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徙州治此邑五代梁徙州东南县随之宋大中祥符闲与阳信县互易仍为州理 【水经阚骃注曰 【水经阚骃注曰○当作水经注阚骃曰此郦氏引十三州志也字句亦与水经注小异】 厌次县富平侯张安世封邑按本传昭帝元凤六年封安世富平侯薨子延寿嗣国在陈留别邑在魏郡租入岁千余万延寿自以身无功德何能入堪先人大国上书让减户邑天子以为有让徙封平原并一国户邑如故而税减半然则陈留之富平乃安世始封平原之富平延寿之徙封也汉功臣之世保国长久未有若富平者岂非安世父子谦抑之所致可为后法也】
   阳信县〔中〕
○州东北四十五里本汉县属渤海郡高祖初封吕青为阳信侯文帝复以封刘揭王莽省之后汉延光元年复置魏晋皆属乐陵元魏因之至高齐废 【至高齐废○按隋志后齐废厌次无废阳信之文于氏殆以阳信与厌次互易而误】 隋开皇初复置属沧州十七年属棣州大业初又属沧州唐武德四年以县置棣州六年州废 【武德六年州废○新唐书作八年此与旧书合】 县属沧州贞观十七年还属棣州宋因之大中祥符闲与厌次县互易其地今因之 【大统志晋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此按通鉴苟晞破汲桑桑奔马牧为人所杀何用录此】 【大统志云云何用录此○按水经注马岭城在河曲之中东海王越斩汲桑于是城此正阳信地后魏尝为厌次治且非大一统志之创文也于氏以为不必录疏矣】
   商河县〔中〕
○州西南九十里本汉平原朸 【音力】 县地武帝封城阳王子让为侯晋置漯沃县 【音它合反】 【晋置漯沃县○按隋志滳河有后魏湿沃县后齐废其为晋县与否不能详也湿俗省作漯 【水经注引应劭曰千乘县西北五十里有大河河北有湿沃城是汉湿沃县在今高苑县西北七十余里也】 】 隋开皇初 【隋开皇初○滳河开皇十六年置初当作中】 于汉朸县故城置滳河县取县南商河汉河堤都尉许商疏凿后人加水为滳以为名也初属沧州后属棣州大业初属渤海唐贞观元年割属德州十七年还属棣州宋因之前此皆称滳河至宋去偏傍为商河岂以绍圣闲河决坏城大观修复之后字从改邪然不可考矣金因之
   无棣县〔下〕
○齐履北境汉阳信地 【阳信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 隋开皇六年置县取县南无棣沟为名唐贞观初省入阳信八年复置属沧州太和二年属棣州寻属沧州五代周显德五年改为保顺军宋复为无棣县属沧州金因之国朝割无棣县半入沧州以县领三乡来属而沧州亦有无棣故此又称东无棣云
  滨州〔中〕
○府东北三百五十里汉渤海郡地沿革同棣州五代之际置榷盐务于海滨因立赡国军周显德三年始割棣州之渤海蒲台两县置滨州宋因之初省蒲台入渤海庆历三年又析置招安县金复置蒲台县大定十三年于此立盐使司后又析置利津县改招安曰沾化国初滨棣自为一道中统三年置滨棣路安抚司中统五年割蒲台县入淄州至元二年隶济南路领县三曰渤海曰利津曰沾化以渤海为治所
   渤海县〔中〕
○倚郭唐垂拱四年析蒲台置 【析蒲台置○按唐书析蒲台厌次置】 渤海县天宝五年以地斥卤西徙四十里李邱村县焉周显德三年以县置滨州宋金并因之
   利津县〔下〕
○州东六十里本渤海县之永利镇金明昌三年置为县
   沾化县〔下〕
○州北六十里宋庆历三年招抚海寇得安即其地置招安县熙宁六年省为镇元丰二年复为县金明昌四年改曰沾化 【金明昌四年改曰沾化○金史作六年】 取龚遂为渤海太守海滨之民复沾圣化立名
  德州
○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战国齐之北境秦属齐郡汉高祖分齐置平原郡后汉及魏晋以为宗王封国元魏复为郡孝文太和中移郡于安德故城改为安德郡隋开皇元年废郡入冀州 【隋开皇元年废郡入冀州○按寰宇记当作三年】 九年以郡置德州大业三年州废复为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平窦建德复置德州又置总管府领博德棣观四州七年改属都督府贞观二年废督府 【贞观二年废督府○按旧唐书当作元年】 割沧州之滳河厌次二县来属十七年二县还属棣州以废观州之蓨县安陵来隶天宝元年改为平原郡十四年安禄山反平原太守颜真卿据郡讨贼 【初明皇闻河北郡县皆从贼叹曰二十四郡曾无一人义士耶及真卿报至大喜曰朕不识颜真卿作何状乃能如是钦按三代之后天下承平富庶莫如明皇始祸致乱毒流后代亦莫如明皇葢其初政识姚宋晚年识李杨斯二人者天下皆识其心术明皇但识其形状故能败乱天下至于真卿兄弟巡远诸贤皆所不识而竭忠许国乃能如是自古识者不贤贤者不识信者不忠忠者不信岂特明皇而已哉此祸乱所以相寻也】 干元元年复为德州属河北道五代晋天福闲移州理长河县宋复还安德展其城 【景德三年刺史江日新展筑】 亦属河北金属山东东路 【金属山东东路○按金史当作西路】 国初属东平路至元五年直隶省部仍割大名之清平济南之齐河两县来隶领县五曰安德曰平原曰齐河曰清平曰德平以安德为治所○东到商河县百八十里西到陵州七十里南到高唐州百四十里北到吴桥县七十里到大都八百里东北到宁津县百里东南到禹城县百一十里西南到恩州百一十里西北到景州二百里
   安德县〔中〕
○倚郭汉为县后汉为国皆属平原元魏以县置安德郡隋开皇初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