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云:夷吾馆在县东二十五里。○临河城,在县东六十里,唐初置临河县,属西德州,贞观初废。或以为后周所置,误也。

  ○团圆山县西北三十里。山顶高而状圆,因名其山。东西长一百八里。有小蒜谷,胜水泉出焉,北流六十里入黄河。又有百泉谷,在山之分水岭下,泉约百余派,西流八十里入黄河。○翠金山,在县南三十里,一名台骀山,上有台骀神庙。

  石楼山县东南六十里。蒲水出焉,流入隰州界,隋以此山名县。○龙泉山,在县南,接隰州界。《水经注》:龙泉出吐京城东南道左山下,牧马川上,多产名驹。亦名屈产泉,即晋献公以屈产之乘假道于虞者。《志》云:屈产泉在县东南四里。又黄云山,在县东六十里,与县东南牛心山相接。

  ○黄河在县西百里。从宁乡县流入界,过上平关,又南入隰州永和县界。

  土军川在县西五十里。源出团圆山。有土军谷,亦曰吐京谷,西达于大河,县境诸水,悉流合焉。或讹为统军川。后周主邕建德五年,自将攻晋州,分遣达奚震守统军川,即此。

  ○上平关县西北九十里,下临黄河,路出陕西绥德州。五代梁开平二年,李茂贞遣延州帅胡敬璋攻上平关,为梁将刘知俊所败,即此。向有巡司戍守。

  永宁关县西七十五里,下临黄河,路通陕西青涧县。又窟龙关,在县东北六十里,东接孝义县,南接隰州,北抵宁乡县。二关明初俱置巡司戍守,今革。

  临县府西北二百里。北至陕西吴堡县三十里,东北至岢岚州兴县一百八十里。汉离石县地,属西河郡。后周置乌突县,兼置乌突郡治焉。隋郡废,县改曰太和,属石州。唐初改为临泉县,置北和州治焉。贞观三年,州废,仍属石州。宋初因之。乾符三年,改属晋宁军。金仍属石州。元中统二年,改属太原府,三年,升为临州。明初改曰临县,仍属太原府,万历中改今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十七里。

  ○修化城在县南。后周置窟胡县,兼置窟胡郡治焉。隋初郡废,改县为修化,属石州。唐省。又县东南有庐山废县,亦后周置,大业初,并入修化县。

  ○连枝山县东七十里,枝脉蔓衍,连接群山。亦谓之磨盘山,《志》云:山周六百余里,近时官军逐贼于此,贼据险拒守,官军不能克。又黄云山,在县东北三里,榆林河出焉。

  车突谷在县东北。《志》云:后周置乌突县,盖以车突谷而名。北魏孝文太和二十年,吐京胡反,汾州刺史元彬遣军击破之,追至车突谷,又破之,即此。

  ○黄河县北二十里。自岢岚州兴县界流入,又西南入永宁州境。○榆林河,在县东北,源出黄云山,下流入于黄河。又有临泉水,在县治北,亦流入于大河。

  ○克胡寨县西北百二十里。黄河东岸,路通陕西葭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中,筑城屯兵于此,以防夏人。元废。明洪武五年,置巡司。其南二十余里有曲峪村渡,又南三十里有郭家塔渡,南四十里有堡子峪渡,俱通葭州。又南十二里有索达安渡,路通陕西吴堡县。

  附见:

  汾州卫在府城内。本守御千户所,洪武二十四年建。弘治五年,升为卫。

  永宁州府西北百六十里。南至平阳府隰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陕西绥德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太原府岢岚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太原府三百九十里。

  春秋时白翟地《齐语》:桓公西征,攘白翟之地,至于西河。即州境也。战国初为赵之离石邑,后为秦、魏二国之境。秦属太原郡。两汉属西河郡。晋属西河国。刘渊倡乱于此。后赵石勒置永石郡。后魏为离石镇。北齐置怀政郡,兼置西汾州。后周改离石郡,又改西汾为石州。隋初,郡废州存,炀帝又改为离石郡。唐复为石州。天宝初,曰昌化郡。乾元初,复故。宋因之亦曰昌化军。金属太原府。元仍属太原路。明洪武三年,以州治离石县省入,仍曰石州,属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永宁州编户四十里,属汾州府,领县一。今因之。

  州重山合抱,大川四通,控带疆索,锁钥汾、晋,诚要区也。《边防考》:州西逾黄河,即延、绥边地,北边偏、老,最属要冲,而黄芦岭尤为险阻。明嘉隆之间,往往被寇,州境为其蹂躏,防维切焉。今四方无虞,州日益蕃庶,化理之隆,安得不推所自欤?

  ○离石废县今州治,战国时赵邑也。周赧王三十四年,秦取赵蔺离石,此即离石地。汉置县,属西河郡。汉初破匈奴,追至离石,匈奴复聚兵楼烦北,是也。武帝封代共王子绾为侯邑。后汉为西河郡治。《东观记》:西河郡治平定县,离石在郡南五百九里。永和五年,以匈奴寇掠,徙郡治离石。晋亦曰西河国治,永兴初,为刘渊所据。石赵置永石郡于此。后魏太和二十年,北巡,还至离石,置石城县,属伍城郡。高齐置昌化县。后周改为离石。隋以后因之。明初省州城。景泰元年,因故城修筑,周九里有奇。

  定胡城州西二十里。本汉离石县地,后周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