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通关格,下乳滑胎。
秋葵复种,经冬至春作子者,名冬葵子。根、叶同功。春葵子亦滑,不堪入药。
蜀葵花,赤者治赤带,白者治白带,赤者治血燥,白者治气燥。亦治血淋、关格,皆取
其寒润滑利之功也。



<目录>草部

<篇名>白藓皮

内容:通,祛风湿
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行水故燥)。入脾、胃除湿热,兼入膀胱、小肠。行水道,通关
节,利九窍。
为诸黄、风痹之要药(一味白藓皮汤,治产后风。时珍曰∶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

治风疮疥癣,女子阴中肿痛(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
根黄白而心实。取皮用。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 。



<目录>草部

<篇名>萆

内容:通,祛风湿,补下焦
甘苦性平。入足阳明、厥阴(胃、肝)。祛风去湿,以固下焦(阳明主肉,属湿。厥阴
主筋,属风),补肝虚(去风),坚筋骨(风湿去,则筋骨坚),益精明目。
治风寒湿痹,腰痛久冷,关节老血,膀胱宿水,阴痿失溺,茎痛遗浊,痔 恶疮(诸病
皆阳明湿热流入下焦,萆 能除浊厘清,古方有萆 厘清饮。史国信云∶若欲兴阳,先滋筋
力。若欲便清,先分肝火。《万金护命方》云∶凡人小便频数、便时痛不可忍者,此疾必因
大肠秘热不通,水液只就小肠,大肠愈加干竭,甚则身热心躁,思水,即重证也。此疾本因
贪酒色,或过食辛热、荤腻之物,积有热毒,腐物、瘀血,乘虚流入小肠,故便时作痛也。
此便数而痛,与淋证涩而痛不同,宜用萆 一两,盐水炒,为末,每服二三钱,使水道转入
大肠,仍以葱汤频洗谷道,令气得通,则便数及痛自减也。肾有二窍,淋证出于溺窍,浊证
出于精窍)。
有黄、白二种,黄长、 (音硬),白虚、软,软者良。薏苡为使。畏大黄、柴胡、前
胡。忌茗、醋(时珍曰∶萆 、菝 、土茯苓,形不同而主治不甚相远,岂一类数种乎?萆
根细长、浅白,菝 根作块而黄)。



<目录>草部

<篇名>土茯苓

内容:通,祛湿热,补脾胃
甘淡而平。阳明(胃、大肠)主药,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除则筋骨
利。利小便,止泻泄。
治筋骨拘挛,杨梅疮毒(杨梅疮,古方不载。明・正德间起于岭表,其证多属阳明,厥
阴而兼及他经。盖相火寄于厥阴、肌肉属于阳明故也。医用轻粉劫剂,其性燥烈。入阳明劫
去痰涎,从口齿出,疮即干愈。然毒瓦斯窜入经络、筋骨,血液枯槁,筋失所养,变为拘挛、
痈、漏,竟致废痼。土茯苓能制轻粉之毒,去阳明湿热。用一两为君,苡仁、金银花、防风
、木通、木瓜、白藓皮各五分,皂角子四分,气虚加人参七分,血虚加当归七分,名搜风解
毒汤),瘰 疮肿(湿郁而为热,营卫不和,则生疮肿。经曰∶湿气害人,皮肉筋胀是也。
土茯苓淡能渗,甘能补,患脓疥者,煎汤代茶,甚妙)。
大如鸭子,连缀而生,俗名冷饭团。有赤、白二种,白者良。可食良,亦可生啖。忌茶




<目录>草部

<篇名>白蔹

内容:泻火,散结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缓,寒能除热。杀火毒,散结气,生肌止痛。
治痈疽疮肿,面上 疮,金疮扑损(箭镞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敛疮方
多用之(故名,每与白芨相须),搽冻耳(同黄柏末油调)。
蔓赤,枝有五叶,根如卵而长,三五枝同窠,皮乌肉白。一种赤蔹,功用皆用(郑奠一
曰∶能治温疟血痢,肠风痔 ,赤白带下)。



<目录>草部

<篇名>预知子

内容:补劳,泻热
苦寒。补五劳七伤。
治 癖气块,天行温疾,蛇虫咬毒。杀虫疗蛊(缀衣领中,凡遇蛊毒,则闻其声而预知
之,故名),利便催生。
藤生,子如皂角,褐色光润。出蜀中,云亦难得。



<目录>草部

<篇名>旱莲草

内容:\x一名鲤肠,又名金陵草\x
补肾
甘咸,汁黑。补肾止血,黑发乌髭(《千金》云∶当及时多收,其效甚速。《经疏》云
∶性凉不益脾胃,故《千金方》金陵煎丸用姜汁和剂)。
苗如旋复,实似莲房,断之有计,须臾而黑。熬膏良。



<目录>草部

<篇名>刘寄奴草

内容:泻,破血,止血
苦温。破血通经,除症下胀,止金疮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