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而未切干实用。"独许王源,日与讨论天地阴阳之变,伯王大略,兵法,文章,典制,方域要害,古今兴亡之故,近代人才邪正。
  先生自谓于声音之道,别有所窥,足究造化之奥,百世而不惑。尝作《新韵谱》,其悟自《华严》入,而参以天竺陀罗尼,泰西腊丁语,小西天梵书,暨天方、蒙古、女真等音;又证以辽人林益长之说,而益自信。其法:先立鼻音二,以为韵本;有开有合,各转阴阳上去入之五音;--阴阳即上下二平--共十声,而不历喉腭舌齿唇之七位,故有横转无直送;则等韵重迭之失去矣。次定喉音四,为诸韵之宗;而后知腊丁话、女真国书、梵音,尚有未精者;以四者为正喉音,而从此得半音、转音、伏音、送音、变喉音。又以二鼻音分配之,一为东北韵宗,一为西南韵宗,八韵立而四海之音可齐。于是以喉音互相合,凡得音十七;喉音与鼻音互相合,凡得音十;又以有余不尽者三合之,凡得音五。共计三十音为韵父。而韵历二十二位为韵母,横转备有五字;而万有不齐之声摄于此矣。又欲谱四方土音,以穷宇宙元音之变,乃取《新韵谱》为主,而以四方立音填之,逢人便可印正。
  先生又谓朱子《纲目》非亲笔,故迂而不切,当别作《纪年》一书。又谓方舆书以北极出地为主。其说皆前此所未发。然卒以其所撰著之运量皆非一人一时所能成,故虽言之甚段,而终其身未见有成书。
  先生归吴江即卒,年四十有八。门人黄宗夏辑其涉笔漫录之作成《广阳杂记》数卷传世。
  ○刘湘煃
  刘湘煃,字允恭,湖北江夏人。
  性颖悟,负奇气。少工书,未几舍去,慨然求古今孤绝之诣,经世之业。尤倾服顾亭林、梅定九。作《六书世臣说》。六书者,《日知录》、《通雅》、《历法》、《天学会通》、《方舆纪要》、《历算丛书》也。初闻宣城梅氏以历算名当世,乃走千里受业其门。湛思积悟,多所创获。梅氏得之甚喜,其与人书曰:"金水二星历指所说未彻,得刘生说而知二星之有岁轮,其理确不可易。"因以所著《历学疑问》属之讨论。君为著《订补》二卷。复著《五星法象编》五卷。梅氏亦摘其精言入自撰《五星纪要》。又欲为浑盖通宪天盘安星之用,以戊辰历元加岁差用弧三角法,作《恒星经纬表根》一卷,及《月离交均表根》、《黄白距度表根》各一卷,皆以补新法所未及。由是君之历学,人争推之。大将军年羹尧闻其名,礼聘至幕下,颇亲重;卒测其骄悖必败,引去。游诸节镇大府间,虽时见咨询,而所谓舆地、河漕、食货、兵防之略,足以待世用者,举末由见诸施行,知终无以达其志,遂归而著书以老。惜无子,书多散佚不传。
  ○刘毓崧
  刘毓崧(1818--1867),字伯山,一字松崖,文淇子。
  弱不好弄,长益通博,能尽读父书。由是以淹通经史有声江淮间。诸司鉴者皆愿得为举首。道光庚子,以廪膳生举优行,贡太学府生。两淮运司郭沛霖延课其子,知赏极深,至以家寄托。最后,曾文正殊礼异之。及曾忠襄督两江,聘入书局,亦敬礼弗衰。
  为人质直之气溢于眉宇,无贵贱老幼,一接以诚。平生无妄语,无惰容,为人谋必忠,临财弗苟得。避寇以来,间关转徙。而性甘淡泊,虽饔飧不继,脱然不以为累。自孟瞻先生为左氏学,缵承先未,旁通经史诸子百家,凡所寓目,悉留于心;或广坐道其原委,闻者私校原书,不讹一字。前后十赴乡闱,多以三场实对见摈,卒不改故操。以荐授八旗官学教习。己未后,遂绝意进取。以同治丁卯病卒,年五十。
  著有《春秋左氏传大义》,《周礼尚书毛诗礼记旧疏考正》,《经传史乘诸子通义》,《彭城征献录》,《旧德录》,《王船山年谱》,《通义堂诗文笔记》各若干卷。率皆博综载籍,旁究根要,剖析精微。复倦倦于表微阐幽,分得古人事外之情,言外之意。惜多未刊。而所谓《左氏旧疏长编》者,亦整理未就。子四人,长寿曾最有名。
  ○柳兴恩
  柳兴恩(1795--1880),字宾叔,原名兴宗,江苏丹徒人。
  道光十二年举人。初治《毛诗》,著《毛诗注疏纠补》三十卷。嗣以毛公师荀卿、荀卿师穀梁,而《穀梁春秋》,千古绝谊,唐以后无治之者,乃纂《穀梁春秋大义述》三十卷,倡明鲁学,成一家言。分:《述日月例》第一,《述礼》第二,《述异文》第三,《述古训》第四,《述师说》第五,《述经师》第六,《述长编》第七。阮元见之,许以为扶翼孤经,并为之序。陈澧亦撰《穀梁笺》及条例,久而未竟。既与宾叔订交京师,读其书,遂不复作。又著《周易卦气补》四卷,《虞氏易象考》二卷,《尚书篇目考》二卷,《续王氏诗地理考》二卷,《仪礼释官考辨》二卷,《群经异义》四卷,《刘向年谱》四卷,《史记汉书南齐书校勘记》、《说文解字校勘记》、《壹宿斋诗文集》若干卷。为人敦朴纯谨,劬学至老不衰。光绪六年卒,年八十六。
  ○卢文弨
  卢文弨(1717-1795),字召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更号弓父,"抱经"其堂颜也。人称曰抱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