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法也。别录所言,殆亦由仲圣诸方 绎而得之者
欤。



<目录>卷四

<篇名>枳壳

内容:枳壳乃枳实之老而壳薄者,既名枳壳,须去y核用之。壳实古原不分,性用亦无所异。
若治胸膈痞塞,枳壳较枳实少胜。然何如以枳实协辛温轻扬之橘皮桂枝,为奏功尤大乎。惟
本经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则惟去y核之枳壳为宜。盖痒为风,寒热结为
痹。于皮肤中除风除痹,用枳实则易走里,难与枳壳争能。此证类本草枳壳所以主风痒麻痹
也。



<目录>卷四

<篇名>栀子

内容:栀子花白蕊黄仁赤,其树最喜灌溉,意在条达其性体,为心肺肝胃三脏一腑之药。惟花
时不采,而采者为黄赤之实,体轻入气,而性阴又入血,其治在心肝胃者多,在肺者少。苦
寒涤热,而所涤为瘀郁之热,非浮散之热,亦非坚结之热。能解郁不能攻坚,亦不能平逆,
故阳明之腹满有燥屎,肺病之表热咳逆,皆非其所司。独取其秉肃降之气以敷条达之用,善
治心烦与黄胆耳。心烦或懊 或结痛,黄胆或寒热不食或腹满便赤,皆郁也。心烦心下濡者
为虚,胸中窒者为实。实与虚皆汗吐下后余邪留踞,皆宜吐去其邪。栀子解郁而性终下行,
何以能吐?协以香豉,则一升一降,邪不任受则吐。黄胆之瘀热在表,其本在胃,栀子入胃
涤热下行,更以走表利便之茵陈辅之,则瘀消热解而疸以愈。然则栀子于肺无与乎?仲圣云∶
凡用栀子汤病患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肺与大肠相表里,服栀子则益其大肠之寒,此可为秉
金气之一证。至治肝则古方不可胜举,总不离乎解郁火。凡肝郁则火生,胆火外扬,肝火内
伏,栀子解郁火,故不治胆而治肝,古方如泻青丸、凉肝汤、越鞠丸、加味逍遥散之用栀子
皆是。凉膈散有栀子,以治心也。泻黄散有栀子,以治胃也。而泻白散不遴入,则以肺中气
热而不涉血者,栀子不与也。本经主胃中热气,朱丹溪谓最清胃脘之血,究栀子之治,气血
皆有而血分为多。然不能逐瘀血与丹皮桃仁分功;其解血中之郁热,只在上中焦而不在下焦
;亦不入足太阳与手足少阳;不入足太阳,故不利小便。茵陈蒿汤所以必先煮茵陈,许学士
之治酒 鼻,朱丹溪之治热厥心痛,集简方之敷折伤肿痛,皆属血中郁热。其余之治,悉可
类推。



<目录>卷四

<篇名>酸枣仁

内容:酸枣丛生而气薄,气薄则发泄,味酸亦泄,啖之使阳不得入于阴,故醒睡。仁则甘平,
甘平由酸而来,性故微敛而微守。酸枣肝药,仁不能大戾乎枣,亦必入肝。皮赤则入心,内
黄则入脾。酸枣仁自当为心肝脾三经之药。心得之则神安,肝得之则魂藏,脾得之则思靖,
其治不得眠,尚有何疑。独是酸枣仁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则更有进焉。按栀子豉汤证,亦
为虚烦不得眠,而彼为有伤寒余邪,此由于虚劳,故加虚劳字以别之。劳之为病,其脉浮大,
手足烦,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此云虚烦不得眠,脉必浮而微数。盖阳上淫而不下则
烦,阴下亏而不上则不得眠,其责在肾。非酸枣仁收摄浮阳,不能使心肝脾咸循其职。故推
酸枣仁为君,而臣以知母滋肾之液,茯苓泄肾之邪,扰心之烦可不作矣。而心肾不交,犹未
足以成寐。后世医者,必将以远志配枣仁,为一降一升之法。不知远志乃阴中升阳之药,此
非阳不升而实阴不升,既以枣仁摄之,知母滋之,茯苓泄之,阴中之阴,自有能升之理。特
三物皆下行,而肾阴向上之机不能无滞,故又加芎 通阴阳以利之,甘草居中宫以和之,标
之曰酸枣仁汤者,以酸枣仁



<目录>卷四

<篇名>山茱萸

内容:今人用山茱萸,惟取其强阴益精,原非不是。但其木高丈余,二月开花,一交冬令,即
便结实,是全禀厥阴木气。而实酸温,足以温肝祛风宣窍,故又治鼻塞耳聋目黄面 。至主
心下邪气寒热与出汗之文,或疑其无是能矣。不知其色紫赤,兼入心包,且秉风木疏荡之姿,
汗为心液,焉得不溱溱以出汗。汗出则寒热之邪亦去。凡此又当于补益之外详究其义者。然
则肾气丸用之,盖不第强阴益精之谓已。



<目录>卷四

<篇名>女贞实

内容:本经女贞主治,张石顽谓咸指枸骨,诸家误列于此。观邹氏之疏,则知张氏实误矣。女
贞当春夏秋生长之会,被蜡虫蚀肌吮血,身无完肤,仍不废开花结实,而其所成之蜡,非他
膏脂可及。是故中之所以补,五脏之所以安,精神之所以养,百疾之所以除,