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则淋秘。)耳聋泄肾火、通窍、目眩。口
燥舌干。(舌为心苗。)喉痹咽痛。(火炎上焦。)鼻 (热壅清道、则气窒不通。)失音。(清
金。)脾热好眠。(脾主四肢、倦则好眠、心为脾母、心热清则脾热亦除。)除烦退热。止痛

(火不亢于内、气顺血行、则经调有准、乳汁循常。)精滑气弱。
内无湿热及妊娠者。均忌。色白而梗细者佳。藤有细孔,两头皆通。(故通窍。金疮 折
、酿酒日饮、亦治鼠漏。)



<目录>卷五草部

<篇名>通草

内容:\x古名通脱木。轻、通、利水退热。\x
色白气寒。体轻味淡。气寒则降。故入肺经。引热下行而利小便。味淡则升。故入胃经。

气上达而下乳汁。治五淋水肿。目昏耳聋。鼻塞失音。(淡通窍、寒降火、利肺气。)退热催
生。中寒者勿服。(百一选方、治洗头风痛、新通草瓦上烧存性、研末二钱、热酒下、牙关
紧者、挖口灌之。)



<目录>卷五草部

<篇名>天仙藤

内容:\x通、活血消肿。\x
苦温。疏气活血。治风劳腹痛。妊娠水肿。叶似葛。圆而小。有白毛。根有须。四时不
凋。
(一云即青木香藤。集效方、天仙藤一两、好酒一盏、煎半盏服之、治疝气作痛、神效。)



<目录>卷五草部

<篇名>葛根

内容:\x轻、宣、解肌、升阳散火。\x
辛甘性平。轻扬升发。入阳明经。能鼓胃气上行。生津止渴。(风药多燥、葛根独能止
渴者
、以其升胃气入肺而生津尔。)兼入脾经。开腠发汗。解肌退热。(脾主肌肉。)为治清气下
陷泄泻之圣药。(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葛根能升阳明清气。)疗伤寒中风。阳明头痛
。(元素曰∶头痛如破、乃阳明中风、可用葛根葱白汤、若太阳初病、未入阳明而头痛者、
不可便服升葛汤发之、反引邪气入阳明也、仲景治太阳阳明合病、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又有
葛根黄芩黄连解肌汤、是用以断太阳入阳明之路、非太阳药也。)血痢温疟。(丹溪曰∶凡治
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扶正为主、带散、若阳疟有汗、加参 白
术以敛之、无汗、加柴葛苍术以发之。)肠风痘疹。(能发痘疹、丹溪曰∶凡斑疹已见红点、
不可更服升葛汤、恐表虚反增斑烂也。)又能起阴气。散郁火。解酒毒。(葛花尤良。)利二
便。杀百药毒。上盛下虚之人。虽有脾胃病。亦不宜服。即当用者。亦宜少用。多则反伤胃
气。以其升散太过也。(夏月表虚汗多、尤忌。)生葛汁大寒。解温病大热。吐衄诸血。



<目录>卷五草部

<篇名>茜草

内容:\x通、行血。\x
色赤入营。气温行滞。味酸走肝。而咸走血。(本经苦寒。)入厥阴血分。(心包、肝。)
能行
血止血。(能行故能止、消瘀通经、又能止吐崩尿血。)消瘀通经。(酒煎一两、通经甚效。)
治风痹黄胆。(疸有五、黄胆、谷疸、酒疸、黄汗疸、女劳疸、此盖蓄血发黄、不专于湿热
者也、女劳疸必属肾虚、亦不可以湿热例治、当以地黄、萸肉、山药壮其水、人参培其气、
兼阳虚者、姜附肉桂、亦所必用、再随证而加利湿药。)崩晕扑损。痔 疮疖。无瘀滞者忌
投。一名茹芦。一名血见愁。根可染绛。忌铁。



<目录>卷五草部

<篇名>紫葳花

内容:\x一名凌霄花。泻血热、破血瘀。\x
甘酸而寒。入厥阴血分。(心包、肝。)能去血中伏火。破血去瘀。主产乳余疾。崩带症
瘕。
肠结血闭淋闭。风痒。血热生风之证。女科多用之。(肺痈有用之为君药者。末和密陀僧
、唾调、敷酒 鼻、验。)破血之药。走而不守。虚人避之。孕妇尤忌。花开五瓣。黄赤有
点。不可近鼻闻。伤脑。畏咸卤。(通身风痒、紫葳末酒服二钱、效。)



<目录>卷五草部

<篇名>威灵仙

内容:\x宣、行气祛风。\x
辛泄气。咸泄水。气温属木。其性善走。能宣疏五脏。通行十二经络。此风药之善走者
也、
威者言其猛烈、灵者言其效验。)治中风痛风。头风顽痹。(湿热流于肢节、肿属湿、痛属热、
属血虚、亦有因湿痰死血、十指麻木、亦是胃中有湿痰死血、脾主
四肢故也、痛风当分新久、新痛属寒、宜用辛温、久痛属热、宜用清凉、河间所谓暴病非热
、久病非寒是也、大法宜顺气清痰、搜风散湿、养血去瘀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