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王)历元年二(外口内出)八(外口内乙)
武隆县令闻生元相奉为金轮(上镸缶下王)神武皇帝造四面像创浮图一所供养后纪上柱国以
下官名字多湮灭同上臣等谨按三塔寺一名会福寺寺内石幢今尚存增宋之问题会福塔院诗如
涌浮图近紫霄芙蓉仙苑礼群僚海天遥奉金轮日尽遣祯祥归圣朝宋延清集原县西北十五里辛
窖村龙泉寺有白石塔永清县志臣等谨按县志辛窖村龙泉寺一名龙演寺西阡有白石塔约高七
八丈其基四面雕镂上共十三层年月欵识俱莫可辨原隆庆寺在城西义口村殿前香炉石基辽干
统年所立干统者辽天祚之纪年也上林彚考臣等谨按辽史本纪天祚皇帝二月壬辰朔改元干统


无天佑年号原书佑字盖祚字之误原金御史中丞李英元帅左都监乌库哩庆寿领兵护军食以援
中都帝遣右副元帅星萨将四百骑迎战舒穆噜明安将五百骑继之遇于永清将战命士卒佯败金
兵来追回撃大破之死及溺死者甚众获李英及所佩虎符得粮千余车遂招谕永清不降拔而屠之
元史按乌库哩旧作乌古论今从八旗姓谱改正星唐古特语树也萨地也旧作神撒今译改原县名
取边境永清之义也居浑河下流频年为患一望无涯仅遗城南三五村颓垣覆舍而已长安客话原
崇祯庚辰三月既望大风扬沙京营大将旗吹堕永清县野老漫录补周缙字伯绅武昌人洪武中以
贡入太学授永清典史靖难兵起一时守令相率迎降永清地尤近缙摄令事极力拒守顾其民寡弱
争先逃散缙度不可为怀印南奔吏部上言靖难时北平属州县官朱宁等二百九十人俱弃职远避
宜置法典俱逮戍缙其一也忠节录补马录永清遇雨作白日永清雨移时不肯休风雷当槛落河汉
近城流牛马谁堪辨蛟龙恐亦愁西归途路失何处问孤舟百愚集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二十六

京畿东安县



原东安县在府南一百五十里明一统志臣等谨按东安县明洪武初州降为县属顺天府本朝因之
増东安县东西距二十里南北距一百五十里东至武清县界十八里西至永清县界十二里南至天
津府静海县界六十里北至大兴县界九十里东南至小直沽海口一百十里西南至霸州治一百里
东北至通州治一百里西北至固安县治八十里大清一统志原东安古安墟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
始经安墟合符釡山即此长安客话原安次汉旧县县东枕永济渠汉武帝以属燕国王旦有罪削以
属渤海郡续汉书郡国志安次属渔阳郡太平寰宇记原晋属燕国后魏仍属燕郡隋属涿郡方舆纪
要原唐武德四年徙置东南五十里石梁城贞观八年又徙今县西五里常道城开元二十三年又徙
耿就桥行市南辽史臣等谨按县志常道城在耿就桥今县城西北五十里常道郷即其故址至辽史
所谓今县乃开元中所徙在耿就桥行市南者今谓之旧州头以元时曽改称东安州也原辽金并因
之元初属大兴府后属霸州中统四年升东安州属大都路洪武二年降为县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原
县治旧在常道城东耿就桥行市南经浑河冲决洪武三年十一月主簿华德芳移治于常伯乡张李
店即今治也天顺间始创土城弘治中始券城东门正德六年流贼猖獗知县事周义急筑垣浚濠补
建西南北三城门嘉靖十六年知县刘继先名其门北曰迎恩东曰曙海南曰通津西曰宗山二十八
年知县成印僧修之次年甃以砖建角楼四天启五年知县郑之城复修之给事中沈应时为作记东
安县志増东安县旧城周围七里二百四十步髙二丈七尺广一丈五尺池深八尺阔一丈二尺本朝
康熙三十五年修葺乾隆九年勘估改筑土城十四年兴工十九年完竣同上原县门谯楼钟太安二
年铸同上臣等谨按据明李光昭钟说为太安二年而原书引县志误加一金字又太讹作大直为金
之大安矣今谨于卷内改正增明李光昭钟说谯门晓钟为东安八景之一俗传前明农妇饷耕早起
闻地下钟声隐隐乃掘得之悬于谯楼之上嘉靖间不撃自鸣邑令怪其不祥而弃之其鸣如故后令
复建楼以悬之遂止不鸣山海经云豊山有钟九耳是知霜鸣应候而钟自鸣也然则物之相感理诚
有之不足为怪自明迄今又数百年未尝复呜每日司阍者掌之暮撃晨撞其声清越而不杀顺风可
闻二十余里盖器之精良者也欵镌太安二年造考北魏文成帝与辽道宋时俱有太安年号玩其形
制色泽亦不甚古疑为辽时物东安县志原儒学在县治西学之南有泮池池南有髙垒同上原元东
安州庙学记国子监祭酒孔克坚撰文至正二十四年六月立石又州北邵家庄乡学记翰林检讨李
继本撰文同上増元孔克坚东安庙学记郡有程序者好义之士也至正乙酉间出赀创义学一区赡
地一顷一十亩延师教其乡人泊四方之来学者一日慨然而兴曰义学建而圣庙未建是溯流而忘
源也壬辰岁复捐赀若干立庙塑像并香案祭器咸备春秋二祀无缺州故有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