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用吴茱萸汤),阴毒腹痛(痛在小腹),呕逆吞酸(俗名醋心。亦有吐
酸者,宜降火清痰,用吴萸作响导。蔡中丞苦痰饮,率十日一发,头痛背寒,呕酸不食。得
一方,茯苓、吴萸汤泡七次,等分,蜜丸,名吴仙丹。前、后痰方无此者),痞满噎膈(胃
冷)。食积泻痢,血痹阴疝,痔疾肠风,香港脚水肿,口舌生疮(为末,醋调贴足心,过夜便
愈,能引热下行),冲脉为病,气逆里急(宜此主之)。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段成式言∶
椒性善下,吴萸性上,似不尽然。寇宗 曰∶此物下气甚速。东垣曰∶浊阴不降,厥气上逆,
膈塞胀满,非吴萸不可治也。昂按∶吴萸辛热,故性上。气味俱浓,故善降),利大肠壅气
(故治肠风痔痢),下产后余血(故产后必用之)。然走气动火,昏目发疮,血虚有火者禁用。
陈者良。泡去苦烈汁用(须泡数次)。止呕,黄连水炒。治疝,盐水炒。治血,醋炒。恶丹
参、硝石。



<目录>木部

<篇名>川椒

内容:宣,散寒湿,燥,补火
辛热纯阳。入肺,发汗散寒,治风寒咳嗽。入脾,暖胃燥湿,消食除胀,治心腹冷痛、
吐泻 痢、痰饮水肿(《千金方》有人冷气入阴囊肿满,生椒择净,帛裹着丸囊,浓半寸,
须臾热气大通,日再易,取消瘥。梅师用桂末涂亦良);入右肾命门,补火,治肾气上逆(能
下行导火归元。每日吞三十粒,大能温补下焦),阳衰溲数、阴汗泄精(下焦虚寒)。坚齿明
目,破血通经,除症安蛔(虫见椒则伏。仲景蛔厥乌梅丸用之。凡虫嚼腹痛者,面白唇红,
时发时止)。杀鬼疰、虫、鱼毒(最杀劳虫。危氏神授丸。川椒炒出汗,为末,米饮下三钱。
有人病传尸劳,遇异人传此方,服至二斤,吐出虫如蛇而安)。肺、胃素热者忌服(丹溪曰∶
食椒既久,则火自水中生,多被其毒也)。秦产名秦椒,俗名花椒,实稍大;蜀产肉浓皮皱
为川椒。闭口者杀人,微炒去汗,捣,去里面黄壳,取红用(名椒红)。得盐良(入肾)。使
杏仁。畏款冬、防风、附子、雄黄、麻仁、凉水(椒乃玉衡星之精,辟疫伏邪,故岁旦饮椒
柏酒)。
子,名椒目,苦辛。专行水道,不行谷道。能治水臌,除胀定喘,及肾虚耳鸣。



<目录>木部

<篇名>胡椒

内容:燥,快膈,消痰
辛热纯阳。暖胃快膈,下气消痰。治寒痰食积,肠滑冷痢,阴毒腹痛,胃寒吐水,牙齿
浮热作痛(合荜茇散之)。杀一切鱼、肉、鳖、蕈(音寻,上声)毒。食料宜之,嗜之者众。
多食损肺,走气动火,发疮、痔、脏毒,齿痛目昏。
毕澄茄一类二种,主治略同。



<目录>木部

<篇名>苏木

内容:泻,行血,解表
甘咸辛凉。入三阴血分。行血去瘀,发散表里风气(宜与防风同用)。治产后血晕(《肘
后方》∶煮汁服。《海藏方》∶加乳香,酒服),胀满欲死,血痛血瘕,经闭气壅,痈肿朴伤,
排脓止痛。多破血,少和血。出苏方国,交、爱亦有。忌铁。



<目录>木部

<篇名>沉香

内容:重,宣,调气,补阳
辛苦性温。诸木皆浮,而沉香独沉,故能下气而坠痰涎(怒则气上,能平则下气)。能
降亦能升,气香入脾,故能理诸气而调中(东垣曰∶上至天,下至泉,用为使,最相宜)。
其色黑、体阳,故入右肾命门,暖精助阳。行气不伤气,温中不助火。
治心腹疼痛,噤口毒痢,症癖邪恶,冷风麻痹,气痢气淋。色黑、沉水者良。香甜者性
平,辛辣者热。入汤剂,磨汁用;入丸散,纸裹置怀中,待燥碾之。忌火(鹧鸪斑者,名黄
沉;如牛角黑者,名黑沉;咀之软、削之卷者,名黄腊沉,甚难得;浮者,名栈香;半沉者
,名煎香;鸡骨香虽沉而心空,并不堪用)。



<目录>木部

<篇名>檀香

内容:宣,理气
辛温。调脾肺,利胸膈,去邪恶,能引胃气上升,进饮食,为理气要药(《内典》云∶
旃檀涂身,能除热恼。昂按∶内兴欲念,亦称热恼。盖诸香多助淫火,惟檀香不然,故释氏
焚之。道书又以檀为俗香,不可以供上真)。



<目录>木部

<篇名>紫檀

内容:重,和血
咸寒。血分之药。和荣气,消肿毒,敷金疮,止血定痛。



<目录>木部

<篇名>降真香

内容:\x焚之能降诸真,故名\x
宣,辟恶、止血、生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