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与计偕。明年,张献忠陷衡州,士类多污伪命;其不屈者,投之湘江。先生走匿南岳双髻峰下,贼执其父以为质。先生自引刀刺其肢体,舁往易父;贼见其重创也,免之,父子俱得脱。
  十七年,北京陷;先生涕泣不食者数日。明年,王师下金陵,唐、桂二王相继称号;督师何公腾蛟屯长沙、堵公允锡驻常德,两公颇不相能,先生忧之。上书监军章公旷,请调和南北两军,防溃变;章公不能用。诸镇卒奔覆,章公以忧死。
  顺治四年,王师下湖南,先生走桂林;大学士瞿公式耜疏荐于桂王,先生以父忧请终制。服阕,授行人。是时桂王建国肇庆,旋移驻武冈,走靖州、柳州,大学士严公起恒皆从;已复从至肇庆。时朝端水火,有吴党、楚党之目。主吴者,为朱天麟、张孝起、吴贞毓、堵允锡、王化澄诸人;主楚者,为金堡、丁时魁、刘湘客、袁彭年、蒙正发诸人。又其时李成栋新附于王,朝政皆决于其子元允,堡等五人附之;吴党目为五虎。严公居其间,不能有所匡正。王在梧州,贞毓等十四人合疏攻五虎,下湘客等于狱,将置之死;先生走告严公曰:『诸臣弃墓坟、捐妻子,崎岖从王;而以党人杀之,则志士将解体,谁与共危亡者』!严公感其言,跽王舟,力救;贞毓等并恶之。是时化澄已为言者劾去,贞毓等请召还;因与合攻严公。先生亦三上疏劾化澄,化澄恚甚,必欲杀先生;以救得免。返桂林,复依瞿公。寻闻母病,间道归;至则母已前卒。
  其后瞿公殉节桂林、严公被害南宁,先生知事愈不可为,遂决计老牖下。已而缅甸亦覆没,先生益自悔匿,浪游郴、永、涟、邵间。所至人士慕从,辄辞去。最后归衡阳之石船山,筑土室曰「观生居」,晨夕杜门;学者称船山先生。所着有「周易内传」十二卷、「发例」一卷、「周易大象解」一卷、「周易稗疏」四卷、「周易考异」一卷、「周易外传」七卷、「书经稗疏」四卷、「尚书引义」六卷、「诗经稗疏」四卷、「诗经考异」一卷、「诗广传」一卷、「礼记章句」四十九卷、「春秋稗疏」二卷、「春秋家说」七卷、「春秋世论」五卷、「续春秋左氏博议」二卷、「四书训义」三十八卷、「四书稗疏」二卷、「四书考异」一卷、「读四书大全说」十卷、「说文广义」三卷、「读通监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张子正蒙注」九卷、「思问录内篇」一卷、「外篇」一卷、「俟解」一卷、「噩梦」一卷、「黄书」一卷、「识小录」一卷、「老子衍」一卷、「庄子解」三十三卷、「龙溧夜话」一卷、「愚鼓歌」一卷、「相宗络索」一卷、「楚辞通释」十四卷、「姜斋文集」十卷、「诗集」十卷、「诗余」三卷、「诗话」三卷、「外集」四卷、「夕堂永日八代文选」十九卷,共计三百二十四卷。其着录于「四库」者,曰「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稗疏」、「考异」、「春秋稗疏」凡六种;存目于四库者,曰「尚书引义」、「春秋家说」凡二种。先生论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为堂奥。其所作「大学衍」、「中庸衍」,皆力辟「致良知」之说以羽翼朱子。而于「正蒙」一书,尤有神契;谓『张子之学,上承孔、孟,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惜其门人未有殆庶者。而当时钜公如文、富、司马诸公,张子以布衣贞隐,无由资其羽翼;其道之行,曾不逮邵康节之数学!是以不百年而异说兴』。于是究观天人之故,推本阴阳法象之原,就「正蒙」精绎而畅衍之;与自着「思问录」二篇,皆本隐之显原始要终,炳然如揭日月。至其扶树道教,辨上蔡、象山、姚江之误,或疑其言稍过;然议论精严,粹然皆轨于正也。
  先生生当鼎革,甲申后,崎岖岭表,发谠论、攻憸邪,备尝艰险。既知事不可为,乃退而著书,窜伏穷山四十余年,一岁数徙其处。故国之戚,生死不忘。康熙十八年,吴逆僭号于衡,伪僚有以劝进表相属者;先生曰:『亡国遗臣,所欠一死耳;今安用此不祥之人哉』!遂逃入深山,作「祓禊赋」。吴逆平,大吏闻而嘉之,属郡守馈粟帛请见;先生以疾辞。未几,卒;葬大乐山之高节里,自题墓碣曰「明遗臣王某之墓」。当是时,海内儒硕推容城、盩厔、余姚、昆山;先生刻苦似二曲,贞晦过夏峰,多闻博学、志节皎然不媿黄、顾两君子。然诸先生肥遯自甘,声望益炳;虽荐辟皆以死拒,而公卿交口、天子动容,其着述易行于世。惟先生窜身猺峒,席棘饴茶,声影不出林莽;门人故旧,又无一有气力者为之表章。殉后四十年,其子敔抱遗书上之督学宜兴潘太史宗洛,因缘得入「四库」。上史馆,立传儒林;而其书仍不传。道光庚子,族孙世佺始刻行。咸丰四年,毁于兵燹;同治二年,曾中丞国荃复捐俸重锓焉。本朝经学家后先生而起者,无虑百十人,所言皆有根柢;然有矜为创获,不知为先生所已言者。「四库总目」于「春秋稗疏」中曾论及之,实未易一二数也。
  兄介之,字石子,号石崖。乡举后,值国变,遂隐居不出。先先生卒。着有「周易本义质」四卷、「诗经尊序」十卷、「春秋四传质」十二卷。
  子敔,字虎止;操履高洁,博学有文名。康熙朝贡生,与邵阳车无咎(补旃)、王元复(能愚)、攸县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