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郡降西魏,寻复取之。齐郡废。隋大业九年,杨玄感围东都,分遣其将韩世Ф围荥阳。皆故荥阳城也。隋末,移治大索城。五代时,始移于今治。

  京城县东南三十里。春秋时郑邑,庄公封弟叔段于京。汉二年,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蒯通曰:楚人起彭城,转斗至荥阳,威震天下,然兵困于京、索间,迫西山而不敢进。谓此也。寻置县,属河南郡。建武初,宗室刘茂聚众京、密间,自称厌新将军,遣将击降之。晋属荥阳郡。后魏因之。后齐省入荥阳县。○大索城,在故京城西二十里。东北四里为小索城。《春秋》昭五年,晋韩起如楚送女,郑子皮劳诸索氏,是也。宋元嘉二十九年,鲁爽破魏将拓跋仆兰于大索,进攻虎牢。《水经注》:东晋荥阳民张卓、董迈等保此,名为大栅坞。太平真君中,颍州刺史崔白自虎牢移州治此,后还治荥阳,改州为荥阳郡,城遂废。京相曰:京县有大索、小索亭,昔索氏兄弟居此,故有大小之称。《括地志》:今荥阳县,即大索城;小索故城,在县北四里。《元和志》亦云。

  垂陇城在县东。《春秋》文二年,晋士会诸侯,盟于垂陇。又襄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京相曰:在荥阳东二十里,世谓之都尉城。曹魏典农都尉治此,故名。又东二十里有城。《春秋》公会郑伯于时来,即也。亦曰。

  宅阳城县东十七里。战国魏惠王五年,与韩王会于宅阳。《史记》:赵、魏合攻秦,不利于宅阳。又魏冉走魏将芒卯,入于北宅,即宅阳也。《竹书纪年》:晋出公六年,齐、郑伐卫,荀瑶城宅阳。又惠王三十三年,王及郑侯盟于巫沙,以释宅阳之围。《水经注》:荥阳泽际有沙城,即巫沙。

  平桃城在县东北二十里。《郡国志》:县有虢亭,俗谓之平兆城。魏孝文太和十九年,自滑台舍石济,西还洛阳,太子恂出迎于平兆城,是也。兆,亦作桃。石济,见卫辉府胙城县。

  须水城在县东三十里。唐初置须水县,属管州,以须水自此入京水而名。贞观初,并入郑州管城县。宋曰须水镇。

  ○嵩渚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小陉山,俗亦名周山。《水经注》以为黄堆山也,京、索二水出焉。其西又有万山,须水出焉。又有贾峪山,贾峪河出焉。二水下流皆入于京、索。

  灵源山在县治西。山多灵秀。又西有檀山,山多檀木,《水经注》谓之檀山罡。《赵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献荥阳,以为檀台罡。是也。按:荥阳,本作荣椽;檀台,详见直隶邢台县。

  ○黄河在县北二十五里。自汜水县流入境,又东入河阴县界。

  京水源出嵩渚山,经郑州西南十五里,东北入郑水。五代唐天成二年,自荥阳至京水,遂入大梁。又蒙古围汴,金主召邓州守将完颜思烈入援,至京水,兵溃。《水经注》:黄水发源京县之黄堆,东南流,俗名祝龙泉,世谓之京水也。○须水,在县东。《水经注》:须水出京县东北二里榆子沟,亦谓之小索水,东北流,于荥阳城西南北注索。

  索水亦出嵩渚山,北流入京水。《水经注》:索水,即旃然水。《春秋》襄十八年,楚伐郑,右师涉颍,次于旃然。《寰宇记》:京水在县东二十二里,索水在县南三十五里。后唐同光二年,诏蔡州刺史朱浚索水通漕。宋人每浚京、索二水,以为金水河之源。

  鸿沟《通典》:在县南,楚汉分境处。《史记·河渠书》:于东方则通鸿沟、江淮之间。应劭曰:鸿沟在荥阳县东南二十里。《水经注》:尉氏有鸿沟乡、鸿沟亭,睢阳东有鸿口亭,萧县西又有鸿沟亭。苏秦所云南有鸿沟者,非欤!然则楚汉所分特就荥阳东西言之耳。《方舆纪胜》:鸿沟在河阴县东,北接广武山,与荥泽连。

  冯池在县西。东北流,历河阴县敖山南。《水经注》:池水经荥阳县北断山,东北注于济,世谓之砾石涧,亦谓之砾溪。司马贞曰:战国时,韩有宛冯之剑,盖宛人铸剑于冯池而名。

  ○金堤关在县东北。章怀太子贤曰:汴自荥阳首受河,所谓石门,在荥阳山北一里,过汴而东,积石为堤,谓之金堤,成帝阳嘉中所作也。按:汉文十三年,河决酸枣,东ㄨ金堤,金堤非始于成帝时矣。胡氏曰:河堤自汴口以东,缘河积石为堰,通河古口,咸曰金堤。金堤关,盖因堤以名。隋大业十二年,李密说翟让取荥阳,于是破金堤关,攻荥阳诸县,多下之,即此。又县东北四十里有大海寺。李密与隋将张须陀战,伏兵于大海寺北林间,须陀战死处也。金堤关,盖在今河阴县东。○索亭驿,在县城西,明初置。

  荥泽县在州北五十里。北至卫辉府新乡县百里,西南至汜水县四十五里。汉荥阳县地。晋属荥阳郡。隋开皇四年,置广武县。仁寿初,改为荥泽县,属郑州。唐因之。宋熙宁中,省入管城。元中,复旧。元属汴梁路。明初,改属郑州。成化十五年,以水患徙筑县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十六里。

  ○王宫城在县西北十五里。《左传》僖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还至衡雍,作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