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艺传李杜,待之无乃卑。他人有遗集,一览不再窥。惟此与韩柳,咀嚼无厌期。侪彼枫落生,吾欲镌此疵。
  道自汉魏降,裂为文与诗。工诗或拙文,文高诗或卑。香瓯假山序,不妨自一奇。鲥橘多骨核,乃至肆诋訾。恭维陈无已,此事独兼之。五七掩杜集,千百臻秦碑。四海紫阳翁,归美岂其私。所以此虚叟,取为晚节师。
  世称陶谢诗,陶岂谢可比?池草故未凋,阶药已颇绮。如唐号元白,白岂元可拟?中有不同处,要与分朴诡。郑圃赵昌父,颍川韩仲止。二泉岂不高?顾必四灵美。咸潮生姜门,蟚蜞以为旨。未若玉山雪,空铛煮荒荠。
  隐居通议:方紫阳序罗寿可诗曰:诗学晚唐,不自「四灵」始。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白体如李文正、徐常侍昆仲、王元之、王汉谋。昆体则有杨、刘西昆集传世,二宋、张乖崖、钱僖公、丁厓州皆是。晚唐体则九僧最逼真,寇莱公、鲁三交、林和靖、魏仲先父子 【 魏仲先 原作「和仲先」,据隐居通议(读画斋丛书本)卷六改正。按: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蜀人,有草堂集】 、潘逍遥、赵清献之徒,凡数十家。欧公出焉,一变为李太白、韩昌黎之诗。苏子美二难相为颉颃,梅圣俞则唐体之出类者也。苏长公踵欧公而起,王半山备众体,精绝句,五言或三谢 【 三谢 隐居通议作「追陶谢」。】 。独黄双井专为少陵,秦、晁莫窥其藩。张文潜自然有唐风,别成一宗,惟吕居仁克肖。陈后山弃所学学双井。黄致广大,陈极精微,天下诗人北面矣。立为江西派之说,铨取或不尽然。陈简斋、曾文清为渡江之巨擘。干淳以来,尤、范、杨、陆、萧,其尤也。高古清劲,尽扫余子,又有一朱文公。嘉定而降,稍厌西江。永嘉四灵,复为九僧。晚唐体日浅日下,然尚有余杭二赵、上饶二泉,典型未泯。今学诗者,不于三千年间上溯下沿,穷探邃索,往往追逐近世六七十年间之所偏向,非区区之所敢知也。

  ○雨夜雪意

  汹涌风如战,萧骚雨欲残。遥峯应有雪,半夜不胜寒。吾道孤灯在,人寰几枕安。何当眩银海,清晓倚楼看。
  瀛奎律髓:予丁丑之冬在桐江,赋雨夜雪意云云。鲁斋赵君与东字宾旸和予此诗,「哦诗字欲安」,佳句也。尾句亦活动,胜予所倡。

  ○初夏书事

  平生万事鸟飞空,绿鬓苍颜俛仰中。醉若山颓无旧侣,坐如泥塑有新功。诗成不觉窗移日,心定何烦扇引风。结网小蛛恣来往,忘机应亦识衰翁。
  新安文献志:贤良阮公秀实,亟取此诗。

  ○久雨

  元胡不出,积雨予尼。意弥八纮,膝此一席。谁具烝徒,假予楫航。一往沧海,观彼茫洋。掩关昼眠,胡宁不暇?鲁叟攸戒,敢视不夜。寂寂疏帘,幽幽空阶。鸟下啐藓,伤予之怀。悠悠古道,溢溢行潦。岂无岑楼,送目遥草。心之忧矣,莫或予知。彼其之子,谓予寒饥。
  新安文献志:陈定宇批云:陶体。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三首

  夜寒如觉有猿吟,积翠重苍万壑深。下水轻舟弦脱箭,盘山细路线穿针。
  刺桐花发草如蓝,欲卸绵袍翦纻衫。一夜春霜忽如雪,江南天气不宜蚕。
  蕨拳欲动茗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桐江集:睦州青溪本歙州歙县之东乡,吾远祖东汉贤良方公储墓在焉。泝流而上,湍石奇怪,沈约所谓新安江水至清是也。睦改为严州,歙州改为徽州,青溪县改为淳安县,而歙县独存汉时旧名。

  ○听航船歌十首 【 录二】

  南到杭州北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牵板船篙为饭碗,不能辛苦把锄头。
  桐江集:自注:旧航船不过扬子江,今直至淮河。三江者,钱塘江、吴淞江、扬子江。八堰者,杭州萧公闸、北关堰,常州犇牛堰、吕城堰,润州海鲜河堰,扬州瓜州闸,而召伯堰小不与,其一楚州北神镇堰。
  南姚村打北姚村,鬼哭谁怜枉死魂!争似梢工留口吃,秀州城外鸭馄饨。
  桐江集:自注:秀之南门至海盐县古塘八十里,人人带刀雠刼,十二年间,私杀官诛,骸骨如丘。

  ○春半久雨走笔二首

  万事心空口亦箝,如何感事气犹炎?落花满砚慵磨墨,乳燕归梁急卷帘。诗句妄希敲月贾,郡符深愧钓滩严。千愁万恨都消处,笑指邻楼一酒帘。
  桐江集:自跋:回二十学诗,今七十六矣。七言决不为许浑体,妄希黄、陈、老杜,力不逮则退为白乐天及张文潜体。乐天诗,山谷喜之,□□□者在集。文潜诗自然不雕刻,山谷不敢□也。五言,回慕后山苦心久矣,亦多退为平易,中有阆仙之敲,而人不识也。

  ○次韵张耕道喜雨见怀兼呈赵宾旸

  疲氓多菜色,去守乏棠阴。属虑千峯旱,俄闻六月霖。面滩船欲涩,茗务井还深。香润回瓜圃,声酣起蔗林。炎官初恣肆,道暍稍侵寻。畏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