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为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今领府五、直隶州三、属州十六、县七十九总为里四千四百四十有奇。夏秋二税,约二百三十一万四千八百有奇,而卫所参列其中今仍为山西布政使,以直隶之保安、延庆二州改隶焉。

  ◇太原府属州五 县二十

  阳曲县附郭  太原县  榆次县  太谷县  祁县  徐沟县清源县  交城县  文水县  寿阳县  盂县  静乐县  河曲县

  平定州属县一

  乐平县

  忻州属县一

  定襄县

  代州属县三

  五台县  繁县  崞县

  岢岚州属县二

  岚县  兴县

  保德州

  ◇平阳府属州六 县二十八

  临汾县附郭  襄陵县  洪洞县  浮山县  赵城县太平县  岳阳县  曲沃县  翼城县  汾西县  蒲县

  蒲州属县五

  临晋县  荣河县  猗氏县  万泉县  河津县

  解州属县五

  安邑县  夏县  闻喜县  平陆县  芮城县

  绛州属县三

  稷山县  绛县  垣曲县

  霍州属县一

  灵石县

  吉州属县一

  乡宁县

  隰州属县二

  大宁县  永和县

  ◇汾州府属州一 县七

  汾阳县附郭  孝义县  平遥县  介休县  石楼县临县

  永宁州属县一

  宁乡县

  ◇潞安府属县八

  长治县附郭  长子县  屯留县  襄垣县  潞城县壶关县  黎城县  平顺县

  直隶◇泽州属县四

  高平县  阳城县  陵川县  沁水县

  直隶◇沁州属县二

  沁源县  武乡县

  直隶◇辽州属县二

  榆社县  和顺县

  ◇大同府属州四 县七

  大同县附郭  怀仁县

  浑源州

  应州属县一

  山阴县

  朔州属县一

  马邑县

  蔚州属县三

  广灵县  广昌县  灵丘县行都司各卫所及属夷俱附见

  东据太行,

  太行为天下之脊,中分河东、河北之境。今自泽、潞以北,达于大同之东境,皆太行也。

  南通怀、孟,

  自怀、孟而南,西指洛阳,东指汴梁。怀、孟者,中原之要膂也。

  西薄于河,

  黄河自塞外东北流,至废东胜州,西北折而南,凡千七百里。至蒲州河津县之龙门山,又南历雷首山,折而东。河之南,即华阴也。又东至垣曲县之王屋山南,而入河南怀庆府境。

  北边沙漠。

  自大同以北,去沙漠七百余里,分列戍守,为防维要地。

  其名山,则有雷首、

  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平阳府蒲州东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连解州安邑及临晋、夏县、闻喜之境,《禹贡》:壶口、雷首。即是山也。《左传》:赵宣子田于首山。《史记》:卫鞅谓秦孝公,魏居岭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司马贞曰:大河径中条之西,自中条以东,连汾、晋之险嶝,谓之岭厄。汉武帝元封六年,置晋山宫于此,诏曰:朕礼首山,昆田出珍玉,或化为黄金应劭曰:昆田,首山下田。《封禅书》:自华以西,名山七,一曰薄山。薄山者,襄山也亦中条之异名。《穆天子传》:东巡自河首襄山。即此。《水经注》:雷首西临大河,俗亦谓之尧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括地志》:雷首山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一名中条山,一名首阳山。又有蒲山、历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潴山、独头山、Й山、吴山亦曰吴坂之名。《尚书大传》:汤伐桀,升自而。郑氏云:而在河曲之南。是矣。山之南阜,即首阳山,夷齐饿死于其下。《唐六典》:河东道名山曰雷首,亦曰中条。天宝末,哥舒翰与贼将崔乾战于灵宝西原,翰军于河北,登高阜望之胡氏曰:首山与湖城县之荆山,隔河相望,军败,翰走,自首山西度河入关或又谓之南山。元至正十八年,汝颍贼陷晋、冀诸处,察罕帖木儿引军趋河东,先遣兵屯南山阻隘,自勒重兵屯闻喜、洛阳。贼果出南山,为伏兵所败,乃进屯泽州。中条在晋、冀之南,与河南岸诸山相接,故曰南山云。《名山记》明何铠撰中条以中狭不绝而名。上有分云岭、天柱峰见临晋县及桃花洞、玄女诸洞,谷口、苍龙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