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相触,故名淀。上有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没,居民于其下煮盐。

  ○三姑台在县东一里。相传古贞女蒲氏所筑。有三台并峙,遗址仅存。或以为即秦蒲萦台云。又东十四里曰龙居店,亦曰龙混镇,相传宋太祖微时尝潜寓于此。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山东三

  ◇兖州府东至江南海州五百六十里,南至江南徐州三百六十里,西南至河南归德府四百十七里,西北至东昌府三百八十里,东北至济南府三百三十四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江南江宁府千二百三十里,至京师千二百三十五里。

  《禹贡》徐、兖二州之域,春秋时属鲁。战国初属鲁,后属楚,亦为齐、宋之疆。秦置薛郡。汉为鲁国及泰山、山阳等郡地。后汉为鲁国、任城国及山阳等郡。晋为鲁郡。宋为高平、东平、鲁郡等郡地元嘉三十年,移置兖州,治瑕丘。沈约《志》:兖州刺史后汉治山阳昌邑,魏晋治廪丘。武帝平河南,治滑台。文帝元嘉十三年,治邹山,又寄治彭城。二十年,兖州省入徐、冀二州。三十年复置。杜佑曰:《禹贡》兖州在济、河之间,因济水发源为名。周置兖州,始兼及今郡之境。其在《禹贡》,则宅徐之方,而受兖之名也。然自刘宋以前,兖州徙治不一,其以兖州专治瑕丘,则自宋元嘉末始也。后魏亦为鲁郡等郡。北齐曰任城郡。隋初,置兖州。大业初,又改为鲁郡。唐初,徐圆朗据其地。武德五年,复置兖州。天宝初,亦为鲁郡。乾元初,复故寻置兖、郓等州节度于此。乾符三年,赐号泰宁军。五代因之周广顺二年,罢泰宁军,以慕容彦超拒命也。宋仍曰兖州亦曰鲁郡泰宁军节度。政和八年,升为袭庆府。金亦曰兖州大定十九年,更军号曰泰定军。元因之,隶济宁路。明初,亦隶济宁府。洪武十八年,升为兖州府,领州四、县二十三。今亦曰兖州府。

  府据河、济之会,控淮、泗之交,北阻泰岱,东带琅邪,地大物繁,民殷土沃,用以根柢三楚,囊括三齐,直走宋、卫,长驱陈、许,足以方行于中夏矣。然自春秋以来,不能抗衡于齐、楚,而纷纭之际,豪杰竞起,未见能以兖州集事者。何欤?盖必悬权而动,所向无前,然后可以拊敌之项背,绝敌之噤喉。若坐拥数城,欲以俟敌之衰敝,未有得免于覆亡者也。是故徐圆朗颠于前,朱瑾窜亡于后,岂真形胜之不可为哉?用之者非其道耳。夫聚天下之转输,尽出于百里之内,亚夫昌邑之谋,燕师亭之举,岂非千古之大计乎?策兖州者,未可无曲突徙薪之虑也。

  嵫阳县附郭。本鲁之负瑕县。汉为瑕丘县,属山阳郡,武帝封鲁恭王子政为侯邑。后汉亦为瑕丘县。晋省入南平阳县,属高平国。宋元嘉末,置兖州,治瑕丘故城。后魏因之。隋开皇三年,始复置瑕丘县,仍为兖州治。唐因之。宋大观四年,避宣圣讳,改曰瑕县,寻又改曰嵫阳,以山为名。明初,省入兖州。洪武十八年,复置。编户二十二里。

  ○瑕丘城府西二十五里。鲁负瑕邑也。《春秋》:哀七年,季康子入邾,以邾子益来,囚诸负瑕。即此。汉置瑕丘县。晋废。刘宋元嘉三十年,始移兖州治瑕丘。泰始二年,没于魏,曰东兖州,寻亦曰兖州。齐建武二年,魏主宏自瑕丘如鲁城。梁大通二年,魏泰山太守羊侃袭兖州刺史羊敦,弗克,筑十余城守之,遣使来降,魏将于晖等因击侃于瑕丘。侃溃围南走。东魏天平初,兖州刺史樊子鹄据瑕丘以拒东魏,明年,高欢使娄昭攻之,堰泗水灌城,城遂下。隋亦曰兖州。唐中和四年,感化将李师悦等追败黄巢于瑕丘。是也。宋为嵫阳县治。洪武十八年,改筑府城,因移县于今治。今郡城以砖石,有门四,外有带郭,郭有门五。正德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