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误吞铜也)。



<目录>果部

<篇名>菱

内容:\x俗名菱角,一名芰\x
泻,解暑,止渴
甘寒。安中消暑,止渴解酒。有两角、三角、四角、老嫩之殊(《武陵记》以三角、四
角者为芰,两角者为菱。菱花随月而转,犹葵花之向日)。



<目录>果部

<篇名>西瓜

内容:泻暑
甘寒。解暑除烦,利便醒酒,名天生白虎汤(西瓜、甜瓜,皆属生冷,多食伤脾助湿。
《卫生歌》云∶瓜、桃生冷宜少食,免致成疟痢。瓜性寒,曝之尤寒。《稽食赋》云∶
瓜、曝则寒,油煎则冷,物性之异也)。



<目录>谷菜部

<篇名>粳米

内容:\x粳,硬也\x
补脾清肺
甘凉。得天地中和之气,和胃补中,色白入肺。除烦清热,煮汁止渴(仲景白虎汤、桃
花汤、竹叶石膏汤,并用之以清热、补不足。张文潜《粥记》∶粥能畅胃气,生津液,每晨
空腹食之,所补不细。昂按∶今人终日食粥,不知其妙。迨病中食之,觉与脏腑相宜,迥非
他物之所能及也)。粳,乃稻之总名,有早、中、晚三收。晚者得金气多,性凉,尤能清热
(北粳凉,南粳温,白粳凉,红粳温,新米食之动气)。
陈廪米冲淡可以养胃,煮汁煎药,亦取其调肠胃、利小便、去湿热,除烦渴之功(《集
成》云∶陈米饭扎作团,火 存性,麻油,腻粉调,敷一切恶疮、百药不效者)。



<目录>谷菜部

<篇名>糯米

内容:\x糯,懦也。《本草》名稻米。按∶《诗》,黍、稷、稻、粱、禾、麻、菽、麦,名八\x
\x此稻与禾所以有异乎。\x
补温脾肺
甘温。补脾、肺虚寒,坚大便,缩小便,收自汗(同龙骨、牡蛎为粉,能扑汗),发痘
疮(解毒化脓)。然性粘滞,病患及小儿忌之(糯米酿酒则热,熬饧尤甚。饧即饴糖,润肺
和脾,化痰止嗽。仲景建中汤用之,取其甘以补脾缓中。多食发湿热、动痰火、损齿)。



<目录>谷菜部

<篇名>谷芽

内容:健脾消食
甘温。开胃快脾,下气和中,消食化积。炒用。



<目录>谷菜部

<篇名>大麦芽

内容:开胃健脾,行气消积
咸温。能助胃气上行,而资健运,补脾宽肠,和中下气,消食除胀,散结祛痰(咸能软
坚),化一切米、面、果、食积,通乳下胎(《外台方》∶麦芽一升、蜜一升服,下胎神验。
薛立斋治一妇人,丧子乳胀,几欲成痈,单用麦芽一二两炒,煎服立消,其破血散气如此。
《良方》云∶神曲亦下胎,皆不可轻用)。久服消肾气(王好古曰∶麦芽,神曲,胃虚人宜
服之,以伐戊己,腐熟水谷。李时珍曰∶无积而服之,消人元气。与白术诸药,消补兼施,
则无害也。胃为戊土,脾为己土)。炒用。豆蔻、砂仁、乌梅、木瓜、芍药、五味为使。



<目录>谷菜部

<篇名>小麦

内容:补
味甘微寒。养心除烦,利溲止血(李时珍曰∶《素问》麦属火,心之谷也;郑玄谓属木
;许慎谓属金;《别录》云养肝,与郑说合;孙思邈云养心,与《素问》合,当以《素问》
为准。按∶麦,秋种夏熟,备受四时之气。南方地暖下湿,不如北产者良。张仲景治妇人脏
躁证,悲伤欲绝,状若神灵,用甘麦大枣汤。大枣十枚,小麦一升,甘草一两,每服一两,
亦补脾气。《圣惠方》∶小麦饭治烦热。少睡,多渴)。
面粉甘温。补虚养气,助五脏,浓肠胃,然能壅气作渴,助湿发热。陈者良(寒食日,
纸袋盛,悬风处,名寒食面,年久不热,入药尤良)。
浮小麦(即水淘浮起者)咸凉。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汗为心液,麦为心谷,浮者无
肉,故能凉心。麦麸同功)。
麦麸醋拌蒸,能散血止痛,熨腰脚折伤,风湿痹痛,寒湿香港脚,互易至汗出良(麦之凉
,全在皮,故面去皮即热,凡疮疡痘疮溃烂不能着席者,用麦麸装褥卧,性凉而软,诚妙法
也)。



<目录>谷菜部

<篇名>稷

内容:补、和中
甘平。益气和中,宣脾利胃(陶宏景曰∶稷米,人亦不识。书记多云黍与稷相似,又注
∶黍米云 米。与黍米相似,而粒殊大,食之不宜,人发旧病。《诗》云∶黍稷稻粱,禾麻
菽麦,此八谷也。俗犹不能辨证,况芝英乎?按∶黍、稷辨者颇多,皆无确义。李时珍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