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坚讨董卓,移屯梁东,为卓将徐荣所败。坚复收散卒,进屯梁县阳人,去鲁阳百余里,是也。今有阳人故城。

  沛公垒在州东北大刘山南。汉高入关时驻此。世祖西征,亦尝驻焉。故山有大刘、小刘之称。《寰宇记》:大刘山,在郏县北三十里。

  鲁山县州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南阳府南召县百二十里,东至裕州叶县九十里。夏时刘累所迁之邑也。春秋时属郑。战国时属楚。汉为鲁阳县,属南阳郡。后汉及魏晋因之。后魏太和十一年,置鲁阳镇。十八年,改为荆州。二十二年,罢州置鲁阳郡。永安二年,复置广州。东魏武定中,广州移置于襄城县。西魏得其地,仍置广州,寻改曰鲁州。隋初,郡废。大业初,州废,以鲁县属襄城郡。唐初复置鲁州,改县曰鲁山。贞观初,州废,县属伊州。八年,改属汝州。宋以后皆因之。今县城周五里,编户四十六里。

  ○鲁阳城今县治南。战国时楚邑。《史记》:魏武侯十六年,伐楚,取鲁阳。汉置县。后汉初平初,关东诸将讨董卓,袁术屯鲁阳,既而孙坚与术合军。二年,坚败卓兵,至雒阳,还屯鲁阳。自是常为战守处。后魏太和二十三年,魏主之丧自宛北还,太子恪至鲁阳,与丧会,乃即位。其后东西魏相争,鲁阳尤为重地。《通典》鲁山县东北十七里有鲁城,即高齐所置,屯兵以备周处。

  城县东南五十里。春秋时楚邑。昭元年,楚公子围使伯州犁城。又《史记》:沛公与秦南阳守庄战于东。汉置县,属南阳郡。建武初,遣岑彭击荆州群贼,下、叶等十余城。晋仍为县,属南阳国。刘宋时省。后魏改为翼阳县,属襄城郡。西魏为雉阳县。后周又置武山郡于此。隋初,郡废,开皇十八年,改为湛水县,属伊州。大业初,复曰城县,属襄城郡。唐初鲁州领氵蚩阳,即雉阳也。贞观初,废。近《志》曰:氵蚩阳城在宝丰县南三十里。又河山城,在城东南。后魏太和二十一年,置河山县,属鲁阳郡。隋大业初,省入城。《寰宇记》云:今叶县境之河山保是也。

  应城在县东三十里。古应国。《左传》:于阝、晋、应、韩,武之穆也。《史记》:魏惠王六年,与秦会应。襄王十一年,复与秦武王会于应。又客谓周最,以应为秦王太后养地。秦昭王时,范雎封于此,曰应侯。《续汉志》父城县有应乡,古应国。后魏太和中,置山北县于此,属鲁阳郡。高齐时省。○绕角城,在县东南。春秋时郑地。《左传》成六年,楚伐郑,晋救郑,与楚师遇于绕角。《郡县志》鲁山县有绕角城。

  平高城在西南十九里。杜佑曰:宇文周筑此以备齐,又置三鸦镇,为戍守重地。亦曰平皋城。城当三鸦之口。韦孝宽谓广州义旅,出自三鸦,指此城也。

  汝南城在县东南。后魏永安初,置汝南郡,治符垒县,兼领汝南一县。后齐废郡,又以符垒县并入汝南。隋仍曰汝南县,属伊州。隋末废。又赤城,在县东北三十里。或曰:汉赤泉城也,高祖封杨喜为赤泉侯,盖邑于此。《志》云:刘裕伐姚秦时,筑以屯兵。今为赤城村。

  ○鲁山在县东北八十里。山高耸,迥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一名露山。又彭山,在县东南二十里。或曰:以岑彭尝屯兵于此而名。

  尧山在县西四十里。夏孔甲时,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上,因名。《水经注》:汝水东届尧山西岭下,水流两分:一水东径尧山南,为氵蚩水;一水东北出,为汝水云。《寰宇记》:尧山,一名大陌山,一名大龙山。刘累以扰龙称,故以名山。

  大盂山在县西南七十里,西接卢氏县界。山岭并,四围若城,俗呼为大团城、小团城山。《水经注》汝水源出大盂山黄柏谷,是也。○歇马岭,在县西八十里。亦名孤山,波水所出。又西十里为吴大岭,沙河所出也。

  ○汝水在县北。源出大盂山,东北流入伊阳县界。《春秋》昭十九年,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盖是时灭陆浑而取其地也。

  氵蚩水在县东南。源出尧山,东南流,经废城西,又东南入裕州叶县界。唐天宝十五载,南阳节度使鲁炅立栅于氵蚩水南,以拒安禄山。禄山遣将武令攻之,炅兵溃走,即此处也。又鸦河,在县西南,亦曰鲁阳关水。自南召县流入境,又东合于氵蚩水。

  沙河在县南五里。源出吴大岭,东流至叶县界合于氵蚩水。县南二十里有清水河,县西三十里有当齐河,俱流入于沙河。

  波水在县西。源出歇马岭,下流入于汝。《周礼·职方》:浸波、氵差。马融《广成颂》:浸以波、氵差。杜佑曰:即此波水也。

  ○鲁阳关在县西南九十里,与南阳府南召县分界。一名鸦路镇。自昔戍守要地也。今详见南召县。○歇马岭关,在县西北九十里。路出卢氏县界,有巡司戍守。

  郏县州东南九十里。东至许州襄城县六十里。春秋时郑地,后为楚边邑。战国属韩。汉置郏县,属颍川郡。后汉因之。晋属襄城郡。后魏改为龙山县,仍属襄城郡。东魏置顺阳郡治。隋初郡废,改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