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文明 -05-古籍收藏 - -09-医藏 -01-本草

15-本草分经-第8页



正在加载语音引擎...

郁温中,润心肺止喘嗽,力倍苏叶。苏梗顺气安胎,功力和缓。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鸡苏内容:辛烈微温,清肺下气,理血散热。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麻黄内容:辛苦温,肺家专药,入膀胱兼走大肠心经,发汗解表,去营中寒邪,疏通气血,惟冬 月在表真有寒邪者宜之,否则不可用。去根节制用。根节止汗。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水萍内容:辛寒,入肺,发汗祛风,行水消肿,其发汗胜于麻黄,不可轻用。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桂枝内容:辛甘温,入肺膀胱,温经通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使邪从汗出而汗自止,性能横 行手臂,平肝而动血。桂花辛温,治牙痛,润发。桂叶洗发去垢。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冰片内容:见通行散。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辛夷内容:辛温,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窍,治九窍风热之病,
去外皮毛用。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生姜内容:见胃散。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白芥子内容:辛温入肺,通行经络,发汗散寒,温中利气豁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者非此不行 ,煎太熟则力减。芥菜子主治略同。芥菜辛热而散,通肺开胃,利气豁痰,久食发疮昏目。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淡豆豉内容:苦寒,发汗解肌,泄肺除热,下气调中,炒熟又能止汗。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寒)荠内容:甘淡微寒,利肺气,解药毒,亦治疮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川贝母内容:辛甘微寒,泻心火散肺郁,入肺经气分,润心肺,化燥痰。象贝母味苦,去风痰。
土贝母大苦,外科治痰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黄芩内容:见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知母内容:见肾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白前内容:辛甘微寒,降气下痰止嗽,治肺气壅实。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麦冬内容:见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灯心内容:见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漏卢内容:见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射干内容:苦寒,泻实火,因而散血消肿,能化心脾老血、肝肺积痰,解毒,治喉痹咽痛,虚者 忌用。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天冬内容:甘苦大寒,入肺经气分,益水之上源而下通肾,清金降火,润燥滋阴,消痰止血,杀 虫,去肾家湿热,治喘嗽骨蒸一切阴虚有火诸症。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栝蒌内容:见三焦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山豆根内容:见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马兜铃内容:苦辛寒,清肺热,降肺气,兼清大肠经热,亦能行水,汤剂用之多吐。根涂肿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牛旁子内容:见通行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车前子内容:见膀胱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通草内容:气寒味淡,入肺胃,引热下行,而又能通气上达,通窍利肺。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马勃内容:辛平而散,清肺解热,治喉痹咽痛,外用敷疮最为稳妥。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石苇内容:见膀胱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桑皮内容:甘辛寒,泻肺火,散瘀血,下气行水,止嗽清痰。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栀子内容:见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地骨皮内容:甘淡而寒,降肺中伏火,除肝肾虚火,治肝风头痛,利肠,退骨蒸,走里而又走表 ,善除内热亦退外潮,凡风寒散而未尽者用之最宜。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木芙蓉内容:辛平性滑,清肺凉血散热,止痛消肿排脓,治一切痈疽。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竹茹内容:见胃寒。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枇杷叶内容:苦平,清肺和胃,下气而消痰降火,治肺蜜炙,治胃姜汁炙,刷去毛。蒸取汁名枇 杷露,功用相同。
【目录】原例(次序略经更定)\手太阴肺【篇名】柿内容:生柿甘冷,润肺清胃止嗽,干柿甘寒而涩,润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